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罐电磁阀,它包括设置在阀壳体(10)中的阀机构(20),所述阀机构(20)包括定子(21)、衔铁(22)和线圈组件(23),其中,所述定子(21)和所述衔铁(22)成一列地设置,并且与所述线圈组件(23)并排地布置,所述定子和所述衔铁布置在该线圈组件(23)的外部以便能被由所述线圈组件(23)感生的磁场磁化,由此使得所述衔铁(22)能借助于所述定子(21)和所述衔铁(22)之间的吸引力而在关闭该碳罐电磁阀的第一位置与打开该碳罐电磁阀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定子置于线圈的外部来允许增大线圈的最大圈数,从而提高了线圈的最大安匝比,提高了线圈利用率,并且增大了电磁力。并且增大了电磁力。并且增大了电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罐电磁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碳罐电磁阀。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燃油(汽油)是一种容易挥发的液体,因此装载燃油的汽车油箱中经常充满燃油蒸气,而且燃油的蒸发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为了防止燃油蒸气被排入大气中污染环境,并且为了避免燃油的浪费,已知在汽车中设置燃油蒸发控制系统或者燃油蒸气回收利用控制系统。这种燃油蒸气回收利用系统包括设置在汽车的油箱和发动机之间并且含有活性炭的碳罐。所述碳罐可以接收来自油箱的燃油蒸气、利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暂时存储该燃油蒸气、并在发动机工作时将它供应给发动机。为此,通常为碳罐设置碳罐电磁阀,该碳罐电磁阀可以接收来自汽车的电子控制单元且取决于发动机工况的电脉冲信号,并且响应于该信号而打开或关闭,以使碳罐中的燃油蒸气能在发动机运行期间被送入发动机气缸。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阀体内的可用空间以便利用同样长度的铜线缠绕尽可能多的线圈匝数,由此实现最大可能的安匝比,提高了电磁阀的电磁力。
[0004]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罐电磁阀,它包括设置在阀壳体中的阀机构,所述阀机构包括定子、衔铁和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定子和所述衔铁成一列地设置,并且与所述线圈组件并排地布置,所述定子和所述衔铁布置在该线圈组件的外部以便能被由所述线圈组件感生的磁场磁化,由此使得所述衔铁能借助于所述定子和所述衔铁之间的吸引力而在关闭该碳罐电磁阀的第一位置与打开该碳罐电磁阀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0005]本专利技术在于将定子铁芯置于线圈外部,使得线圈本身能围绕较细的中央铁芯缠绕以形成独立的线圈组件。由此,在线圈可用空间和/或可用于缠绕线圈的铜线的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所形成的线圈的最大圈数或匝数,由此通过提高线圈的最大安匝比而提高了线圈利用率,并且有利地增大了电磁力。
[0006]本专利技术的碳罐电磁阀具有如下优选且有利的技术特征,这些技术特征可以单独应用或者以技术上可能的任意组合应用:
[0007]‑
所述定子和所述衔铁均由导磁材料制成,并且分别通过由导磁材料制成的导磁部件与所述线圈组件相连,所述导磁材料优选为软磁材料;
[0008]‑
所述导磁部件包括布置在所述线圈组件的两端的两个端板,所述定子和衔铁分别穿过一个端板中的通孔并且朝向彼此延伸成隔开预定的距离;
[0009]‑
所述线圈组件包括中央铁芯以及围绕该中央铁芯的绕线组,所述中央铁芯延伸穿过所述两个端板,并且该中央铁芯的两端均具有法兰状部分,以用于分别抵靠相应端板的背离线圈组件的表面;
[0010]‑
所述两个端板之间夹持有刚性的套管,所述定子和所述衔铁的处于所述两个端板之间的部分定位在所述套管中;
[0011]‑
所述套管的两端分别嵌入相应的端板中;优选地,所述端板的厚度为1
‑
5mm,所述套管的壁厚为0.3
‑
1mm,并且所述套管嵌入所述端板中的深度为1
‑
4mm;
[0012]‑
所述定子的远离所述衔铁的端部具有横向突起,以用于接合相应端板的表面;
[0013]‑
所述横向突起的面对相应端板的表面的部分具有斜切部,以用于贴合形成在相应端板的通孔处的对应斜切部;
[0014]‑
所述定子和所述衔铁通过复位弹簧相连,所述复位弹簧一方面插置于形成在所述衔铁中的圆形或环形盲孔状部分中,另一方面插置于形成在所述定子中的圆形或环形沉孔状部分中。
[0015]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上述碳罐电磁阀的车辆。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碳罐电磁阀的透视图;
[0018]图2是图1中示出的碳罐电磁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申请人研究发现:常规碳罐电磁阀的阀机构包括活动铁芯和固定铁芯,所述活动铁芯和固定铁芯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线圈中。然而,这种铁芯的设置占据了线圈可以卷绕的空间,在有限长度的铜线的情况下减少了可缠绕成的线圈的匝数,从而降低了线圈的最大安匝比。申请人进一步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碳罐电磁阀,它的阀体内设置有线圈组,所述线圈组内包设有活动铁芯和固定铁芯,所述固定铁芯可以在线圈组通电后吸附活动铁芯,从而开启阀口。这种电磁阀的活动铁芯和固定铁芯插置在线圈中央位置,限制了线圈的最大安匝比。
