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抽真空与注油功能集成与切换的装置,包括泵站组件、真空泵、真空表、压力表、按钮、电控箱及注油管;泵站组件、真空泵、真空表、压力表及注油管设置在电控箱内;泵站组件通过注油管与耐压舱连接,压力表设置在泵站组件出管路上,实时监测注油过程中耐压舱内油介质压力;真空泵用于对耐压舱进行抽真空;真空表设置在真空泵出管路上,实时监测抽真空过程中耐压舱内真空度值;通过外置按钮控制泵站组件内阀组,实现注油功能与抽真空功能的切换。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注油与抽真空功能的集成与切换,最终实现水密设备耐压舱内能注满油介质。介质。介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抽真空与注油功能集成与切换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无人装备保障性
,具体涉及一种实现抽真空与注油功能集成与切换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水下无人航行器(UUV)逐渐向大深度、长值守及高可靠性等方面发展。随着UUV下潜深度加大,水密设备的耐压舱需承受外部介质压力,若采用传统设计理念,耐压舱的体积和重量会大幅增加,UUV体量也相应会增加,不利于UUV总体技术研究和工程化应用。采用新的设计理念,在设备耐压舱内充满油介质并设计自适应活塞,实现耐压舱内外压力平衡,且油介质为绝缘介质,不影响舱内电气正常工作,该方式已逐步在大深度UUV上成熟应用。如何满足水密设备耐压舱注油需求,提高UUV装备保障性,确保耐压舱内能注满油介质,需先对舱内进行抽真空,再进行注油,以该需求为牵引,研制了相应的注油设备,能实现注油与抽真空功能的集成与切换,实现水密设备耐压舱内能注满油介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抽真空与注油功能集成与切换的装置,能够实现注油与抽真空功能的集成与切换,最终实现水密设备耐压舱内能注满油介质。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实现抽真空与注油功能集成与切换的装置,包括泵站组件、真空泵、真空表、压力表、按钮、电控箱及注油管;
[0006]所述泵站组件、真空泵、真空表、压力表及注油管设置在电控箱内;所述泵站组件通过注油管与耐压舱连接,压力表设置在泵站组件出管路上,实时监测注油过程中耐压舱内油介质压力;真空泵用于对耐压舱进行抽真空;真空表设置在真空泵出管路上,实时监测抽真空过程中耐压舱内真空度值;
[0007]通过外置按钮控制泵站组件内阀组,实现注油功能与抽真空功能的切换。
[0008]进一步地,所述注油管与耐压舱通过快拔插头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箱的面板上集成有抽真空按钮、回油按钮、循环/注油换挡按钮及真空表、压力表的数据显示屏。
[0010]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挡板,设置在真空泵和泵站组件之间。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箱壳体采用不锈钢板折弯件,底部设有万向脚轮。
[0012]有益效果:
[0013]1、本专利技术可以对水密耐压舱先进行抽真空,确保舱内能充满油介质来满足耐压要求;通过拨片开关控制阀组实现抽真空泵组和压力泵组的无缝切换,来满足注油功能与抽真空功能瞬间变换,实现对有真空度的耐压舱注满油介质,从而大幅提升耐压舱的耐压、水密及电气功能可靠性。而且能够对液压机构的油箱进行注油、回油和换油,大幅简化液压机构调试流程,提高调试效益。该装置解决了UUV装备上的水密耐压舱和液压机构的油箱注
油、回油和换油等问题,通过与某型UUV装备一起经历工程阶段研制直至性能鉴定阶段,期间进行多轮迭代优化,经历各项考核,最终固化该装置技术状态。
[0014]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使用便捷,可靠性高,通用性强,已在多型产品中成熟应用,有较高的工程价值和推广意义。
[0015]2、本专利技术设置挡板,能够将真空泵和泵站组件物理上隔开,防止泵组间热量相互传递,影响使用寿命。
[0016]3、本专利技术注油管与耐压舱相连一端选用快拔接头,锁紧密封可靠,操作便捷。
[0017]4、本专利技术油箱罩壳为不锈钢板折弯件,能够将该装置内部核心部件覆盖保护,起到防盐雾和防腐蚀的作用;选用万向脚轮,由此得到耐腐蚀小推车形式的装置,可以使该装置在技术准备场地工作时,方便转移阵地,满足批量化产品生产调试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电控箱面板布局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侧面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端面示意图。
[0022]其中,1
‑1‑
泵站组件、1
‑2‑
真空泵、1
‑3‑
挡板、1
‑4‑
电控箱、1
‑5‑
注油管、2
‑1‑
真空表、2
‑2‑
压力表、2
‑3‑
总开关、2
‑4‑
抽真空按钮、2
‑5‑
回油按钮、2
‑6‑
换挡按钮、3
‑1‑
紧固标准件、3
‑2‑
电控箱壳体、4
‑1‑
铭牌、4
‑2‑
万向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抽真空与注油功能集成与切换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泵站组件1
‑
1、真空泵1
‑
2、挡板1
‑
3、真空表2
‑
1、压力表2
‑
2、按钮、电控箱1
‑
4及注油管1
‑
5;泵站组件1
‑
1、真空泵1
‑
2、挡板1
‑
3、真空表2
‑
1、压力表2
‑
2及注油管1
‑
5设置在电控箱1
‑
4内。
[0025]泵站组件1
‑
1为该装置的核心部件,选用集成度高的一体化泵组,实现将该装置中的油介质以高压力注入水密耐压舱中。泵站组件1
‑
1内的阀组包括单向阀、溢流阀、换向阀等。
[0026]泵站组件1
‑
1通过注油管1
‑
5与耐压舱连接,注油管1
‑
5与耐压舱相连一端选用快拔接头,设计不同的转接头,能实现连接各种形式水密耐压舱或油箱进行注油,适应性强,应用场景广,有较强创造性和工程应用价值。压力表2
‑
2设置在泵站组件1
‑
1出管路上,实时监测注油过程中耐压舱内油介质压力,为防止管路油压急剧上升,选用抗冲击压力表。
[0027]真空泵1
‑
2在启动泵站组件1
‑
1前,先开启真空泵1
‑
2对耐压舱进行抽真空操作,一般将真空度抽至1000Pa左右,再启动注油按钮,实现耐压舱内注满油介质。真空表2
‑
1设置在真空泵1
‑
2出管路上,实时监测抽真空过程中耐压舱内真空度值,为防止管路真空度急剧下降,选用抗冲击真空表。
[0028]挡板1
‑
3设置在真空泵1
‑
2和泵站组件1
‑
1之间,将二者隔离开。
[0029]如图2所示,电控箱1
‑
4面板上集成了该装置的电源、抽真空按钮2
‑
4、回油按钮2
‑
5、循环/注油切换按钮以及真空表2
‑
1、压力表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抽真空与注油功能集成与切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站组件、真空泵、真空表、压力表、按钮、电控箱及注油管;所述泵站组件、真空泵、真空表、压力表及注油管设置在电控箱内;所述泵站组件通过注油管与耐压舱连接,压力表设置在泵站组件出管路上,实时监测注油过程中耐压舱内油介质压力;真空泵用于对耐压舱进行抽真空;真空表设置在真空泵出管路上,实时监测抽真空过程中耐压舱内真空度值;通过外置按钮控制泵站组件内阀组,实现注油功能与抽真空功能的切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抽真空与注油功能集成与切换的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传志,张宝贵,江国金,石生龙,王梦璇,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