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红玉专利>正文

背负式农用施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548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负式农用施肥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负式农用施肥器,它能将化肥直接施入农作物根部以下土壤最恰当的位置,这种施肥方式不损伤农作物根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背负式施肥器,包括上端固定有把手,下端固定有套筒的压杆;套筒位于内套管中,套筒的下部的连接杆中部固定有柱塞,连接杆的下端安装有插穴头;固定在外壳管筒内的内套管的长度小于外壳管筒,外壳管筒上有进肥口且外壳管筒、内套管上有对应的进肥口,所述的进肥口同背负式肥料袋通过软管连接;外壳管筒下端固定有带出肥孔的板。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能够很方便的农作物进行施肥,节省时间和人力;节省原料,保护环境。(*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负式农用施肥器
技术介绍
由于受地形的限制,农作物的施肥无法彩机械化施肥方式和设备时,施肥工具就要认真考虑,如何达到最佳效果。传统的刨坑施肥或散洒化肥容易磁断叶片、损伤根系和地膜,减少作物的产量,劳动强度大,并且肥料浪费严重,而且易造成环境污染,施肥效果较差。经技术人市场调研和查阅相关资料,目前有以下几种类似技术(l)液体施肥枪,它首先要将所施化肥用水进行稀释,速度慢,增加了人工成本,其次它要将稀释后的液体肥料装入枪管,盛装容量小,极容易造成散漏,产生浪费,而且在施肥过程中,由于是液体施肥,泥土很容易堵塞枪眼,影响正常施肥。(2)挖掘式颗粒施肥器。它增加了施肥者的劳动强度,易损伤作物根系,施肥尝试难以掌握,影响农作物的吸收。(3)注射式施肥器,但是由于设计不合理,不是背负式的,导致工作人员来回盛装化肥,浪费时间和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背负式农用施肥器,它能将化肥直接施入农作物根部以下土壤最恰当的位置,这种施肥方式不损伤农作物根系,因而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并且环境保护和节省时间和人力。 本技术提供一种背负式农用施肥器,其包括上端固定有把手,下端固定有套筒的压杆;套筒位于内套管中,套筒的下部的连接杆中部固定有柱塞,连接杆的下端安装有插穴头;固定在外壳管筒内的内套管的长度小于外壳管筒,外壳管筒上有进肥口且外壳管筒、内套管上有对应的进肥口 ,所述的进肥口同背负式肥料袋通过软管连接;外壳管筒下端固定有带出肥孔的板。 所述的杆是通过螺纹安装在套筒下部的,插穴头是通过螺纹安装在连接杆下端的。 所述的外壳管筒下端固定有挡土板,外壳管筒外部铰接有踏板杆,踏板杆下部固定的拨土杆上的拨板与挡土板相对,踏板杆与外壳管筒之间有拉簧。 所述的压杆上设置有凸块。 采用本技术后,能够很方便的农作物进行施肥,节省时间和人力;节省原料,保护环境。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压杆提起时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在压杆压下,即插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背负式肥料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用新型提供的背负式农用施肥器,包括上端固定有把手l,下端固定有套筒的压杆2 ;套筒位于内套管5中,套筒4的下部的连接杆中部固定有柱塞15,连接杆16的下端安装有插穴头8 ;固定在外壳管筒6内的内套管5的长度小于外壳管筒6,外壳管筒6上有进肥口 7且外壳管筒6、内套管5上有对应的进肥口,所述的进肥口 7同背负式肥料袋17通过软管连接;外壳管筒6下端固定有带出肥孔的板9。 所述的连接杆16是通过螺纹安装在套筒4下部的,插穴头8是通过螺纹安装在连接杆16下端的。这种结构的背负式施肥器,可通过转动连接杆16,改变柱塞15与套筒4之间的距离,即改变由柱塞15、套筒4相对的面以及内套管5内壁构成的贮肥腔容积的大小,从而调整每次的施肥量。通过转动插穴头8,可改变插穴头8的伸出量,即改变插穴头插入土壤的深度,调整施肥深度。 在所述的外壳管筒6下端固定有挡土板IO,外壳管筒6外部铰接有踏板杆13,踏板杆13下部固定的拨土杆12上的拨板11与挡土板10相对,踏板杆13与外壳管筒6之间有拉簧14。这种结构的人工施肥器,在肥料落入肥穴后,可踏动踏板杆,使拨板靠近挡土板,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完成覆土工作,以进一步提高施肥的劳动效率。 压杆2上可有凸块3,以实现压杆2压下时的定位。权利要求一种背负式农用施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固定有把手(1),下端固定有套筒(4)的压杆(2);套筒位于内套管(5)中,套筒(4)的下部的连接杆(16)中部固定有柱塞(15),连接杆(16)的下端安装有插穴头(8);固定在外壳管筒(6)内的内套管(5)的长度小于外壳管筒(6),外壳管筒上有进肥口(7)且外壳管筒、内套管(5)上有对应的进肥口,所述的进肥口同背负式肥料袋(17)连接;外壳管筒下端固定有带出肥孔的板(9)。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背负式农用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16)是通过螺 纹安装在套筒(4)下部的,插穴头(8)是通过螺纹安装在连接杆(16)下端的。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负式农用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管筒(6)下 端固定有挡土板(IO),外壳管筒(6)外部铰接有踏板杆(13),踏板杆下部固定的拨土杆 (12)上的拨板(11)与挡土板(10)相对,踏板杆与外壳管筒之间有拉簧(14)。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负式农用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杆上设置有凸 块(3)。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背负式农用施肥器。本技术提供一种背负式农用施肥器,它能将化肥直接施入农作物根部以下土壤最恰当的位置,这种施肥方式不损伤农作物根系。本技术提供的背负式施肥器,包括上端固定有把手,下端固定有套筒的压杆;套筒位于内套管中,套筒的下部的连接杆中部固定有柱塞,连接杆的下端安装有插穴头;固定在外壳管筒内的内套管的长度小于外壳管筒,外壳管筒上有进肥口且外壳管筒、内套管上有对应的进肥口,所述的进肥口同背负式肥料袋通过软管连接;外壳管筒下端固定有带出肥孔的板。采用本技术后,能够很方便的农作物进行施肥,节省时间和人力;节省原料,保护环境。文档编号A01C15/02GK201536484SQ2009200132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7日专利技术者徐红玉 申请人:徐红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负式农用施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固定有把手(1),下端固定有套筒(4)的压杆(2);套筒位于内套管(5)中,套筒(4)的下部的连接杆(16)中部固定有柱塞(15),连接杆(16)的下端安装有插穴头(8);固定在外壳管筒(6)内的内套管(5)的长度小于外壳管筒(6),外壳管筒上有进肥口(7)且外壳管筒、内套管(5)上有对应的进肥口,所述的进肥口同背负式肥料袋(17)连接;外壳管筒下端固定有带出肥孔的板(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红玉
申请(专利权)人:徐红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