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的防信号干扰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3971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的防信号干扰测试系统,涉及设备信号防干扰测试技术领域,解决了并不能根据信号波动情况判定对应设备能够承受的最大干扰值,原始的判定方式并不准确,精确度较低的技术问题,将对应移动终端设备所能承受的最大信号干扰值与比对参数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定对应的移动终端设备是否测试合格,并将测试结果传输至测试信号生成单元内,采用此种测试方式,对测试设备所能承受的最大干扰值判定更加准确,根据所确定的波动区间,在此波动区间内,对处于信号干扰状态下的波动频谱进行监视,监视波动超警信号存在的次数以及时长,对此设备受到信号干扰状态下的波动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也可提升信号干扰值判定的准确度。扰值判定的准确度。扰值判定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的防信号干扰测试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设备信号防干扰测试
,具体是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的防信号干扰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移动终端或者叫移动通信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广义的讲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POS机甚至包括车载电脑,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是指手机或者具有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
[0003]移动终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提前进行防信号干扰测试,在具体测试过程中,设置一组对应的信号干扰值,查看在此信号干扰值干扰状态下对应移动终端设备的信号传输情况,从而判定对应测试设备是否符合规格,此种测试方式,过于笼统,并不能根据信号波动情况判定对应设备能够承受的最大干扰值,原始的判定方式并不准确,精确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的防信号干扰测试系统,用于解决并不能根据信号波动情况判定对应设备能够承受的最大干扰值,原始的判定方式并不准确,精确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的防信号干扰测试系统,包括信号干扰端、设备信号采集端、测试中心以及显示端;
[0006]所述测试中心包括信号频谱生成单元、传输信号分析单元、信号频谱分析单元、阈值单元、干扰值确认单元以及测试信号生成单元;
[0007]所述信号干扰端,为外部的干扰设备,产生干扰信号,对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信号干扰测试;
[0008]所述设备信号采集端,用于将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传输的信号进行采集,并将所采集的信号传输至测试中心内;
[0009]所述传输信号分析单元,对移动终端进行传输的信号完整度进行分析,查看此移动终端设备是否可正常进行信号传输;
[0010]所述测试中心内部的信号频谱生成单元,根据移动终端设备所传输的信号,生成对应的信号频谱,在生成过程中,确保此移动终端设备处于无信号干扰的状态,并对所生成的信号频谱进行记录;
[0011]所述信号频谱分析单元,对处于信号干扰端进行干扰状态下移动终端设备的信号波动频谱进行分析,根据原始的信号频谱,获取对应点位的波动参值,根据波动参值内部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确认对应的波动区间,再根据所确定的波动区间,对最佳干扰值进行确认,并将所确认的最佳干扰值传输至干扰值确认单元内;
[0012]所述干扰值确认单元,将对应移动终端设备所能承受的最大信号干扰值与比对参数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定对应的移动终端设备是否测试合格,并将测试结果传输至
测试信号生成单元内,测试信号生成单元根据测试结果生成不同的测试信号。
[0013]优选的,所述传输信号分析单元对信号完整度进行分析的具体方式为:
[0014]预先对传输之前的信号波形图进行确认,完成确认后,再对后续传输完毕后的信号波形图进行确认;
[0015]将前后两组的信号波形图进行比对,查看信号波形图是否存在缺失情况,若信号存在缺失,代表此移动终端设备不合格,并通过测试信号生成单元生成不合格信号,传输至显示端内,若信号不存在缺失,则通过信号频谱分析单元对此设备进行信号频谱分析处理。
[0016]优选的,所述信号频谱分析单元,对信号波动频谱进行分析的具体方式为:
[0017]S1、提取所记录的信号频谱,再根据信号干扰端所产生的信号干扰值,对信号频谱的点位波动参数进行记录,从若干组点位波动参数内,提取最大值BD
i
max以及最小值BD
i
min,其中i代表不同的移动终端设备;
[0018]S2、根据波动参数最大值BD
i
max以及波动参数最小值BD
i
min确认波动区间[BD
i
min,BD
i
max],从阈值单元内提取预设区间(X1,X2),其中预设区间(X1,X2)内部的X1和X2均为预设值;
[0019]S3、查看波动区间[BD
i
min,BD
i
max]是否属于预设区间(X1,X2),若属于此预设区间则进行下一步处理,若不属于,则降低信号干扰值,重复执行步骤S1

