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模块化微小卫星的结构热控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316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块化微小卫星的结构热控一体化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配置灵活,方便拆修及安装,具有集成度高、节约体积重量等优点;基于散热母板模块上的第一热管与功能模块上的第二热管设计,并基于桥接管连通,能够快速的将功能模块的热量传导至散热母板;功能模块通过自身的框架结构,保证整体结构力学性能,利于散热;功能模块与电路母板模块间通过插接件与插接口组件进行连接,能够有效的减少星体内电缆线束,使星体内部更加整洁,也有效的减轻了整星重量;各个模块均单独加工,增加结构的紧凑型,具有稳固的力学性能;通过其余壁面配合散热母板模块的表面,增加了散热效率,保证热辐射传热效果。保证热辐射传热效果。保证热辐射传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模块化微小卫星的结构热控一体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航天飞行器
,具体为一种基于模块化微小卫星的结构热控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卫星技术正在朝着“体积更小、周期更短、成本更低、强度更高、灵活性更强”的方向发展。
[0003]卫星的结构热控设计是卫星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性能的优劣对卫星的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卫星热控制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热控分系统达到卫星总体所要求的性能和指标,使卫星的结构和机构、设备仪器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卫星正常工作。国内外已发射的卫星,所使用的热控制技术主要有主动热控制技术和被动热控制技术两类。随着我国的航天技术的进步,卫星热控制技术逐渐确定了以被动热控为主、主动热控为辅的热控方案。被动热控中的主要方法有:热控涂层,多层隔热组件,热管,相变材料热控,安装界面热阻等;主动热控的措施主要有:智能电加热器、热控百叶窗、电致变色热控涂层、接触式热开关等。
[0004]由于卫星结构质量小、体积小,同时载荷功耗偏大,从而对热控设计提出了很大的制约,大部分的卫星只能采用被动热控方案。但是考虑到蓄电池对工作温度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也有部分卫星对蓄电池使用主动热控方案,以保证电池的正常工作。
[0005]从当前卫星结构、热控设计两方面进行分析,它们分别存在以下问题:
[0006]1.从卫星结构分系统设计角度出发,它需要针对结构的质量、刚度与强度进行综合考虑。以减小结构质量在卫星质量中所占的比重,有利于增加卫星的有效载荷,提高卫星的敏捷性,降低发射成本。
[0007]2.卫星技术采用大量的高度集成化电子元器件,而且卫星的尺寸比较小,其产生的热流密度很难迅速辐射到环境中去,容易导致分系统或设备局部高温;由于卫星尽量减重,卫星的热容量较小,瞬态热载荷以及空间外热流对它的影响很大,会导致卫星的温度水平出现很大波动;
[0008]3.卫星的结构设计与热设计耦合度不高,往往是先进行了卫星的机构布局及设计,然后再考虑热设计,造成设计难度大,资源浪费的情况。
[0009]因此,设计一种实用性强的基于模块化微小卫星的结构热控一体化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模块化微小卫星的结构热控一体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1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2]一种基于模块化微小卫星的结构热控一体化装置,包括散热母板模块、侧板、功能
模块与电路母板模块,所述侧板为两片,且通过底部载板连接,所述散热母板模块固定安装侧板的后侧,所述电路母板模块固定安装侧板的前侧,所述功能模块为若干片,且均成竖直平行状态固定安装于底部载板的上表面,所述侧板的上缘固定安装有上盖板,所述侧板的下缘固定安装有下盖板,所述散热母板模块的外壁面与电路母板模块的外壁面均固定安装有折叠太阳翼。
[00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母板模块包括铝合金板体,所述铝合金板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均匀嵌装有第一热管,所述第一热管的端部一体成型有方台,所述方台中部开设有螺纹孔。
[00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功能模块包括合金框架与功能组件,所述合金框架为框架结构,所述功能组件嵌装于合金框架的嵌口内,所述合金框架的后缘一体成形有平台,所述平台的外壁面固定安装有功率器件,所述合金框架的前缘壁面固定安装有插接件。
[001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平台的下壁面开设有嵌槽,嵌槽内嵌装有第二热管,所述第二热管的两端开设有螺接口,所述螺接口与螺纹孔通过桥接管连通,所述第二热管与第一热管内均灌注有冷媒介质。
[001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路母板模块基于合金板体制作,所述电路母板模块嵌装有主控线路板,主控线路板通过插接口组件连接插接件。
