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电站的大坝防洪墙体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洪设施
,尤其是一种用于水电站的大坝防洪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电站由水力系统、机械系统和电能产生装置等组成,是实现水能到电能转换的水利枢纽工程,电能生产的可持续性要求水电站水能的利用具有不间断性。通过水电站水库系统的建设,人为地调节和改变水力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实现对水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洪墙是保证城镇和重要工矿企业、沿江河、海岸区(部分海塘)的防洪安全或其他特殊要求所采用的一种混凝土或圬工挡水建筑物,又称防汛墙,现有一般采用组装式防洪墙体进行防洪。防洪墙的作用与堤相同,当水电站的水位急速上涨时,可以迅速、快捷地组装立柱和防洪挡板来增加堤岸的高度。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防洪墙存在一定的弊端,在运输过程中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且墙体结构为一体结构,无法减少运输时所占用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电站的大坝防洪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机构(100),包括底座(101)以及转动连接在底座(101)内侧的一组安装板(102),所述安装板(10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接地钻头(103),所述底座(10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件(104),所述底座(10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01a),且空腔(101a)的内部设置有锁紧结构(109);墙体机构(200),包括安装在一组固定件(104)之间的基板(201),所述基板(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板(201a),所述密封板(201a)的两侧与底座(101)的内壁贴合连接,且密封板(201a)的底部紧贴地面,所述基板(20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挡水板(202);连接机构(300),包括H型件(301),所述H型件(301)设置在一组墙体机构(200)之间,且H型件(301)的下端与固定件(104)进行连接;以及支撑机构(400),包括支撑架(401),所述支撑架(401)与墙体机构(200)贴合连接,且支撑架(401)的下端与底座(101)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电站的大坝防洪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燕尾槽(106),所述底座(101)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燕尾块(107),相邻的两个底座(101)之间通过燕尾块(107)与燕尾槽(106)进行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电站的大坝防洪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0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插槽(201c),所述挡水板(202)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插槽(202c),且第一插槽(201c)与第二插槽(202c)完全相同,所述挡水板(2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块(202a),且插块(202a)与第一插槽(201c)和第二插槽(202c)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电站的大坝防洪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201c)和第二插槽(202c)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202e),所述安装槽(202e)的内部远离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02f),所述第二弹簧(202f)靠近安装槽(202e)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202g),且定位块(202g)滑动连接在安装槽(202e)的内部,所述插块(202a)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202a
‑
1),所述定位块(202g)远离第二弹簧(202f)的一端为半球形,所述定位槽(202a
‑
1)为与定位块(202g)相适配的半球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电站的大坝防洪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陈健,杨俊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能涪江水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