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桂枝专利>正文

西服横开领的归拔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363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西服前片横开领的归拔法,其特征在于:在前片上部的肩部至领口上部位置一厘米处,用剪刀剪开为横开领处,剪刀剪开的位置呈弧形顺至领口将布料剪下;把前片上部的肩部二分之一处(即中间位置)至领口上部位置剪开几处剪口,剪口与剪口之间的距离为间隔1~1.2mm,剪口的深度为0.5~0.8mm;然后将肩部以下位置至领口处用水加湿,用热慰斗压住向被剪掉的领口部位方向拔(拉),经过多遍压住拔(拉)后,至被剪掉的边沿与原没被剪掉的边沿位置时停止,形成被剪掉部分经多遍压住拔(拉)后,又归回原来没被剪掉的边沿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会显示西服前片的横开领处下端皱纹和不平整,不显肥胖和臃肿,是现阶段传统西服制作的一个革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正常体西服的裁剪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特殊体西服的裁剪方法——西服横开领的归拔法
技术介绍
西装,又名西服,顾名思义是西洋式的服装,它起源于欧洲。相传,那里的渔民因常年风里来浪里去,往返于海上,穿着领子敞开、钮扣少些的上衣比较方便,于是出现了现代西装上衣的雏形。同时,欧洲的马车夫为了驾驭方便,又在上装后襟上开了岔,这就成了西装中佼佼者——燕尾服的前身。今[:j的西装就是从那时的基础上提高、发展起来的,并逐渐增加了佩戴领带或领结。西装在晚清时传入我国,被当时激进的青年作为接受新思想的一个象征。如今,西装已成为男女皆宜的国际性服装了。还有-种说法是源自英国王室的传统服装。它是以男士穿同一面料成套搭配的三件套装,由上衣、背心和裤子组成。在造型上延续了男士礼服的基本形式,属于日常服中的正统装束,使用场合甚为广泛,并从欧洲影响到国际社会,成为世界指导性服装,即国际服。中国第一套国产西装诞生于清末,是"红帮裁缝"为知名民主革命家徐锡麟制作的,徐锡麟于1903年在日本大阪与在日本学习西装工艺的宁波裁缝王睿谟相识,次年,徐锡麟回国,在上海王睿谟开设的王荣泰西服店定制西服,王睿谟花了三天三夜时间,全部用手工一针一线缝制出中国第-一套国产西装,在当时的情况下,其工艺未必超得过西方国家的制作水平,但已充分显示出"红帮裁缝"的高超工艺,成为中国西装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先行者。西服起源于西方国家,是按西方人体态设计的,后来传到了亚洲,但仍然保留了欧美服装的诸多特点,西服穿在亚洲人身上显现出宽大、松驰、给人以疲劳之感,如果在肥胖特殊体人身上就更显臃肿,缺乏美感。 人曾在2004年l月8日申请了专利技术专利特体西服的裁剪方法,申请号为2004100210307。
技术实现思路
为 一种特体西服的裁剪方法,首先按正常体制图,画出衣服前片、后片、袖子,其特征在于衣服前片的撇胸点位于搭合线上,并且撇胸点至折边线的距离稍大于衣长的1/2,过撇胸点画出减前胸、增前腹的撇胸斜线,衣服前片的腰节点向下画出增侧腹线;衣服后片的腰节点向F画出收侧腹线,由后领深线上的一点向背中线画一条收背斜线。以上专利技术虽然有了一定的改进,但经过再次试验,发现还是具有不足之处,尤其在西服前片的横开领处下端多显皱纹而导致西服不平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木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裁剪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适合于肥胖特殊体人穿着西服的一种裁剪方法——西服横开领的归拔法。该裁剪方法是首先按正常体制图,画出衣服前片、后片、袖子,其前片特征在于在前片上部的肩部至领口上部位置一厘米处,用剪刀剪开为横开领处,剪刀剪开的位置呈弧形顺至领口将布料剪下;把前片上部的肩部二分之一处(即中间位置)至领口上部位置剪开几处剪口,剪口与剪口之间的距离为间隔1 1.2mm,剪口的深度为0.5 0.8mm;然后将肩部以下位置至领口处用水加湿,用热慰斗压住向被剪掉的领口部位方向拔(拉),经过多遍压住拔(拉)后,至被剪掉的边沿与原没被剪掉的边沿位置时停止,形成被剪掉部分经多遍压住拔(拉)后,又归冋原来没被剪掉的边沿位置。