[0020]有鉴于此,下面通过实施例并且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所述说明旨在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限制。
[0021]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的碳罐电磁阀可以包括阀壳体10。该阀壳体10可以是通过注塑成型制成的整体式部件,并且可以通过插置有绝缘衬套4的安装部15安装在汽车的燃油蒸发控制系统中,例如安装在接近发动机的燃油供应管线上。该阀壳体10可以界定用于容纳阀机构20(见图2)的内部空间。可以通过例如激光焊接工艺在所述阀壳体10上附装盖板13,以便封闭所述内部空间。
[0022]如图1
‑
2所示,碳罐电磁阀的阀壳体10可以具有入口端口11和出口端口12,所述入口端口11旨在与碳罐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出口端口12旨在连通发动机进气歧管。所述入口端口11和所述出口端口12可以具有沿轴向或纵向方向(即图1和2中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柱形管嘴的形式,以便有利于连接(例如插入或套接)相应的管线。
[0023]如通常已知并且可以从图2中看出的,入口端口11、尤其是管道状入口端口11的端部输出开口(即其处于阀壳体10中的开口)与出口端口12、尤其是管道状出口端口12的端部输入开口(即其处于阀壳体10中的开口)可以在径向或横向方向(即图1和2中的左右方向)
上错开,并且在它们之间布置阀机构20。由此,阀机构20将阀壳体10的内部空间分成了分别与入口端口11和出口端口12连通的两个部分,并且可以在打开时使这两个部分相互连通,而在关闭时使这两个部分隔离。
[0024]在此,有利地,如图1和2所示,出口端口12可以形成在盖板13上。还有利地,所述盖板13可以视为所述阀壳体10的一个部分。
[0025]参见图2,其中示出本专利技术的阀机构20。该阀机构20可以包括定子21、衔铁22和线圈组件23,其中,所述定子21和所述衔铁22成一列地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定子21和所述衔铁22与线圈组件23并排地布置在所述线圈组件23的外部,并且相对于线圈组件23布置成能被由所述线圈组件23感生的磁场磁化,由此使得衔铁22能借助于所述定子21和所述衔铁22之间的吸引力而在关闭该碳罐电磁阀的第一位置与打开该碳罐电磁阀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0026]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于将定子21(以及衔铁22)与线圈组件23分开,也就是将定子21(以及衔铁22)设置在线圈组件23的外部,而非像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那样将定子作为铁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罐电磁阀,包括设置在阀壳体(10)中的阀机构(20),所述阀机构(20)包括定子(21)、衔铁(22)和线圈组件(23),其中,所述定子(21)和所述衔铁(22)成一列地设置,并且与所述线圈组件(23)并排地布置,所述定子(21)和所述衔铁(22)布置在该线圈组件(23)的外部以便能被由所述线圈组件(23)感生的磁场磁化,由此使得所述衔铁(22)能借助于所述定子(21)和所述衔铁(22)之间的吸引力而在关闭该碳罐电磁阀的第一位置与打开该碳罐电磁阀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罐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21)和所述衔铁(22)均由导磁材料制成,并且分别通过由导磁材料制成的导磁部件与所述线圈组件(23)相连,优选地,所述导磁材料为软磁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罐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部件包括布置在所述线圈组件(23)的两端的两个端板(24),所述定子(21)和衔铁(22)分别穿过一个端板(24)中的通孔并且朝向彼此延伸成隔开预定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罐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23)包括中央铁芯(231)以及围绕该中央铁芯(231)的绕线组(232),所述中央铁芯(231)延伸穿过所述两个端板(24),并且该中央铁芯(231)的两端均具有法兰状部分,以用于分别抵靠相应端板(24)的背离线圈组件(23)的表面。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银贤,
申请(专利权)人:纬湃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