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FCC专利>正文

电动机单元、冷却风的流动控制方法及自走式电动车辆技术

技术编号:3763233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为提供一种可控制流动于电动机的外表面上的冷却风的流动的电动机单元、冷却风的流动控制方法以及装配电动机单元的自走式电动车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解决手段为自走式电动车辆(100)在支撑前轮(103)及后轮(108)的车架(101)安装电动机单元(120)。电动机单元(120)具备电动机(121)、输液泵(140)、散热器(141)及送风机(143)。于电动机(121)的壳体(124)形成流通有冷却液的冷却流路(126)及冷却液室(127),并在露出的状态下设置输液泵(140)及冷却液外部配管(144)。在冷却液外部配管(144)形成有将送风机(143)输出的冷却风(W)引导至输液泵(140)的第一流路限制部(145a)及阻止往开闭盖(127a)的流动的第二流路限制部(145b)。(145b)。(145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机单元、冷却风的流动控制方法及自走式电动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电动机作为驱动源而装配于会自走的自走式电动车辆的电动机单元、冷却风的流动控制方法以及装配电动机单元的自走式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过去以来,在两脚并拢的状态下坐在座椅或在跨坐状态下坐在座椅而驾驶的自动二轮车等自走式电动车辆中,为了冷却电动机而设有冷却装置。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使用液体氟利昂等冷媒来将发热的电动机冷却的所谓水冷方式的自走式二轮电动车辆。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