这样的工艺我们通常用的术语为归拔法。然后再与后片肩缝合- 起后再与^它部件进行下歩缝纫工序。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按此方法裁剪的西服穿起来让肥胖特体人感到舒适,不会显示西服前片的横开领处下端皱纹和不平整,不显肥胖和臃肿,是现阶段传统西服制作的一个革新,表现出男子的体态健美、落落大方、潇洒与端庄,颇受人们的喜爱。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示意简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局部放大示意简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所示的西服横开领的归拔法示意简图中,该裁剪方法是首先按正常体制图,画出衣服前片、后片、袖子,其前片特征在于在前片1上部的肩部4至领口 3上部位置一厘米处,用剪刀剪开为横开领处2,剪刀剪开的位置呈弧形顺至领口 3将布料剪下;把前片1上部的肩部4二分之一处(即中间位置)至领口 3上部位置剪幵几处剪口 5,剪口 5与剪口 5之间的距离为间隔1 1.2mm,剪口 5的深度为0.5 0.8mm;然后将肩部4以下位置至领口3处用水加湿,用热慰斗压住向被剪掉的领口部位方向拔(拉),经过多遍压住拔(拉)后,至被剪掉的边沿与原没被剪掉的边沿位置时停止,形成被剪掉部分经多遍压住拔(拉)后,又归回原来没被剪掉的边沿位置。这样的工艺我们通常用的术语为归拔法。然后再与后片肩缝合---起后再与其它部件进行下歩缝纫工序。权利要求1.一种西服前片横开领的归拔法,其特征在于1)在前片上部的肩部至领口上部位置一厘米处,用剪刀剪开为横开领处,剪刀剪开的位置呈弧形顺至领口将布料剪下;2)把前片上部的肩部二分之一处(即中间位置)至领口上部位置剪开几处剪口,剪口与剪口之间的距离为间隔1~1.2mm,剪口的深度为0.5~0.8mm;3)然后将肩部以下位置至领口处用水加湿,用热慰斗压住向被剪掉的领口部位方向拔(拉),经过多遍压住拔(拉)后,至被剪掉的边沿与原没被剪掉的边沿位置时停止,形成被剪掉部分经多遍压住拔(拉)后,又归回原来没被剪掉的边沿位置。全文摘要一种西服前片横开领的归拔法,其特征在于在前片上部的肩部至领口上部位置一厘米处,用剪刀剪开为横开领处,剪刀剪开的位置呈弧形顺至领口将布料剪下;把前片上部的肩部二分之一处(即中间位置)至领口上部位置剪开几处剪口,剪口与剪口之间的距离为间隔1~1.2mm,剪口的深度为0.5~0.8mm;然后将肩部以下位置至领口处用水加湿,用热慰斗压住向被剪掉的领口部位方向拔(拉),经过多遍压住拔(拉)后,至被剪掉的边沿与原没被剪掉的边沿位置时停止,形成被剪掉部分经多遍压住拔(拉)后,又归回原来没被剪掉的边沿位置。本专利技术不会显示西服前片的横开领处下端皱纹和不平整,不显肥胖和臃肿,是现阶段传统西服制作的一个革新。文档编号A41H3/00GK101637317SQ20091001319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7日专利技术者徐桂枝 申请人:徐桂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西服前片横开领的归拔法,其特征在于: 1)在前片上部的肩部至领口上部位置一厘米处,用剪刀剪开为横开领处,剪刀剪开的位置呈弧形顺至领口将布料剪下; 2)把前片上部的肩部二分之一处(即中间位置)至领口上部位置剪开几处剪口,剪口与 剪口之间的距离为间隔1~1.2mm,剪口的深度为0.5~0.8mm; 3)然后将肩部以下位置至领口处用水加湿,用热慰斗压住向被剪掉的领口部位方向拔(拉),经过多遍压住拔(拉)后,至被剪掉的边沿与原没被剪掉的边沿位置时停止,形成被剪掉部 分经多遍压住拔(拉)后,又归回原来没被剪掉的边沿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桂枝
申请(专利权)人:徐桂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