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合金带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6334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合金带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铜合金带材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Cu87~88wt%,Ag0.1~0.15wt%,Ni0.4~0.6wt%,P0.02~0.03wt%,余量的Zn,以及不可避免的微量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铜合金带材强度高、抗高温软化良好、焊接性能优良;常温抗拉强度达到510MPa以上,常温硬度达到160HV以上,在400℃下保温6小时后,硬度115HV以上,抗拉强度420MPa以上。420MPa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合金带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铜合金
,尤其涉及一种铜合金带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大型设备功率越来越高,特别是矿山、电力行业的大型设备,如矿山设备、发电机组等,要求其输出功率高,设备输出功率高,随之而来设备电器系统发热量大,为了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必须确保设备上安装的散热器功能强大。
[0003]目前这些特种设备的散热器采用的是紫铜管,其壁厚为0.5mm以上,壁厚较厚,其在冷热交换中效果目前无法满足发展要求,现热力行业提出了要求管壁厚0.08mm,散热用的冷凝管常温抗拉强度达到480MPa以上,同时要求在400℃下保温6小时,硬度达到115HV以上,抗拉强度达到400MPa以上。而目前的紫铜管的特硬状态在常温下抗拉强度在380

420MPa之间,在400℃下保温6小时,硬度达到65HV以下,抗拉强度达到260MPa以下,因此目前的紫铜管无法满足高功率大型设备对散热冷凝管的冷热冲击循环使用要求。
[0004]因此,制备出具有较高的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合金带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Cu 87~88wt%,Ag 0.1~0.15wt%,Ni 0.4~0.6wt%,P 0.02~0.03wt%,余量为Zn,以及不可避免的微量杂质。2.一种铜合金带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配料、熔炼:按照铜合金的组分配比进行称料,将Cu、Zn、Ni、Ag加入熔炼炉中升温熔化,待铜液熔化后,加入煅烧过的木炭进行覆盖,随后将铜液温度控制在1150~1200℃,按照合金比例加入Cu

P合金,待全部Cu

P合金熔化在铜液中后,将铜液温度升至1200~1250℃,保温20~30分钟后进行捞渣,捞渣结束后添加覆盖剂进行覆盖,保温至开始浇铸;步骤二,半连铸铸造:铸锭采用红锭铸造技术,及结晶器冷却只采用一次冷却水冷却;步骤三,热轧+在线固溶;步骤四,铣面、粗轧、切边;步骤五,软化退火、清洗;步骤六,中间料轧制;步骤七,高温固溶;步骤八,精轧;步骤九,时效处理:先加热至300

320℃保温1

2小时,然后再加热至420

440℃,保温温度4

6小时,最后冷却至65℃以下出炉;步骤十,成品轧制、拉弯矫直、去应力退火、分切宽度,即得所述铜合金带材;其中,所述去应力退火采用张力矫直气垫退火炉,退火温度440

460℃,退火速度30

40m/min,气垫炉内铜带矫直张力单位张力控制在200

300N/mm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覆盖剂为重量比1:1的冰晶石+碳酸钠。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具体为:将铜液温度控制在1220~1240℃,随后打开冷却水,此时水压控制在80~100Kpa,再旋动塞棒,待结晶器内铜液高度到达结晶器的三分之二左右时,启动牵引机,以30~40mm/min开始拉铸工作,开启震动,震动器的频率70~100次/min,振幅2~3mm,并向结晶器中加入粉状的熔融覆盖剂,均匀洒在铜液面上,使结晶器内液面上覆盖有较薄的熔融覆盖剂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熔融覆盖剂为重量比1:1:1的冰晶石、无水硼砂和碳酸钠;一次冷却水进水温度26

29℃,出水温度控制在45~50℃,流量为10

15m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力维李浩炜何科科昌芬向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