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靠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291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手指从背板的末端进入座椅内部的座椅靠背。座椅靠背(1)在背面具备作为装饰板的背板(40)。座椅靠背(1)具有:靠背框架(10),支承就座者的载荷;靠背垫(50),组装在靠背框架(10)的前部而弹性地支承就座者的载荷;中间板(30),夹设于靠背垫(50)与背板(40)的周缘的对合部;及靠背罩(60),跨靠背垫(50)与中间板(30)而覆盖。靠背垫(50)与中间板(30)而覆盖。靠背垫(50)与中间板(30)而覆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靠背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座椅靠背。详细而言,涉及支承就座者的背部的座椅靠背。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背面具备作为装饰板的背板的座椅靠背。上述座椅靠背具有在构成内部骨架的靠背框架的各侧框架横跨座椅宽度方向设置的上下一对辅助框架。背板相对于各辅助框架从后方进行爪嵌合而组装于靠背框架。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

14291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座椅靠背的上述背板的周缘与组装于靠背框架的靠背垫对合。由此,在乘员将手指搭在背板的末端时,有可能推开靠背垫而使手指进入座椅靠背的内部。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手指从背板的末端进入座椅内部的座椅靠背。
[0008]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09]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座椅靠背采用以下手段。
[0010]即,本专利技术的座椅靠背在背面具备成为装饰板的背板。座椅靠背具有:靠背框架,支承就座者的载荷;靠背垫,组装在靠背框架的前部而弹性地支承就座者的载荷;中间板,夹设于靠背垫与背板的周缘的对合部;及靠背罩,跨靠背垫和中间板而覆盖。
[0011]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背板的周缘与中间板对合,因此在搭上手指时对合部不会扩大,能够防止手指进入。另外,通过在中间板与靠背垫之间覆盖靠背罩,能够防止手指进入。
[0012]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座椅靠背还可以如下构成。靠背罩的末端被引入中间板与背板之间。
[0013]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靠背罩的末端引入背板的内侧而美观地固定。
[0014]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座椅靠背还可以如下构成。中间板在靠背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外侧部设置有一对,且固定于靠背框架的两侧部的侧框架。背板跨一对中间板之间而设置,固定于靠背框架及/或一对所述中间板。
[0015]根据上述结构,各中间板能够防止手指从背板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缘部进入。
[0016]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座椅靠背还可以如下构成。背板具有:第一结合部,与靠背框架结合;及第二结合部,以比第一结合部弱的结合力与靠背框架及/或中间板结合,通过从座椅前方对背板施加过大的载荷,第二结合部比第一结合部先从结合状态脱离。
[0017]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第二结合部从卡合状态脱离,能够释放来自座椅前方的过大的载荷。另外,通过设置第二结合部,能够容易地控制背板上的易于释放载荷的位置。
[0018]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座椅靠背还可以如下构成。第一结合部与靠背框架的上框架结合,
第二结合部在比第一结合部低的位置与一对中间板结合。
[0019]根据上述结构,在比背板的上框架低的位置结合的部位的结合状态容易脱离。由此,容易释放施加于就座者的体压高的部位的载荷。
[0020]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座椅靠背还可以如下构成。第一结合部构成为可装卸地安装于背板的卡扣夹安装部的卡扣夹从后方插入靠背框架的插入孔而在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侧通过卡扣配合件与插入孔的周缘卡定。第二结合部构成为从背板伸出的爪从后方插入中间板的结合孔而仅在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单侧通过卡扣配合件与结合孔的周缘卡定。
[0021]根据上述结构,第一结合部能够以只是卡扣夹从后方插入的简便的结构牢固地结合。另外,通过使卡扣夹能够装卸,能够使背板从靠背框架的拆卸变得容易,提高维护性。
[0022]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座椅靠背还可以如下构成。卡扣夹安装部以卡扣夹能够从上方嵌装的方式向上开口。
[0023]根据上述结构,当从座椅前方施加过大的载荷时,卡扣夹不易从背板脱离。另外,能够构成为,即使因上述载荷而使背板受到从下方抬起的力,卡扣夹安装部也不易从卡扣夹脱落。
[0024]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座椅靠背还可以如下构成。中间板构成为在靠背框架的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沿侧框架延伸。第二结合部具有:中间结合部,设置于比第一结合部靠下方;及下部结合部,设置于比中间结合部靠下方,以比中间结合部强的结合力结合。通过从座椅前方对背板施加过大的载荷,中间结合部比下部结合部先从结合状态脱离。
[0025]根据上述结构,容易较强地施加就座者的体压的中间结合部更容易脱离。由此,能够更适当地释放施加于就座者的载荷。
[0026]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座椅靠背还可以如下构成。中间结合部设置于上下方向的多个部位。
[0027]根据上述结构,能够缩窄各中间结合部的间隔。由此,能够使背板以在与中间板的对合部难以产生间隙的方式适当地结合。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靠背的立体图。
[0029]图2是使座椅靠背的靠背罩透明的立体图。
[0030]图3是座椅靠背的后视图。
[0031]图4是靠背框架、侧板及背板的分解立体图。
[0032]图5是从前方观察侧板和背板的分解立体图。
[0033]图6是放大了图5的卡扣夹安装部的立体图。
[0034]图7是拆下背板的座椅靠背的后视图。
[0035]图8是图3的VIII

