具有双接地部的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117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双接地部的天线,包括一本体部、一馈入部、一第一接地部以及一第二接地部。本体部分别与馈入部、第一接地部以及第二接地部电性连接。此外,本体部对应于一谐振长度,以接收或发射一辐射波。其中,第一接地部沿着本体部至馈入部的电流路径为谐振长度的1/2倍,且第二接地部与第一接地部的相对距离为谐振长度的1/4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天线,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双接地部的天线
技术介绍
在无线通信系统研究领域中,不同系统不但有不同的频率及频宽,有时也有不同 辐射波的场型和极化的设计需求。此外,移动通信的环境充满了干扰及变化,天线除了要 满足频率、频宽和辐射波的场型与极化的配合以外,还有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如多重路径 (multipath)干涉、辐射波极化的转变、辐射波的场型的改变、以及天线的大小、重量和形状 等。其中,多重路径干涉会造成信号在传送时产生衰落(fading)的现象,而大大地降低无 线通信系统的可靠度。目前解决多重路径干涉引起的衰落主要是依靠天线的空间分集(spatial diversity)、场型分集(pattern diversity)与极化分集(polarization diversity)。然 而,在天线的设计中,圆极化天线在接收或发射辐射波时,没有特定的极化方向,能轻易地 解决由多重路径干涉所引发的相位差的干扰。因此,人造卫星通信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微 波影音监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及微波遥控与微波测量系统等,这些通信系统的天线的设 计均采用圆极化天线来传送信号。图IA及图IB分别示出传统圆极化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及辐射波的场型图。传统圆 极化天线主要是将天线的辐射本体Iio印刷在陶瓷基底120上,并将陶瓷基底120放置在 一对称的接地面130上。在此所提的对称是指陶瓷基底120四周边缘到接地面130四周边 缘的距离均相等。辐射本体110主要是一个正方形为主的金属面,分别在其左下及右上角 中各截取一个等腰三角形,以利用其路径差来判断辐射波的特性。当图IA所示的传统圆极 化天线置放在对称的接地面130时,其将可产生如图IB所示的辐射波场型,且辐射波往ζ 方向(天顶方向)的增益为最大。但是,在目前的通信产品上,如图2A传统圆极化天线在应用上的结构示意图所 示,圆极化天线的设计往往受限于产品的造型以及系统设计,而需要放置在非对称的接地 面130之上。也就是说,此时传统圆极化天线可以摆放的位置拘限于接地面130的某一位 置,而不能设置在对称的接地面上。在此,与图IB的辐射波的场型图相比较,当圆极化天线 放置于非对称的接地面时,如图2B所示,其辐射波往ζ方向(天顶方向)的增益已明显减 少,导致天线的收信效果变差。换句话说,当传统圆极化天线应用在目前的通信产品上时, 传统圆极化天线会受限于其配置位置而不具有圆极化的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双接地部的天线,利用两个接地部的设计方式来产生两个正交的线性极化波,进而激发出近似圆极化的辐射波。借由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不但可具有圆 极化辐射波的增益功效,而天线的配置位置又非常地具有弹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双接地部的天线,利用与馈入部并排的两个接地部来激发出近似圆极化的辐射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双接地部的天线,包括一本体部、一馈入部、一第一接地部以 及一第二接地部。其中,本体部电性连接馈入部、第一接地部以及第二接地部,并且本体部 对应一谐振长度,以收发一辐射波。此外,第一接地部沿着本体部至馈入部的电流路径为谐 振长度的1/2倍。第二接地部与第一接地部之间具有一个相对距离。值得一提的是,其中 谐振长度可为辐射波的波长的1/3至1/5倍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接地部与第二接地部间的相对距离为谐振长 度的1/4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本体部包括一第一导电件、一第二导电件以及一 第三导电件。其中,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以及第三导电件均分别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 且第二导电件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一导电件的第一端,第三导电件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一 导电件的第二端。此外,第二导电件电性连接馈入部、第一接地部与第二接地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具有双接地部的天线的第二导电件通过馈入点电 性连接馈入部,且馈入点至第三导电件的第二端的电流路径为谐振长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具有双接地部的天线的第一接地部与第二接地部 沿着朝向第二导电件的第二端的方向分别排列在馈入部的同一侧边,且第一导电件的宽 度、第二导电件的宽度以及第三导电件的宽度彼此相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具有双接地部的天线的第一接地部与第二接地部 分别设置在馈入部的两侧边,且第三导电件的宽度大于第二导电件的宽度。其中,具有双接 地部的天线的第三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的宽度的比值介于1. 5至2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具有双接地部的天线的第一接地部与第二接地部 沿着朝向第二导电件的第一端的方向分别排列在馈入部的同一侧边,且第二导电件与第三 导电件的宽度分别大于第一导电件的宽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导电件及第三导电件的宽度相对于第一导电 件的宽度的比值分别介于1. 5至2之间。从另一观点来看,本专利技术又提出一种具有双接地部的天线,并包括一本体部、一馈 入部、一第一接地部与一第二接地部。其中,本体部电性连接馈入部、第一接地部以及第二 接地部。此外,本体部具有一馈入点,以延伸出一谐振长度来收发一辐射波。在此,馈入部 通过馈入点电性连接本体部。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与馈入部相互并排。其中,第一接地 部沿着本体部至馈入部的电流路径为谐振长度的1/2倍,而第一接地部与第二接地部的相 对距离为谐振长度的1/4倍。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谐振长度可为辐射波的波长的1/3至1/5 倍。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是利用两个接地部的设计方式,来致使具有双接地部的天线可 以产生两个正交的线性极化波,进而激发出近似圆极化的辐射波。借此,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双接 地部的天线除了具有微型化的优势以外,还可应用在全球定位系统、电子产品与卫星之间 的辐射波的传递。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 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A及图IB分别为传统圆极化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及辐射波的场型图。图2A为传统圆极化天线在应用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传统圆极化天线设置在非对称接地面时辐射波的场型图。图3A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平面倒F型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B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平面倒F型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C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平面倒F型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A与图4B分别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辐射波在空间方向角theta与phi上 的场型图。图4C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辐射波的场型图。图5A与图5B分别示出平面倒F型天线只具有一接地部时其辐射波的场型图。图5C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辐射波的场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10:辐射本体120:陶瓷基底130 接地面300、300,、300”平面倒?型天线310、310,、310” 本体部311、311,、311” 第一导电件312、312,、312” 第二导电件313、313,、313” 第三导电件320 馈入部331 第一接地部332 第二接地部P31、P32、P33 馈入点W11、W12、W13 第一导电件的宽度W21、W22、W23 第二导电件的宽度W31、W32、W33 第三导电件的宽度AOl A12:端点B1、B2:方向D11、D12、D13 电流路径D21 距离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以下说明中,为呈现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的一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双接地部的天线,包括:一本体部,对应于一谐振长度,以收发一辐射波;一馈入部,电性连接该本体部;一第一接地部,电性连接该本体部,且该第一接地部沿着该本体部至该馈入部的电流路径为该谐振长度的1/2倍;以及一第二接地部,电性连接该本体部,且该第二接地部与该第一接地部之间具有一相对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佩玲陈奕君
申请(专利权)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