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地面塌陷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4109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以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地面塌陷监测装置;第一圆筒、连接筒和第二圆筒之间连接有检测组件;第一圆筒内侧连接有供电组件;使用时,通过电气模块监测到磁环与波导线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达到实时监测地面塌陷的功能,相对于人工检测具有实时监测的优点,相对于高精度定位系统监测具有造价低、功耗低的优点,且通过散热筒上的凹槽提高与土基层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土层与散热筒相对滑动而影响监测结果,同时,散热筒将热量传导至温度相对较低的土基层中,对电气模块散热,散热筒上的凹槽提高与土基层的接触面积,增加换热面积,有利于提高散热效果,同时,支撑柱设置于散热筒内侧,防止塌陷的土基层将散热筒压弯变形。防止塌陷的土基层将散热筒压弯变形。防止塌陷的土基层将散热筒压弯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地面塌陷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监测的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地面塌陷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路面主要由土基、基层和面层组成,地面沉降或者塌陷主要是由于土基层的缺失(因为地下施工、污水管线泄露、下层沉降等原因),导致基层和面层悬空,在受到较大压力的时候就会产生沉降或者塌陷,因此监测土基层的完整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0003]现有的地面沉降和塌陷的监测手段有:一、地面打洞后植入钢筋,定期检测钢筋下降情况,其主要问题是对地面破坏大(打孔直径200mm以上),需要人工定期检测,无法达到监测的实时性要求;二、采用高精度定位系统,监测山体滑坡,地质下沉等参数,主要确定是价格昂贵,功耗大,不适合在公路上使用。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在低功耗情况下连续监测地面沉降的装置,且无需人工干预,自动上传监测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地面塌陷监测装置,其目的是克服现有设备监测地面塌陷时,需要人工定期检测,无法达到监测的实时性要求,若通过高精度定位系统监测,则存在价格昂贵,功耗大的缺点。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地面塌陷监测装置,包括有第一圆筒、第一连接块、固定块、连接筒、第二圆筒、支撑柱、散热筒、第二滑块、检测组件和供电组件;第一圆筒外侧上部固接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上侧固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由POM材料制成;第一圆筒下侧旋接有连接筒;连接筒下侧旋接有第二圆筒;第一圆筒、连接筒和第二圆筒之间连接有用于对地面塌陷进行实时监测的检测组件;第一圆筒内侧连接有用于对检测组件提供能源的供电组件;检测组件下侧连接有支撑柱;检测组件下侧连接有散热筒,并且散热筒位于支撑柱外侧;通过将散热筒将检测组件工作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土基层中,在土基层坍塌时,通过支撑柱对散热筒进行结构支撑;供电组件下侧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在第一圆筒内侧滑动;供电组件维护过程中,第二滑块对流向第一圆筒的泥沙进行阻挡。
[0007]进一步地,散热筒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用于增加与泥土的接触面积。
[0008]进一步地,检测组件包括有第二连接块、电气模块、波导线、第一圆管、第一滑块、第三圆筒、磁环、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散热单元;第一圆筒下侧固接有两个第二连接块;两个第二连接块之间固接有电气模块;电气模块下侧连接有波导线;连接筒中部旋接有第一圆管,并且波导线位于第一圆管内侧;第一圆管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外侧固接有第三圆筒;第三圆筒内侧上部固接有磁环;第二圆筒上侧固接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
封圈与连接筒相接触;第二圆筒上侧内侧下部固接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与第三圆筒相接触;第一圆管上连接有散热单元。
[0009]进一步地,散热单元包括有散热块、导热板和第二圆管;电气模块左侧固接有散热块;位于下方的第二连接块左侧固接有导热板;导热板与散热块接触;导热板与第一圆管固接;第三圆筒下侧固接有第二圆管;第二圆管与第一圆管滑动连接;第三圆筒下侧与支撑柱固接;第二圆管下侧与散热筒固接。
[0010]进一步地,供电组件包括有天线、第三连接块、电源单元、联动单元、接电单元和阻拦单元;电气模块右侧中部连接有天线;天线穿过第二连接块;天线上端与固定块固接;天线与第二滑块滑动连接;第一圆筒上侧右部固接有第三连接块;第三连接块与天线固接;第二滑块上侧连接有电源单元;第二滑块上侧连接有联动单元,并且联动单元位于电源单元外侧;电气模块上侧连接有接电单元;第二滑块内侧连接有阻拦单元。
[0011]进一步地,电源单元包括有第四圆筒、电池、电极、第一圆杆和拉杆;第二滑块上侧中部承接有第四圆筒;第四圆筒内侧阻尼滑动连接有电池;电池下侧固接有两个电极;第四圆筒上侧固接有第一圆杆;第一圆杆上侧固接有拉杆。
[0012]进一步地,联动单元包括有磁铁、第一铁块和第二圆杆;第二滑块上侧前部和上侧后部均固接有磁铁;第四圆筒前侧下部和后侧下部均固接有一个第一铁块;两个第一铁块分别与相邻的磁铁通过磁力吸紧;两个磁铁上侧中部均固接有一个第二圆杆;两个第二圆杆分别与相邻的第一铁块滑动连接。
[0013]进一步地,接电单元包括有第一弹簧和接电块;电气模块上侧前部和上侧后部均固接有一个第一弹簧;两个第一弹簧上侧均固接有一个接电块;两个接电块均与电气模块滑动连接;两个电极分别与相邻的接电块电连接。
[0014]进一步地,阻拦单元包括有第二弹簧、第三滑块和第二铁块;第二滑块内侧前部和内侧后部均固接有四个第二弹簧;每前后相邻两个第二弹簧之间均固接有一个第三滑块;四个第三滑块均与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四个第三滑块分别与相邻的电极相接触;第一圆筒上侧前部和上侧后部均固接有一个第二铁块;两个第二铁块分别与相邻的磁铁相配合。
[0015]进一步地,电极侧面为两个等腰斜面,第三滑块上侧面靠近电极的边缘开设有倒角,使电极向下运动时推动两个第三滑块进行相背运动。
[0016]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气模块监测到磁环与波导线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达到实时监测地面塌陷的功能,相对于人工检测具有实时监测的优点,相对于高精度定位系统监测具有造价低、功耗低的优点,且通过散热筒上的凹槽提高与土基层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土层与散热筒相对滑动而影响监测结果,同时,散热筒将热量传导至温度相对较低的土基层中,对电气模块散热,散热筒上的凹槽提高与土基层的接触面积,增加换热面积,有利于提高散热效果,同时,支撑柱设置于散热筒内侧,防止塌陷的土基层将散热筒压弯变形,当发生塌陷支撑柱设置和散热筒下移时,散热筒带动第二圆管向下移动,使第一圆管与散热筒仍保持热连接,从而保持提供散热效果;此外,通过第一圆杆和拉杆实现对位于地底下的电池进行快速更换,提高便利性,同时,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相配合将第一圆筒上侧封堵,从而避免了更换电池过程中地面的沙土进入第一圆筒内部干扰电连接操作的问题,同时,通过第二圆杆快速将新电池与位于地底的接电块对齐,进一步提高人工更换电池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17]附图所示内容及图中的标记简要说明如下: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基于物联网的地面塌陷监测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基于物联网的地面塌陷监测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检测组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检测组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图4中A处的放大图;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图4中B处的放大图;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检测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供电组件的第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供电组件的第二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供电组件的第三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图10中C处的放大图。
[0018]图中标记为:1

