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感知设备的线损分级检测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感知设备的线损分级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线损率成为衡量电力公司经济、安全运行的重要指标,降低线损率成为电力公司节能减排和提高经济效益最有效措施,但现阶段线损检测主要依靠工器具与现场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工作效率低下,人力物力成本较高,且无法做到高损点精确定位和理论线损的精确计算。亟需构建高效的台区线损检测方法,实时监测台区数据,快速锁定高损位置,解决低压台区线损异常原因排查和检测难度大的问题。
[0003]按照设备应用模式,现有工器具的技术方案可分为基于边缘感知的线损分级分析方案、基于用采数据深化应用的边端分析方案、移动式线损诊断方案三大类,涵盖存量台区和新增台区试点应用。
[0004]基于边缘感知的线损分级分析方案主要应用于环境复杂、排查难的高损台区,通过在台变侧安装台区智能管理终端,线路侧和用户侧安装智能感知单元,实现台区的三级分段感知,细化线损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感知设备的线损分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基于基准时钟,对台区内的台变侧、分支侧和表箱侧的感知设备进行分层对时;按照预设采集频率对所述台变侧、所述分支侧和所述表箱侧进行电量数据采集;基于所述台区的物理拓扑结构,计算台变
‑
分支、分支
‑
表箱和表箱
‑
电能表的分级电量损耗;依据所述分级电量损耗,基于电能表误差分析模型确定高损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感知设备的线损分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量数据包括:感知设备的自身计量数据和感知设备采集的电能表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感知设备的线损分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用电量为:其中,ΔW
j
为所述分级用电量,T为预设时长,I
j
为所述第j个分支的电流,U0为所述首段电压,U
j
为所述第j个末端分支电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感知设备的线损分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电能表误差分析模型确定高损范围,包括:获取所述电能表的真实用电量和测试用电量;依据所述电能表的真实用电量和测试用电量,通过所述电能表的电能表误差分析模型计算所述电能表的测量误差;依据所述电能表的测量误差,判断高损范围。5.一种基于感知设备的线损分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时钟模块,其用于基于基准时钟,对台区内的台变侧、分支侧和表箱侧的感知设备进行分层对时;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于按照预设采集频率对所述台变侧、所述分支侧和所述表箱侧进行电量数据采集;损耗计算模块,其用于基于所述台区的物理拓扑结构,计算台变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鹏,于海波,王军,谭煌,卢利军,李鹏,王文浩,胡东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