22449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自走式二轮电动车辆中,在为了追求冷却效率的更加效率化而设置对电动机送出空冷用的冷却风的送风机的情形中,有在电动机的外表面上冷却风往非预料的方向流动而冷却效率降低或发生送风所造成的弊害的担忧。
[0007]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应对上述问题所完成者,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够控制流动于电动机的外表面上的冷却风的流动的电动机单元、冷却风的流动控制方法以及装配电动机单元的自走式电动车辆。
[0008]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具备:电动机,其用于驱动自走式车辆中的驱动轮;冷却液外部配管,其设置于电动机的外表面上,并流通有用于冷却电动机的冷却液;以及送风机,其将风作为冷却风而送至电动机的外表面,冷却液外部配管具有限制流动于电动机的外表面上的冷却风的流动的流路限制部。
[0009]根据如此地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电动机单元因通过设置于电动机的外部的冷却液外部配管中的流路限制部而限制喷吹至电动机的外表面的冷却风的流动,故可将冷却风引导至需要的地方、使冷却风停留在需要的地方或抑制冷却风往不需要的地方的流动,并可控制流动于电动机的外表面上的冷却风的流动。
[0010]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是在所述电动机单元中,流路限制部是一边在电动机的外表面上弯折一边延伸而形成,从而限制冷却风的流动。
[0011]根据如此地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电动机单元中因流路限制部是一边在电动机的外表面上弯折一边延伸而形成,从而限制冷却风的流动,故可流畅地变更流动于电动机的外表面上的冷却风的流动。此情形,流路限制部虽可弯折成锐角,但亦可弯曲成钝角或圆弧状而形成。
[0012]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是在所述电动机单元中,流路限制部是一边改变与电动机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是一边延伸而形成,从而限制冷却风的流动。
[0013]根据如此地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电动机单元中因流路限制部是一边改变与电动机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是一边延伸而形成,从而限制冷却风的流动,故可容易将流动于电动机的外表面上的冷却风的流动控制成期望的流动。
[0014]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是在所述电动机单元中,流路限制部形成为使冷却风往自走式车辆中成为冷却对象的冷却对象部流动。
[0015]根据如此地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电动机单元中因流路限制部形成为使冷却风往自走式车辆中成为冷却对象的冷却对象部流动,故可有效率地冷却自走式车辆或电动机。
[0016]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是在所述电动机单元中,进一步具备用于使冷却液流动的输液泵,冷却对象部为输液泵。
[0017]根据如此地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电动机单元中因流路限制部形成为会使冷却风往电动机中作为成为冷却对象的冷却对象部的输液泵流动,故可有效率地冷却电动机。
[0018]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是在所述电动机单元中,流路限制部形成为阻止在电动机的外表面的冷却风的流动。
[0019]根据如此地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电动机单元中因流路限制部形成为阻止在电动机的外表面的冷却风的流动,故可将冷却风引导至需要的地方、抑制冷却风往不需要的地方的流动,并可有效率地冷却电动机。
[0020]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是在所述电动机单元中,进一步具备将冷却液进行热交换的散热器,送风机设置于电动机与散热器之间。
[0021]根据如此地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电动机单元中因送风机设置于电动机与散热器之间,故可对电动机输出强大的冷却风,并可同时进行将外部气体往散热器引入与将冷却风往电动机供给。
[0022]并且,本专利技术不仅可实施作为电动机单元的专利技术,亦可实施作为流动于电动机外表面上的冷却风的控制方法以及自走式电动车辆的专利技术。
[0023]具体而言,冷却风的流动控制方法中,所述冷却风流动于自走式车辆中的电动机的外表面上,所述自走式车辆具备:电动机,其用于驱动自走式车辆中的驱动轮;冷却液外部配管,其设置于电动机的外表面上,并流通有用于冷却电动机的冷却液;以及送风机,其将风作为冷却风而送至电动机的外表面,所述冷却风的流动控制方法只要在冷却液外部配管预先形成限制流动于电动机的外表面上的冷却风的流动的流路限制部,限制从送风机输出的冷却风的流动即可。根据如此地构成的冷却风的流动控制方法,可期待与所述电动机单元同样的作用效果。
[0024]并且,自走式电动车辆可具备:驾驶员就坐的座椅;把手,其与座椅相向设置,用于操纵前轮及后轮之中的至少一者;以及根据上述任一者所记载的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机单元,其用于驱动前轮及后轮之中的至少一者。根据如此地构成的自走式电动车辆,可期待与所述电动机单元同样的作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自走式电动车辆的整体构成的概略的侧视图;
[0026]图2为从图1所示的自走式电动车辆的右侧观看图1所示的自走式电动车辆所装配的电动机单元的整体构成的概略的立体图;
[0027]图3为从图1所示的自走式电动车辆的左侧观看图1所示的自走式电动车辆所装配的电动机单元的整体构成的概略的立体图;
[0028]图4为表示图1所示的自走式电动车辆的控制系统的概略的方框图;
[0029]图5为表示图1所示的自走式电动车辆所装配的电动机单元的内部构成的概略的剖面图;
[0030]图6是用于说明电动机的壳体的外表面与流路限制部之间的间隙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U:驾驶员
[0033]S:间隙
[0034]W、W1~W4:冷却风的流动
[0035]100:自走式电动车辆
[0036]101:车架
[0037]102:头管
[0038]103:前轮
[0039]104:前叉
[0040]105:把手
[0041]105a:油门把手
[0042]106:主车架
[0043]106a:枢轴
[0044]107:摇臂
[0045]108:后轮
[0046]109:座椅滑轨
[0047]110:座椅
[0048]111:容纳空间
[0049]112:货架
[005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机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电动机,其用于驱动自走式车辆中的驱动轮;冷却液外部配管,其设置于所述电动机的外表面上,并流通有用于冷却所述电动机的冷却液;以及送风机,其将风作为冷却风而送至所述电动机的外表面,所述冷却液外部配管具有限制流动于所述电动机的外表面上的所述冷却风的流动的流路限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限制部是一边在所述电动机的外表面上弯折一边延伸而形成,从而限制所述冷却风的流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限制部是一边改变与所述电动机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一边延伸而形成,从而限制所述冷却风的流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限制部形成为使所述冷却风往所述自走式车辆中成为冷却对象的冷却对象部流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单元,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用于使所述冷却液流动的输液泵,所述冷却对象部为所述输液泵。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饭田薫阿部真吾大石荣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FCC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