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DMR集群网络的列尾通信系统实现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3412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DMR集群网络的列尾通信系统实现方法。系统由列车尾部装置和列尾主机组成并通过DMR集群网络进行通信,其中列车尾部装置与CIR主机连接通过CIR主机供电;列尾主机安装在列车尾部由电池供电,可以获取列车尾部风管风压信息。列车尾部装置与列尾主机之间通过DMR集群网络可以实现连接、风压查询、风压报警、电压报警、断连等业务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基于DMR集群网络的列尾通信系统,摒弃了原有的450MHz模拟和800MHz模拟列尾广播工作方式,实现了列车尾部装置与列尾主机间的点对点通信,简化了机车列尾通信系统的工作流程,降低了设备成本,增加了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DMR集群网络的列尾通信系统实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通信领域的列车头部与尾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DMR(数字移动无线电标准)集群网络的列尾通信系统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列尾通信技术是铁路领域无线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机车驾驶员实时获取机车运行过程中列车尾部的风管风压,从而了解列车制动风管的畅通,保证列车制动装置的正常运行,进而保证铁路列车运行安全。目前国铁线路上列尾功能均使用450MHz或800MHz模拟方式实现,这两种方式都是采用开放方式广播向外界发送数据,当某一设备发送数据时信号覆盖范围内所有相同频率的设备都会收到数据,这样就造成了设备间的同频干扰问题,增加了信道通信的压力,而且开放式的通信没有安全保障,同时450MHz模拟制式和800MHz模拟制式又面临着频点回收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能够实现点对点通信的列尾通信系统,以减小设备间的同频干扰,减小信道通信压力,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列车尾部装置和列尾主机多设备环境下同频干扰及通信安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DMR集群网络的列尾通信系统实现方法,该方法使用设备ID作为唯一标识,工作时隙保证数据接收方的唯一性,400MHz数字信道机与DMR集群网络通信的方式实现了列尾通信系统的点对点通信,并增加了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0004]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DMR集群网络的列尾通信系统实现方法,所述列尾通信系统包括列车尾部装置和列尾主机,列车尾部装置安装在车头机械间并与CIR主机相连接,列尾主机悬挂在列车尾部;列车尾部装置和列尾主机之间的通信数据由DMR集群网络转发;所述列尾通信系统是将列车尾部装置和列尾主机的数据收发工作在不同频点,所述DMR集群网络的接收频点与列车尾部装置和列尾主机的发送频点相同,DMR集群网络的发送频点与列车尾部装置和列尾主机的接收频点相同,通过点对点的通信方式实现列尾连接、列尾业务处理、列尾断连功能。
[0005]所述列尾连接流程执行以下操作:A1、所述列车尾部装置和列尾主机上电后,分别使用独立的设备ID向所述DMR集群网络注册。
[0006]A2、所述列车尾部装置输入需要连接的列尾主机的设备ID,通过控制信道发送双方的工作时隙,经过所述DMR集群网络转发。
[0007]A3、所有已注册的列尾主机均接收到由所述DMR集群网络转发的列车尾部装置数据并解析,如果接收到数据中携带的设备ID与所述列尾主机自身设备ID相同,则根据数据内容切换工作时隙,否则不处理数据。
[0008]A4、所述列车尾部装置通过业务信道发送列尾连接请求,只有切换过工作时隙且处于同一工作时隙的列尾主机才能收到由所述DMR集群网络转发的列车尾部装置的列尾连
接请求,并通过业务信道回复连接确认,连接确认信息由所述DMR集群网络转发。
[0009]A5、所述列车尾部装置收到由DMR集群网络转发的列尾主机连接确认后提示连接成功。
[0010]所述列尾业务处理流程执行以下操作:B1、所述列车尾部装置按下风压查询按键通过业务信道发送风压查询命令,由所述DMR集群网络转发。
[0011]B2、处于同一工作时隙的唯一列尾主机收到由所述DMR集群网络转发的列车尾部装置风压查询命令后,检测风管管压并通过业务信道由DMR集群网络转发风压查询应答。
[0012]B3、所述列车尾部装置收到由DMR集群网络转发的列尾主机风压查询应答后进行声光提示。
[0013]B4、所述列尾主机检测到供电电池电量不足时,通过业务信道发送电压报警,检测到风管管压不足时,通过业务信道发送风压报警,电压报警和风压报警均由DMR集群网络转发。
[0014]B5、所述列车尾部装置收到由DMR集群网络转发的列尾主机电压报警和风压报警命令后进行声光提示,并通过业务信道由DMR集群网络转发电压报警确认和风压报警确认。
[0015]所述的列尾断连流程执行以下操作:C1、列车尾部装置通过业务信道发送拆除连接关系的消号命令,由DMR集群网络转发。
[0016]C2、处于同一工作时隙的唯一列尾主机收到由DMR集群网络转发的列车尾部装置消号命令后,通过业务信道由DMR集群网络转发消号应答,并将工作时隙设置为时隙扫描模式。
[0017]C3、所述列车尾部装置收到由DMR集群网络转发的列尾主机消号应答进行列尾断连,并声光提示。
