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夏减毒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62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夏减毒处理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研究确认半夏中的毒性物质为针晶状草酸钙,并提出一种通过简单的机械粉碎或水煮后机械粉碎的处理工艺对半夏进行处理,通过扫描电镜发现经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处理后能够彻底破坏生半夏的草酸钙针晶结构,并消除半夏的黏膜刺激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通过小鼠实验证实小鼠会将经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处理后的半夏处理物作为食物进食,且小鼠在实验期间外观活泼,毛色光亮顺滑,眼睛明亮,耳朵洁净,没有异味,进食量、饮水量、体重增长幅度均处正常范围,说明经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工艺处理后的生半夏没有对小鼠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夏没有对小鼠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夏没有对小鼠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夏减毒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半夏减毒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半夏作为一味中药,至今已有几千年的用药历史。《神农本草经》记载:“半夏,味辛,性平。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现代的《中药学》则把半夏归为化痰药,认为其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呃、消痞散结”的功效。目前,在中药领域,半夏厚朴汤、半夏泻心汤是有关半夏的两个应用较广泛的药方,主要用于解痉除郁止呕,并有健胃镇痛的作用。
[0003]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提到半夏为“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晒干”。由于生半夏有毒,在中药配伍中基本不用生半夏入药;药店里售卖的半夏多为炮制半夏,如清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等;各种名方熬制汤剂时用的也多为上述炮制半夏。
[0004]根据文献资料分析,生半夏的毒性主要表现为口腔刺激、咽喉又麻又痛,似被蝎子蜇了一样,即黏膜刺激性毒性。而半夏之“毒”具体为何物,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却始终没有明确定论。而且,目前已知的各类半夏炮制品虽然已经在多种药方中进行使用,但由于人们并不清楚半夏中的有毒物质为何物,这些炮制方法是否能够完全除去半夏中的毒性物质也不可知,这给半夏的进一步应用带来了很多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目前并未完全清楚半夏的毒性物质是什么,且目前还未发现能够完全去除半夏毒性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夏减毒处理工艺。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半夏减毒处理工艺,将半夏清洗干净后通过机械粉碎的方式将半夏粉碎为不小于100目的半夏加工物;或者将半夏清洗干净后,放入自动控温的中药材搅拌熬煮锅中,加入半夏2

3倍量的水,在90

100℃温度条件下煮制18

24h直至水分煮干得到半夏块状物;然后将半夏块状物粉碎为不小于100目的粉末即得到成品半夏加工物。
[0007]上述的半夏减毒处理工艺,所述半夏为新鲜带皮生半夏、脱皮生半夏、半夏皮、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的任一种。
[0008]上述的半夏减毒处理工艺,在对半夏进行机械粉碎时通过低温超微粉碎机对半夏进行粉碎直至所有生半夏粉末都不小于100目。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经过半夏减毒处理工艺得到的半夏加工物的应用,其能够用于制备止疼、止咳、止呕药物中。
[0010]上述的应用,可以将半夏加工物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者赋形剂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药物剂型。
[0011]上述的应用,可制成的剂型为片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散剂、中药细粉、汤剂、混悬剂、糖浆剂、滴丸的任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半夏的研究发现生半夏中
的毒性物质确认为草酸钙针晶,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简单的水煮后机械粉碎处理能够彻底破坏其中的草酸钙针晶结构,消除半夏的黏膜刺激性。
[0012]本专利技术仅通过简单的水煮后机械粉碎处理即可得到能够用于疾病治疗的无毒半夏,相比目前已知的处理工艺和炮制过程,无需其他昂贵溶剂以及繁琐的处理过程,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3]本专利技术工艺制备得到的半夏加工物具有明显的药效作用,在治疗咽喉疼痛、咳嗽和呕吐方面效果显著。临床病例的治疗结果显示,半夏加工物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咳嗽和呕吐症状,可以明显减轻患者咽喉部位红肿疼痛的症状,具有止痛功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有口腔黏膜刺激性的半夏样品的扫描电镜显微图像。
[0015]图2为无口腔黏膜刺激性的半夏样品的扫描电镜显微图像。
[0016]图3为投喂有口腔黏膜刺激性的半夏样品7天后的小鼠胃部磁共振成像实验结果。
[0017]图4为投喂无口腔黏膜刺激性的半夏样品7天后的小鼠胃部磁共振成像实验结果。
[0018]图5为经过低温超微粉碎机粉碎处理后的半夏加工物的扫描电镜显微图像。
[0019]图6为经过水煮和粉碎后的半夏加工物的扫描电镜显微图像。
实施方式
[0020]针对目前半夏之“毒”为何物一直没有定论,以及如何去除半夏中毒性物质也没有确切结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经过充分实验验证了半夏中的毒性物质,并提出一种能够去除半夏中毒性物质的处理工艺。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1:生半夏毒性物质确认根据目前已知的生半夏的毒性主要表现为口腔刺激、咽喉又麻又痛,似被蝎子蛰了一样,即黏膜刺激性毒性,为了验证半夏中的毒性情况,本实施例进行了下方相关研究。
[0022](1)黏膜刺激性物质验证为了研究生半夏的黏膜刺激毒性情况,本实施例采用了两种方式分别对生半夏进行处理。
[0023]方式一:使用玛瑙研钵将200克生半夏一粒一粒地碾碎,将任一维度尺寸超过3毫米的碎片数量控制在0至3片之间,所得碎片逐次用25目、50目、100目、200目、300目筛网进行过滤,得到25目、50目、100目、200目、300目五种尺寸生半夏粉末。
[0024]方式二:使用SQW