VIII线剖视图。
[0036]图9是图3的IX

IX线剖视图。
[0037]图10是图3的X

X线剖视图。
[0038]图11是图3的XI

XI线剖视图。
[0039]图12是图3的XII

XII线剖视图。
[0040]图13是放大了图12的卡扣夹的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使用图1~13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在表示前后上下左右等各方向的情况下,是指各图中所示的各个方向。
[0042]<第一实施方式>
[0043]首先,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靠背1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靠背1构成为汽车的乘员就座的座椅的靠背部。如图1~2所示,座椅靠背1具有:框状的靠背框架10,支承就座者的载荷;靠背垫50,组装在靠背框架10的前部;靠背罩60,从前侧覆盖靠背垫50;及背板40,组装在靠背框架10的背面部。通过靠背垫50,座椅靠背1能够弹性地支承就座者的载荷。背板40是由树脂构成的装饰板,是向前方凹陷的凹弯曲形状。背板40跨靠背框架10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外侧部设置。
[0044]另外,如图2及图4所示,座椅靠背1具有从后方组装在靠背框架10的左右两侧部并从前侧与背板40的左右两端部对合的左右一对侧板30。各侧板30是沿着靠背框架10的各侧部在高度方向上长条的纵板状部件。各侧板30由树脂构成,在俯视下为向前方开口的截面U字状(参照图9~11)。各侧板30为比靠背框架10的各侧部向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伸出的结构。各侧板30的前表面部从后方支承从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覆盖靠背框架10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靠背,在背面具备成为装饰板的背板,其中,所述座椅靠背具有:靠背框架,构成为支承就座者的载荷;具有弹性的靠背垫,构成为组装在该靠背框架的前部而支承就座者的载荷;中间板,夹设在该靠背垫的周缘与所述背板的周缘之间;及靠背罩,跨所述靠背垫和所述中间板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其中,所述靠背罩的末端配置在所述中间板与所述背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靠背,其中,所述中间板具有一对设置于所述靠背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外侧部的中间板部件,所述中间板部件固定于所述靠背框架的两侧部的侧框架,所述背板跨一对所述中间板之间而设置,并固定于所述靠背框架与所述中间板部件中的至少一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靠背,其中,所述背板具有:第一结合部,以第一结合力与所述靠背框架结合;及第二结合部,以比所述第一结合力弱的第二结合力与所述靠背框架与所述中间板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结合,当从所述座椅靠背的前方对所述背板施加规定的载荷时,在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靠背框架结合的状态下,所述第二结合部从所述靠背框架与所述中间板部件的至少一方脱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靠背,其中,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靠背框架的上框架结合,所述第二结合部在比所述第一结合部靠所述座椅靠背的上下方向的下侧与一对所述中间板部件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田道孝久野翼江崎诚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