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的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318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的脱模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左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右侧贯穿支撑杆,所述矩形块的右侧设有连接槽,所述矩形块的右侧对称设有两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矩形块右侧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该脱模装置在使用时,只需将塑料管的一端插入至连接槽内,利用弧形块的夹持和密封圈的设置即可对塑料管进行夹持和后期充气的操作,方便快捷,同时利用热气流对塑料管使得模芯与塑料管之间的粘连部分略微融化,使得后续将模芯冲出时不会对塑料管造成损伤的情况出现。损伤的情况出现。损伤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的脱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脱模装置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的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硬质塑料管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将融化的塑料注入至模具内,然后将模具冷却后将塑料管取出,然而由于塑料管取出后,其模芯仍然位于塑料管的内部,因此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注气的方式将模芯冲出,然而该过程在实际操作时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0003]现有的塑料管内模芯的取出虽然采用气冲的方式进行取出,这样需要先将塑料进行固定后,然后充气的管子与塑料管连通才能将模芯取出,操作较为麻烦,且由于塑料管冷却后与模芯的外壁紧紧粘接在一次,利用气冲的方式冲出时可能会导致塑料管内壁的部分塑料被带出导致管子受损的情况出现,因此,如何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所需要考虑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全自动的脱模装置,该脱模装置在使用时,只需将塑料管的一端插入至连接槽内,利用弧形块的夹持和密封圈的设置即可对塑料管进行夹持和后期充气的操作,方便快捷,同时利用热气流对塑料管使得模芯与塑料管之间的粘连部分略微融化,使得后续将模芯冲出时不会对塑料管造成损伤的情况出现。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全自动的脱模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左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右侧贯穿支撑杆,所述矩形块的右侧设有连接槽,所述矩形块的右侧对称设有两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矩形块右侧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延伸至外界并转动连接有弧形块,两个所述安装块的相邻面共同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每个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与对应的弧形块固定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矩形块内设有挤压腔,所述挤压腔的左侧内壁上设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与挤压腔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挤压腔的右侧空间与连接槽通过连接口连通。
[0008]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热风机,所述矩形块的左侧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环形腔,所述热风机的出气端与环形腔通过软管连通,所述环形腔的内壁设有多个出气口。
[0009]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右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贯穿支撑杆并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支撑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滑块,所述滑块与导向杆滑动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滑槽的
内壁滑动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滑块与套筒的相邻面和导向块与套筒的相邻面均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0012]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装置的优点在于:
[0013]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两个螺栓和弧形块的设置,使得可以快速的塑料管进行夹持,且夹持后的塑料管紧紧与密封圈相抵,进而可以快速的对塑料管进行脱模处理,减少塑料管脱模的步骤;
[0014]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滑块带动套筒左右移动,从而使得热气能够均匀的对塑料管的各个位置进行加热,从而降低模芯与塑料管之间的沾附性,降低塑料管脱模的损耗。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的脱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底座、2矩形块、3支撑杆、4液压杆、5活塞、6挤压腔、7连接槽、8驱动电机、9往复丝杆、10滑块、11连接杆、12套筒、13环形腔、14软管、15热风机、16滑槽、17安装块、18螺栓、19弧形块、20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参照图1

3,一种全自动的脱模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支撑杆3左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块2,矩形块2的右侧贯穿支撑杆3,矩形块2的右侧设有连接槽7,矩形块2的右侧对称设有两个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矩形块2右侧的安装块17,安装块17的内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18,螺栓18的一端延伸至外界并转动连接有弧形块19,两个安装块17的相邻面共同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每个伸缩杆的伸缩端与对应的弧形块19固定连接,两个弧形块19的相邻面均较为粗糙。
[0021]其中,矩形块2内设有挤压腔6,挤压腔6的左侧内壁上设有液压杆4,液压杆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活塞5,活塞5与挤压腔6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挤压腔6的右侧空间与连接槽7通过连接口连通。
[0022]其中,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热风机15,矩形块2的左侧设有套筒12,套筒12内设有环形腔13,热风机15的出气端与环形腔13通过软管14连通,环形腔13的内壁设有多个出气口。
[0023]其中,支撑杆3的右侧安装有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末端贯穿支撑杆3并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9,往复丝杆9上的螺纹层较为稀疏,使得滑块10的左右移动速度较快,往复丝杆9上螺纹连接有滑块10,支撑杆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贯穿滑块10,滑块10与导向杆滑动连接,底座1的上端设有滑槽16,滑槽16内设有导向块20,导向块20与滑槽16的内壁滑动连接,滑块10与套筒12的相邻面和导向块20与套筒12的相邻面均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
[0024]本技术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在进行脱模时,将塑料管从右向左贯穿套筒12后,使得管子的一端进入至连接槽7内紧紧与密封圈相抵,此时可以转动两个螺栓18,使得两个螺栓18相对移动,从而带动两个弧形块19相对移动,进而将管子紧紧固定在矩形块2上;
[0025]此时可以启热风机15和驱动电机8,热风机15的启动会将热气注入至环形腔13内并通过多个出气口喷出,对塑料管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模芯与塑料管内壁之间沾附性降低,同时驱动电机8带动往复丝杆9转动,进而使得滑块10左右移动,使得能够更好的对塑料管的各个位置进行加热处理;
[0026]同时在热风机15启动时,启动液压杆4使其拉伸,带动活塞5右移,从而加工挤压腔6内的气体压入至塑料管内,在压强的作用下,使得模芯脱离塑料管。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的脱模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左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块(2),所述矩形块(2)的右侧贯穿支撑杆(3),所述矩形块(2)的右侧设有连接槽(7),所述矩形块(2)的右侧对称设有两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矩形块(2)右侧的安装块(17),所述安装块(17)的内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18),所述螺栓(18)的一端延伸至外界并转动连接有弧形块(19),两个所述安装块(17)的相邻面共同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每个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与对应的弧形块(19)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块(2)内设有挤压腔(6),所述挤压腔(6)的左侧内壁上设有液压杆(4),所述液压杆(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活塞(5),所述活塞(5)与挤压腔(6)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挤压腔(6)的右侧空间与连接槽(7)通过连接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忠锋刘浩韩兵强尹玉成李亦伟朱青友刘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