30型低温超微粉碎机(济南易辰超微粉碎技术有限公司,产地:山东济南)机械振动粉碎的方式对200克生半夏进行粉碎,所得粉末逐次用25目、50目、100目、200目、300目筛网进行过滤,得到25目、50目、100目、200目、300目五种尺寸生半夏粉末。
[0025]然后对方式一和方式二处理后的半夏粉末分别进行口腔黏膜刺激性测试,判断有无口腔黏膜刺激性。其中判断标准为:取0.5克样品粉末,放入舌面上,闭上口腔,通过舌头活动将样品粉末送到口腔侧面的黏膜处,0至5分钟之内都能感受到刺激性,用清水漱口之后,黏膜刺激感会在半小时至一小时消失,则判定为有口腔黏膜刺激性;反之则为无口腔黏膜刺激性。
[0026]经过口腔测试发现,置玛瑙研钵内碾碎的半夏粉末均具有口腔黏膜刺激性;而经
过SQW

30型低温超微粉碎机粉碎后的半夏粉末无口腔黏膜刺激性。
[0027]为了进一步验证口腔黏膜刺激性物质具体是什么物质,本实施例利用扫描电镜显微成像技术分别观察有口腔黏膜刺激性的半夏粉末和无口腔黏膜刺激性的半夏粉末两组样品的微观形貌,结果分别见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有口腔黏膜刺激性的样品的2000倍显微图像,从(a)到(e)依次为25目、50目、100目、200目和300目粉末样品;图2中为无口腔黏膜刺激性的样品的2000倍显微图像,从(a)到(e)依次为25目、50目、100目、200目和300目粉末样品。
[0028]通过图1和图2中两组半夏粉末的微观形貌对比发现,有口腔刺激性的生半夏扫描电镜显微图像中都存在针晶状草酸钙,而无口腔刺激性的生半夏扫描电镜显微图像中则不存在针晶状草酸钙,说明生半夏中的黏膜刺激毒性物质为针晶状草酸钙,完全破坏半夏中的草酸钙针晶结构即可消除半夏的口腔黏膜刺激性。
[0029](2)动物试验为了进一步验证针晶状草酸钙对动物体具体具有什么影响,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夏减毒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半夏清洗干净后通过机械粉碎的方式将半夏粉碎为不小于100目的半夏加工物;或者将半夏清洗干净后,放入自动控温的中药材搅拌熬煮锅中,加入半夏2

3倍量的水,在90

100℃温度条件下煮制18

24h直至水分煮干得到半夏块状物;然后将半夏块状物粉碎为不小于100目的粉末即得到成品半夏加工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夏减毒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夏为新鲜带皮生半夏、脱皮生半夏、半夏皮、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的任一种。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琪张苏锋周秋菊许东利远凌威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