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边膜压门的吸塑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861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膜压门吸塑领域,涉及一种斜边膜压门的吸塑工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吸附基座,吸附基座上设有门板,吸附基座上设有垫板和防皱条,吸附基座包括间隔排列的多孔吸附块,垫板设置于多孔吸附块上端,门板下端具有斜面,斜面沿着门板左侧且向上倾斜设置,斜面底部设有圆弧导向面,吸附基座对称设有两组缺口,缺口正对斜面设置,门板的斜面底角投影位于缺口的三分之一处,缺口内设有与缺口等大的密封板件,防皱条对称设置于门板两侧,吸附基座中缺口内设置的密封板件、防皱条以及门板的位置设置关系以及配合门板斜面底部的圆弧导向面使得吸塑后门板无颗粒、无鼓包、无脚筋、四角无发白现象,门板斜边膜片吸塑到位,无露底现象。底现象。底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边膜压门的吸塑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膜压门吸塑领域,涉及一种斜边膜压门的吸塑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吸塑门板色彩丰富,木纹逼真,单色色度纯艳,不开裂不变形,耐划、耐热、耐污、防褪色,是最成熟的橱柜材料,而且日常维护简单。吸塑门板主要以膜皮决定门板的质量。其中斜边膜压门的吸塑工艺中的膜压门侧边倒斜边一般用作免拉手使用。但是在斜边膜压门的吸塑工艺中存在以下难点:内斜边处的膜片容易吸塑不到位,露出密度板素材;斜边与直边交界处容易产生膜片脚筋,起皱的问题;吸塑工艺只需一次吸塑膜片即可到位,且门板四角没有脚筋;市面上的斜边产品一般都是油漆产品或者双面覆膜。而双面覆膜价格会更贵。
[0003]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需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且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斜边膜压门的吸塑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斜边膜压门的吸塑工装。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斜边膜压门的吸塑工装包括:吸附基座,所述吸附基座上设有门板,所述吸附基座上设有垫板和防皱条,所述吸附基座包括间隔排列的多孔吸附块,所述垫板设置于多孔吸附块上端,所述门板下端具有斜面,所述斜面沿着门板左侧且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斜面底部设有圆弧导向面,所述吸附基座对称设有两组缺口,所述缺口正对斜面设置,所述门板的斜面底角投影位于缺口的三分之一处,所述缺口内设有与缺口等大的密封板件,所述防皱条对称设置于门板两侧,所述防皱条与门板间距为70mm~90mm。
[0006]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防皱条突出门板的斜面底角距离为45mm~50mm。
[0007]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垫板厚度为8mm~10mm。
[0008]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密封板件厚度为2.5mm~2.8mm。
[0009]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圆弧导向面的倒角为2mm。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斜边膜压门的吸塑工装的有益效果:
[0011]吸附基座中缺口内设置的密封板件、防皱条以及门板的位置设置关系以及配合门板斜面底部的圆弧导向面使得吸塑后门板无颗粒、无鼓包、无脚筋、四角无发白现象,门板斜边膜片吸塑到位,无露底现象。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中缺口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

吸附基座,11

多孔吸附块,12

缺口,2

垫板,3

门板,31

斜面,32

圆弧导
向面,33

斜面底角,4

防皱条,5

密封板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3,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斜边膜压门的吸塑工装,包括:吸附基座1,所述吸附基座1上设有门板3,所述吸附基座1上设有垫板2和防皱条4,所述吸附基座1包括间隔排列的多孔吸附块11,所述垫板2设置于多孔吸附块11上端,所述门板3下端具有斜面31,所述斜面31沿着门板3左侧且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斜面31底部设有圆弧导向面32,所述吸附基座1对称设有两组缺口12,所述缺口12正对斜面31设置,所述门板3的斜面底角33投影位于缺口12的三分之一处,所述缺口12内设有与缺口12等大的密封板件5,所述防皱条4对称设置于门板3两侧,所述防皱条4与门板3间距为70mm~90mm。多孔吸附块11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称的pin块,防皱条4为40mm*100mm。
[0021]如图1~图3所示,在间隔多组排列的多孔吸附块11上放置有垫板2,有垫板2大小为小于门板3背面1.1公分,门板3放置在垫板2正上方,垫板2距离门板3直边背面边缘5mm处,距离门板3的斜面31背面边缘6mm处,垫板2对门板3底部起到支撑作用,在吸附基座1上挖掉一缺口12,保证门3板的两个斜面底角33处于缺口12的约1/3处,在缺口12出放置有密封板件5,密封板件5放置吸塑时漏气,在垂直门板3的斜面底角33两侧的70mm~90mm,优选为80mm位置处放置防皱条4,所述防皱条4突出门板3的斜面底角33距离为45mm~50mm,优选为50mm,同时配合常规的膜片覆膜参数,比如加热板夏季130℃,冬季138℃,硅胶板温度98

100℃,上压力3.8

4.0,分离压力2.5,液压压力35等,对门板斜边膜片吸塑。
[0022]通过上述工装中各组件的位置以及门板斜面底部的圆弧导向面使得吸塑后门板无颗粒、无鼓包、无脚筋、四角无发白现象,门板斜边膜片吸塑到位,无露底现象。
[0023]作为进一步的优先实施例,所述垫板2厚度为8mm~10mm,优选的为9mm,适合的垫板2高度使得门板包边吸塑更加完整。
[0024]作为进一步的优先实施例,所述密封板件5厚度为2.5mm~2.8mm,优选为2.7mm。
[0025]作为进一步的优先实施例,所述圆弧导向面32的倒角为2mm。
[0026]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边膜压门的吸塑工装,包括:吸附基座,所述吸附基座上设有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基座上设有垫板和防皱条,所述吸附基座包括间隔排列的多孔吸附块,所述垫板设置于多孔吸附块上端,所述门板下端具有斜面,所述斜面沿着门板左侧且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斜面底部设有圆弧导向面,所述吸附基座对称设有两组缺口,所述缺口正对斜面设置,所述门板的斜面底角投影位于缺口的三分之一处,所述缺口内设有与缺口等大的密封板件,所述防皱条对称设置于门板两侧,所述防皱条与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听令傅铁松屈斌杰曾建军黄凯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久达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