第一圆筒,2

第一连接块,3

固定块,4

连接筒,5

第二圆筒,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地面塌陷监测装置,包括有第一圆筒(1)、第一连接块(2)、固定块(3)、连接筒(4)和第二圆筒(5);第一圆筒(1)外侧上部固接有第一连接块(2);第一连接块(2)上侧固接有固定块(3);固定块(3)由POM材料制成;第一圆筒(1)下侧旋接有连接筒(4);连接筒(4)下侧旋接有第二圆筒(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撑柱(2013)、散热筒(2014)、第二滑块(308)、检测组件和供电组件;第一圆筒(1)、连接筒(4)和第二圆筒(5)之间连接有用于对地面塌陷进行实时监测的检测组件;第一圆筒(1)内侧连接有用于对检测组件提供能源的供电组件;检测组件下侧连接有支撑柱(2013);检测组件下侧连接有散热筒(2014),并且散热筒(2014)位于支撑柱(2013)外侧;通过将散热筒(2014)将检测组件工作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土基层中,在土基层坍塌时,通过支撑柱(2013)对散热筒(2014)进行结构支撑;供电组件下侧连接有第二滑块(308);第二滑块(308)在第一圆筒(1)内侧滑动;供电组件维护过程中,第二滑块(308)对流向第一圆筒(1)的泥沙进行阻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地面塌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筒(2014)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用于增加与泥土的接触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地面塌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组件包括有第二连接块(201)、电气模块(202)、波导线(203)、第一圆管(204)、第一滑块(205)、第三圆筒(206)、磁环(207)、第一密封圈(208)、第二密封圈(209)和散热单元;第一圆筒(1)下侧固接有两个第二连接块(201);两个第二连接块(201)之间固接有电气模块(202);电气模块(202)下侧连接有波导线(203);连接筒(4)中部旋接有第一圆管(204),并且波导线(203)位于第一圆管(204)内侧;第一圆管(204)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05);第一滑块(205)外侧固接有第三圆筒(206);第三圆筒(206)内侧上部固接有磁环(207);第二圆筒(5)上侧固接有第一密封圈(208);第一密封圈(208)与连接筒(4)相接触;第二圆筒(5)上侧内侧下部固接有第二密封圈(209);第二密封圈(209)与第三圆筒(206)相接触;第一圆管(204)上连接有散热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地面塌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单元包括有散热块(2010)、导热板(2011)和第二圆管(2012);电气模块(202)左侧固接有散热块(2010);位于下方的第二连接块(201)左侧固接有导热板(2011);导热板(2011)与散热块(2010)接触;导热板(2011)与第一圆管(204)固接;第三圆筒(206)下侧固接有第二圆管(2012);第二圆管(2012)与第一圆管(204)滑动连接;第三圆筒(206)下侧与支撑柱(2013)固接;第二圆管(2012)下侧与散热筒(2014)固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地面塌陷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彦宇李金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昂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