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支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401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管道支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包括下支撑组件和上支撑组件,下支撑组件与上支撑组件均与连接座铰接连接;还包括顶升液压缸和复位液压缸,两个液压缸的两端均分别与下支撑组件与上支撑组件铰接;顶升液压缸能够沿管道径向顶升,再由复位液压缸复位收拢,这使得液压驱动力直接通过顶升液压缸抵顶至管道内壁,而不需要像现有技术中的利用杠杆原理进行传动,减少因转化而损失的液压驱动力。减少因转化而损失的液压驱动力。减少因转化而损失的液压驱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支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管道非开挖式作业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管道修复的支撑装置该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储城镇地下管线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重力管道和压力管道。重力管道主要指管道内的流体依靠重力进行流动的管道,主要包括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等。压力管道主要指管道内的流体是在管内压力的作用下运动的管道,主要包括城镇给水管道、燃气管道等。上世纪80年代后,塑料类排水管道由于具有重量清、耐腐蚀、易安装、水流阻力小等明显优点,在国内给排水管道中得以广泛应用,但近年来发现,在地质条件不良地区、软弱地层及沿海地区,该类管道埋设后不久便发生变形、塌陷等严重结构性缺陷。如图1所示,图中为典型的塑料类排水管道缺陷主要表现为“V”字形下陷变形,导致既有管道过流面积严重缩小,影响污水管道污水收集。造成该类缺陷主要原因是管材质量较差、管道施工回填压实度不够,路面荷载过重造成。
[0003]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在国外已经有近40年的发展历程,其具有综合成本低、施工安全性好、施工周期短、不影响交通、环境影响小等优势,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撑组件(10),其用于向下支撑管道内壁;上支撑组件(20),其用于向上支撑管道内壁;下支撑组件(10)与上支撑组件(20)均与连接座(30)铰接连接;顶升液压缸(50),其两端分别与下支撑组件(10)与上支撑组件(20)铰接,顶升液压缸(50)能够沿管道径向顶升;复位液压缸(40),其两端分别与下支撑组件(10)与上支撑组件(20)铰接,用于在管道支撑装置收拢时沿管道径向提供复位拉力;液压驱动部(70),其与顶升液压缸(50)与复位液压缸(40)通过高压油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位四通阀(60),其具有P口,T口,A口和B口,其中:P口与液压驱动部(70)相连;T口为回油口,与回油罐联通;A口与顶升液压缸(50)的内腔(52)相连;B口与复位液压缸(40)的有杆腔油口(42)相连;顶升液压缸(50)顶升时,三位四通阀(60)阀芯在第一位置,P口向A口供油,B口与T口相连回流;在第二位置,三位四通阀(60)阀芯处于截止位,P口,T口,A口和B口均截止;管道支撑装置收拢时,三位四通阀(60)阀芯在第三位置,A口与T口相连回流,P口向B口供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其与液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禹方鸿进洪勇胜颜建春王海呈王少雷张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乐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