S3,直至波动区间属于预设区间时停止,进行下一步处理;
[0020]S4、将信号频谱内部的点位波动参数与预设参数Y1进行比对,其中预设参数Y1为预设值,将不同的点位波动参数标记为BD
i
,当波动参数BD
i
<Y1时,不进行任何处理,反之,生成波动超警信号,确定一组监测时段T,获取此监测时段T内波动超警信号存在的次数CS
i
以及存在的时长SS
i
,时长SS
i
的时间单位为秒,采用得到不同移动终端设备的核对值HD
i

[0021]S5、将核对值HD
i
与预设参数Y2进行比对,预设参数Y2为预设值,当HD
i
>Y2时,降低信号干扰值,重复步骤S4

S5,直至HD
i
≤Y2时停止,得到最终所确认的信号干扰值,并将其标记为GR
i

[0022]S6、将信号干扰值GR
i
传输至干扰值确认单元内。
[0023]优选的,所述干扰值确认单元,将最大信号干扰值GR
i
与比对参数YS进行比对的具体方式为:
[0024]当信号干扰值GR
i
<YS时,代表此移动终端设备测试不合格,并通过测试信号生成单元生成测试不合格信号,并将所产生的测试不合格信号以及对应的移动终端设备编号i传输至外部显示端内;
[0025]当信号干扰值GR
i
≥YS时,代表此移动终端设备测试合格,并通过测试信号生成单元生成测试合格信号,并将所产生的测试合格信号以及对应的移动终端设备编号i传输至外部显示端内,其中比对参数YS为预设值。
[0026]优选的,所述显示端,将对应测试的移动终端设备所产生的测试信号进行显示,供外部人员进行查看。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原始的信号频谱,获取对应点位的波动参值,根据波动参值内部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确认对应的波动区间,再根据所确定的波
动区间,对最佳干扰值进行确认,并将所确认的最佳干扰值传输至干扰值确认单元内,将对应移动终端设备所能承受的最大信号干扰值与比对参数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定对应的移动终端设备是否测试合格,并将测试结果传输至测试信号生成单元内,采用此种测试方式,对测试设备所能承受的最大干扰值判定更加准确,根据所确定的波动区间,在此波动区间内,对处于信号干扰状态下的波动频谱进行监视,监视波动超警信号存在的次数以及时长,对此设备受到信号干扰状态下的波动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同时也可提升信号干扰值判定的准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的防信号干扰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干扰端、设备信号采集端、测试中心以及显示端;所述测试中心包括信号频谱生成单元、传输信号分析单元、信号频谱分析单元、阈值单元、干扰值确认单元以及测试信号生成单元;所述信号干扰端,为外部的干扰设备,产生干扰信号,对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信号干扰测试;所述设备信号采集端,用于将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传输的信号进行采集,并将所采集的信号传输至测试中心内;所述传输信号分析单元,对移动终端进行传输的信号完整度进行分析,查看此移动终端设备是否可正常进行信号传输;所述测试中心内部的信号频谱生成单元,根据移动终端设备所传输的信号,生成对应的信号频谱,在生成过程中,确保此移动终端设备处于无信号干扰的状态,并对所生成的信号频谱进行记录;所述信号频谱分析单元,对处于信号干扰端进行干扰状态下移动终端设备的信号波动频谱进行分析,根据原始的信号频谱,获取对应点位的波动参值,根据波动参值内部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确认对应的波动区间,再根据所确定的波动区间,对最佳干扰值进行确认,并将所确认的最佳干扰值传输至干扰值确认单元内;所述干扰值确认单元,将对应移动终端设备所能承受的最大信号干扰值与比对参数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定对应的移动终端设备是否测试合格,并将测试结果传输至测试信号生成单元内,测试信号生成单元根据测试结果生成不同的测试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的防信号干扰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信号分析单元对信号完整度进行分析的具体方式为:预先对传输之前的信号波形图进行确认,完成确认后,再对后续传输完毕后的信号波形图进行确认;将前后两组的信号波形图进行比对,查看信号波形图是否存在缺失情况,若信号存在缺失,代表此移动终端设备不合格,并通过测试信号生成单元生成不合格信号,传输至显示端内,若信号不存在缺失,则通过信号频谱分析单元对此设备进行信号频谱分析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的防信号干扰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频谱分析单元,对信号波动频谱进行分析的具体方式为:S1、提取所记录的信号频谱,再根据信号干扰端所产生的信号干扰值,对信号频谱的点位波动参数进行记录,从若干组点位波动参数内,提取最大值BD
i
max以及最小值BD
i
min,其中i代表不同的移动终端设备;S2、根据波动参数最大值BD
i
max以及波动参数最小值BD
i
min确认波动区间[BD
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清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巴仑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