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路基边坡动力响应的汽车模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4006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荷载振动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模拟路基边坡动力响应的汽车模型装置,包括车身、车架、调节装置以及车轮;所述车架设置在所述车身内,包括套管、连接管以及轮轴;所述套管水平中空;两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分别滑动套设在所述套管的两端,另一端分别固定一所述轮轴的中部;所述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一所述车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固定在所述套管中部,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两侧分别与一所述连接管铰接;两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分别固定在一所述轮轴上,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两侧分别与位于同侧的所述车轮铰接,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重现多类型汽车荷载对路基边坡动力响应及变形演化全过程。车荷载对路基边坡动力响应及变形演化全过程。车荷载对路基边坡动力响应及变形演化全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路基边坡动力响应的汽车模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荷载振动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模拟路基边坡动力响应的汽车模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交通运输向高速化、重载化及大交通流量方向发展,长期交通循环荷载下路基土体内部结构常因滑动挤压而反复调整、重新排列,进而导致路基土体变形累积与刚度劣化,最终诱发不均匀沉降、路面开裂等病害。路基作为路面的基础,其强度、变形及长期稳定性等会直接影响路面结构及道路的服役性能和服役年限。福建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常年受湿热环境和水环境作用,岩石风化强烈、残积土发育,因山多地少、用地条件恶劣,山区公路建设中存有大量挖填残积土路基,又其一般建于地下水位以上,常年处于非饱和状态,其工程特性易受降雨蒸发和地下水位波动的影响。在季节性气候变化中,路基土体内部孔隙水压力不断变化,土体长期处于收、胀状态,其强度、变形特性、结构性及稳定性也处于动态变化中。
[0003]专利公开号为CN21236532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道路汽车模型,包括:包括道路和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底部安装有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路基边坡动力响应的汽车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1)、车架(2)、调节装置(3)以及车轮(5);所述车架(2)设置在所述车身(1)内,包括套管(21)、连接管(22)以及轮轴(23);所述套管(21)水平中空;两所述连接管(22)的一端分别滑动套设在所述套管(21)的两端,另一端分别固定一所述轮轴(23)的中部;所述轮轴(23)的两端分别设置一所述车轮(5);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第一调节机构(31)和第二调节机构(41);所述第一调节机构(31)固定在所述套管(21)中部,所述第一调节机构(31)两侧分别与一所述连接管(22)铰接;两所述第二调节机构(41)分别固定在一所述轮轴(23)上,所述第二调节机构(41)两侧分别与位于同侧的所述车轮(5)铰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路基边坡动力响应的汽车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31)包括第一刚性管(32)、第一弹簧(34)以及第一连接杆(35);所述第一刚性管(32)竖直固定在所述套管(21)中部上端;两第一避让槽(33)分别贯穿所述第一刚性管(32)侧壁设置;两所述第一避让槽(33)分别正对一所述连接管(22)设置;所述第一弹簧(34)套设在所述第一刚性管(32)内,所述第一弹簧(34)下端与所述套管(21)固定;两所述第一连接杆(35)分别穿过一所述第一避让槽(33);两所述第一连接杆(35)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簧(34)上端铰接,另一端分别与一所述连接管(22)铰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拟路基边坡动力响应的汽车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41)包括第二刚性管(42)、第二弹簧(44)以及第二连接杆(45);所述第二刚性管(42)竖直固定在所述连接管(22)中部上端;两第二避让槽(43)分别贯穿所述第二刚性管(42)侧壁设置;同一第二调节机构(41)上,两所述第二避让槽(43)分别正对一所述车轮(5)设置;所述第二弹簧(44)套设在所述第二刚性管(42)内,所述第二弹簧(44)下端与所述连接管(22)固定;两所述第二连接杆(45)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旭堂杨枫刘伟城李光杰陈翔龙阮云凯徐祥廖飞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