[001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下盖板的上表面与底部载板间留有间隙,所述下盖板为蜂窝板结构,所述下盖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对地星载天线与传感器。
[001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盖板为蜂窝板结构,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对天星载天线与传感器。
[001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侧板为蜂窝板结构,所述侧板固定安装有星载探测天线。
[002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母板模块的内侧面、侧板的内侧面、电路母板模块的内侧面、上盖板的内侧面与下盖板的内侧面均黑色阳极氧化处理,所述功能模块的合金框架表面黑色阳极氧化处理。
[002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母板模块的外侧面、侧板的外侧面、电路母板模块的外侧面、上盖板的外侧面与下盖板的外侧面均喷涂热控白漆。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23]1)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配置灵活,方便拆修及安装,且每个模块通过安装不同的功能电路实现不同功能,具有集成度高、节约体积重量等优点;
[0024]2)基于散热母板模块上的第一热管与功能模块上的第二热管设计,并基于桥接管连通,能够快速的将功能模块的热量传导至散热母板;
[0025]3)功能模块通过自身的框架结构,保证整体结构力学性能,而功能组件通过不同的内部电路功能设计,实现不同的工作目的,而两者配合构建良好的空间结构,利于散热;
[0026]4)功能模块与电路母板模块间通过插接件与插接口组件进行连接,能够有效的减少星体内电缆线束,使星体内部更加整洁,也有效的减轻了整星重量;
[0027]5)各个模块均单独加工,利于批量生产,按照设计进行组装后,增加结构的紧凑型,具有稳固的力学性能;
[0028]6)通过其余壁面配合散热母板模块的表面,增加了散热效率,同时内表面进行黑色阳极氧化处理,保证热辐射传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2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0]图1是本技术的主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是本技术的散热母板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4是本技术的功能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1、散热母板模块,11、铝合金板体,12、第一热管,13、方台,14、螺纹孔,2、电路母板模块,3、功能模块,31、合金框架,32、功能组件,33、功率器件,34、插接件,35、平台,36、第二热管,4、侧板,5、上盖板,6、下盖板,7、折叠太阳翼。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模块化微小卫星的结构热控一体化装置,包括散热母板模块(1)、侧板(4)、功能模块(3)与电路母板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4)为两片,且通过底部载板连接,所述散热母板模块(1)固定安装侧板(4)的后侧,所述电路母板模块(2)固定安装侧板(4)的前侧,所述功能模块(3)为若干片,且均成竖直平行状态固定安装于底部载板的上表面,所述侧板(4)的上缘固定安装有上盖板(5),所述侧板(4)的下缘固定安装有下盖板(6),所述散热母板模块(1)的外壁面与电路母板模块(2)的外壁面均固定安装有折叠太阳翼(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块化微小卫星的结构热控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母板模块(1)包括铝合金板体(11),所述铝合金板体(1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均匀嵌装有第一热管(12),所述第一热管(12)的端部一体成型有方台(13),所述方台(13)中部开设有螺纹孔(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块化微小卫星的结构热控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3)包括合金框架(31)与功能组件(32),所述合金框架(31)为框架结构,所述功能组件(32)嵌装于合金框架(31)的嵌口内,所述合金框架(31)的后缘一体成形有平台(35),所述平台(35)的外壁面固定安装有功率器件(33),所述合金框架(31)的前缘壁面固定安装有插接件(3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块化微小卫星的结构热控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35)的下壁面开设有嵌槽,嵌槽内嵌装有第二热管(36),所述第二热管(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雅彬韩献堂常正勇杨佳文黄洪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钧天航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