[0018]本专利技术的列尾通信系统由列车尾部装置和列尾主机组成,并通过DMR集群网络进行通信,其中列车尾部装置与CIR主机连接通过CIR主机供电;列尾主机安装在列车尾部由电池供电,可以获取列车尾部风管风压信息。列车尾部装置与列尾主机之间通过DMR集群网络可以实现连接、风压查询、风压报警、电压报警、断连等业务功能。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基于DMR集群网络的列尾通信系统,摒弃了原有的450MHz模拟和800MHz模拟列尾广播工作方式,实现了列车尾部装置与列尾主机间的点对点通信,简化了机车列尾通信系统的工作流程,降低了设备成本,增加了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基于DMR集群网络,本列尾通信系统可以实现列车尾部装置与列尾主机之间的点对点通信,减小了设备间的同频干扰问题,增加了列尾通信的可靠性,设备向DMR集群网络的注册机制能够防止非法设备接入,保证了设备的运行安全,这是现有技术不能实现的,同时列车尾部装置到列尾主机的单向列尾连接方式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减少了设备成本和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列尾通信系统连接原理框图;图2是图1中列车尾部装置原理框图;
图3是图1中列尾主机原理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列尾连接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列尾业务处理流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列尾断连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列尾通信系统包括列车尾部装置和列尾主机,列车尾部装置安装在车头机械间,并与CIR主机相连接,列尾主机悬挂在列车尾部;列车尾部装置和列尾主机之间的通信数据由DMR集群网络转发。列尾通信系统的列车尾部装置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一信道机单元和第一交换机,列车尾部装置与CIR主机通过串口连接,并由CIR主机供电;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一信道机单元分别与第一交换机连接,通过以太网通信;第一控制单元提供对第一信道机单元的数据收发控制,第一信道机单元提供400MHz数字通信信道。天线用于接收和发送射频信号。
[0022]如图2所示,列车尾部装置的第一控制单元包括型号为LPC4357的第一芯片和分别与型号为LPC4357的第一芯片相连接的第一时钟芯片、第一SDRAM和第一以太网控制芯片;第一信道机单元包括型号为LPC4337的第一芯片和分别与型号为LPC4337的第一芯片相连接的第一400MHz数字信道机及第二以太网控制芯片。
[0023]列车尾部装置中型号为LPC4357的第一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DMR集群网络的列尾通信系统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列尾通信系统包括列车尾部装置和列尾主机,列车尾部装置安装在车头机械间,并与CIR主机相连接,列尾主机悬挂在列车尾部;列车尾部装置和列尾主机之间的通信数据由DMR集群网络转发;所述列尾通信系统是将列车尾部装置和列尾主机的数据收发工作在不同频点,所述DMR集群网络的接收频点与列车尾部装置和列尾主机的发送频点相同,DMR集群网络的发送频点与列车尾部装置和列尾主机的接收频点相同,通过点对点的通信方式实现列尾连接、列尾业务处理、列尾断连功能;所述列尾连接流程执行以下操作:A1、所述列车尾部装置和列尾主机上电后,分别使用独立的设备ID向所述DMR集群网络注册;A2、所述列车尾部装置输入需要连接的列尾主机的设备ID,通过控制信道发送双方的工作时隙,经过所述DMR集群网络转发;A3、所有已注册的列尾主机均接收到由所述DMR集群网络转发的列车尾部装置数据并解析,如果接收到数据中携带的设备ID与所述列尾主机自身设备ID相同,则根据数据内容切换工作时隙,否则不处理数据;A4、所述列车尾部装置通过业务信道发送列尾连接请求,只有切换过工作时隙且处于同一工作时隙的列尾主机才能收到由所述DMR集群网络转发的列车尾部装置的列尾连接请求,并通过业务信道回复连接确认,连接确认信息由所述DMR集群网络转发;A5、所述列车尾部装置收到由DMR集群网络转发的列尾主机连接确认后提示连接成功;所述列尾业务处理流程执行以下操作:B1、所述列车尾部装置按下风压查询按键通过业务信道发送风压查询命令,由所述DMR集群网络转发;B2、处于同一工作时隙的唯一列尾主机收到由所述DMR集群网络转发的列车尾部装置风压查询命令后,检测风管管压并通过业务信道由DMR集群网络转发风压查询应答;B3、所述列车尾部装置收到由DMR集群网络转发的列尾主机风压查询应答后进行声光提示;B4、所述列尾主机检测到供电电池电量不足时,通过业务信道发送电压报警,检测到风管管压不足时,通过业务信道发送风压报警,电压报警和风压报警均由DMR集群网络转发;B5、所述列车尾部装置收到由DMR集群网络转发的列尾主机电压报警和风压报警命令后进行声光提示,并通过业务信道由DMR集群网络转发电压报警确认和风压报警确认;所述的列尾断连流程执行以下操作:C1、列车尾部装置通过业务信道发送拆除连接关系的消号命令,由DMR集群网络转发;C2、处于同一工作时隙的唯一列尾主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耀杜烨付兴源刘征殷宝全张艳明何佳伟徐甜赵化磊路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七一二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