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用通风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323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通风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用通风节能装置,通过壳体内各个零件的相互配合,该装置只需一个电机,即可带动两个管道内扇叶的同时转动,具有节能的优点,而电动伸缩缸和活动板的设置,在电动伸缩缸带动活动板向靠近滤网方向靠近时,安装有清理板的转轴上的第二斜齿轮也与第一斜齿轮啮合,在电机驱动第一斜齿轮转动时,不仅能带动扇叶的转动,而且可实现对滤网上灰尘的清理,反之,在电动伸缩缸带动活动板复位时,安装有清理板的转轴不再转动,而驱动轴在转动时,只会带动扇叶转动,与现有技术中清理机构一直运作相比,降低了电机的负荷,并且不会影响到扇叶的转速,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用通风节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通风装置
,具体是一种绿色建筑用通风节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
[0003]经检索,CN217560031U,一种绿色建筑用通风节能装置,通过设备中的各个零件相互配合,使设备只需一个驱动电机即可进行建筑内的通风工作,进风扇叶和出风扇叶的相互配合,使设备可同时进行通风和排风的工作,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效率,而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清理机构始终在工作,从而在保障空气的洁净前提下,又避免了过滤网被堵塞,从而影响了设备的进风效率,而当驱动电机不工作时,驱动扇叶可通过自然风进行转动,从而使设备持续工作,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节能效率,使在使用时更加的方便快捷,并且更加的节能。
[0004]然而,该申请中依旧存在一定的缺陷:该申请中清理机构与驱动进风扇叶和出风扇叶均通过一个驱动电机驱动,进风扇叶和出风扇叶运作时,清理机构虽然能一直运作,但是却增加了驱动电机的载荷,并且清理机构一直运作的过程中还会影响进风扇叶和出风扇叶的转速,进而影响通风装置的通风效率,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用通风节能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绿色建筑用通风节能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进风管道内和出风管道内均安装有滤网,且两个管道内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U”型结构,支撑架内对称固定设置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上均转动设置有转轴,其中一个转轴上安装有扇叶,另一个转轴贯穿滤网并安装有清扫板,所述清扫板靠近滤网的侧面设置有软毛刷,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为多个转轴转动提供动力,包括转动设置在壳体内的驱动轴、固定安装在驱动轴上的一对第一斜齿轮以及与第一斜齿轮啮合的多个第二斜齿轮,所述驱动轴通过壳体外设置的电机驱动,两个第一斜齿轮一一对应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架内,且第一斜齿轮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斜齿轮,两个第二斜齿轮分别与两个转轴同轴固定相连;所述壳体内靠近滤网的侧面还固定设置有电动伸缩缸,所述电动伸缩缸的输出端穿过壳体侧壁并固定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两个安装有清扫板的转轴端部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第二斜齿轮对称设置。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穿设至壳体外的管体上
还对称开设有侧孔,所述活动板活动安装在侧孔内。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风管道内位于扇叶的前方还安装有加湿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通过壳体内各个零件的相互配合,该装置只需一个电机,即可带动进风管道的进风以及出风管道的出风,具有节能的优点,而电动伸缩缸和活动板的设置,在电动伸缩缸带动活动板向靠近滤网方向靠近时,安装在转轴上的清理板随之向滤网靠近,而该转轴上的第二斜齿轮也与第一斜齿轮啮合,在电机驱动第一斜齿轮转动时,不仅能带动扇叶的转动,而且可实现对滤网上灰尘的清理,反之,在电动伸缩缸带动活动板复位时,安装有清理板的转轴不再转动,而驱动轴在转动时,只会带动扇叶转动,与现有技术中清理机构一直运作相比,降低了电机的负荷,并且不会影响到扇叶的转速,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绿色建筑用通风节能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0014]图2为一种绿色建筑用通风节能装置的俯视剖面图;
[0015]图3为一种绿色建筑用通风节能装置的侧视剖面图;
[0016]图中:1

壳体、2

进风管道、3

出风管道、4

滤网、5

支撑架、6

固定板、7

转轴、8

扇叶、9

清理板、10

驱动轴、11

电机、12

第一斜齿轮、13

第二斜齿轮、14

电动伸缩缸、15

活动板、16

侧孔、17

加湿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8]实施例1
[0019]请参阅图1

3,一种绿色建筑用通风节能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进风管道2和出风管道3,进风管道2内和出风管道3内均安装有滤网4,且两个管道内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呈“U”型结构,支撑架5内对称固定设置有固定板6,两个固定板6上均转动设置有转轴7,其中一个转轴7上安装有扇叶8,另一个转轴7贯穿滤网4并安装有清扫板,所述清扫板靠近滤网4的侧面设置有软毛刷,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为多个转轴7转动提供动力,包括转动设置在壳体1内的驱动轴10、固定安装在驱动轴10上的一对第一斜齿轮12以及与第一斜齿轮12啮合的多个第二斜齿轮13,所述驱动轴10通过壳体1外设置的电机11驱动,两个第一斜齿轮12一一对应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架5内,且第一斜齿轮12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斜齿轮13,两个第二斜齿轮13分别与两个转轴7同轴固定相连;
[0020]所述壳体1内靠近滤网4的侧面还固定设置有电动伸缩缸14,所述电动伸缩缸14的输出端穿过壳体1侧壁并固定设置有活动板15,所述活动板15与两个安装有清扫板的转轴7端部固定连接。
[0021]有必要说明的是,在两个管道内扇叶8旋转时,安装有清理板9的转轴7上第二斜齿轮13与驱动轴10上第一斜齿轮12不啮合,只有在清理滤网4上灰尘时,该转轴7上第二斜齿
轮13才会与第一斜齿轮12啮合。
[0022]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道2和出风管道3穿设至壳体1外的管体上还对称开设有侧孔16,所述活动板15活动安装在侧孔16内,侧孔16的设置,可对活动板15的运动进行导向限定,进一步提高了活动板15往复运动的稳定性。
[0023]再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道2内位于扇叶8的前方还安装有加湿器17,加湿器17的设置,在秋冬较为干燥的季节,可对进风管道2向室内输送的空气进行加湿处理,提高了通风的舒适感。
[0024]具体的,电机11、电动伸缩缸14以及加湿器17均通过遥控控制。
[0025]工作原理:在电机11带动驱动轴10转动时,驱动轴10上第一斜齿轮12和第二斜齿轮13啮合时,可带动两个管道内扇叶8同时转动,并且,由于两个第二斜齿轮13对称设置,两个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用通风节能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进风管道(2)和出风管道(3),进风管道(2)内和出风管道(3)内均安装有滤网(4),且两个管道内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呈“U”型结构,支撑架(5)内对称固定设置有固定板(6),两个固定板(6)上均转动设置有转轴(7),其中一个转轴(7)上安装有扇叶(8),另一个转轴(7)贯穿滤网(4)并安装有清扫板,所述清扫板靠近滤网(4)的侧面设置有软毛刷,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为多个转轴(7)转动提供动力,包括转动设置在壳体(1)内的驱动轴(10)、固定安装在驱动轴(10)上的一对第一斜齿轮(12)以及与第一斜齿轮(12)啮合的多个第二斜齿轮(13),所述驱动轴(10)通过壳体(1)外设置的电机(11)驱动,两个第一斜齿轮(12)一一对应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绪银杜艳周国庆杜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凯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