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废水中回收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3138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乳状液膜回收废水中铅的方法,属于环境化工领域,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以L113A为表面活性剂、N7301为传输铅的载体、工业煤油为膜溶剂、酸性溶液为内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制备出乳液。(2)将乳液分散到含铅废水中,在低转速下进行分离,铅从废水相通过液膜传输到内水相,并得到富集;静止后,将负载铅的乳液和废水相分离。(3)将负载铅的乳液在高压静电下破乳,并将油相和水相分离。油相用于循环从新制备乳液。水相即为浓缩的含铅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具有如下特点:(1)乳液稳定性好;(2)采用的载体具有对铅离子选择性好、分离效率高、价格便宜、容易合成等优点;(3)回收的铅可以再利用,不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的是含铅废水的处理,是通过采用乳状液膜技术将废水中的铅进行回收利用,进而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属于环境化工领域。
技术介绍
重金属污染是世界所面临的公害之一,被定为第一类污染物。重金属对生物的危 害极大, 一旦进入环境,它们很难降解,容易从一个体系迁移到另一个体系,并在生物体内 积累。铅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存在于多种工业废水中。然而铅也是有毒的重金属,它会 损害人体的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工业排放废水中的高含铅量对环境造成极大 的危害,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因此,人们对含铅废水的处理日益重视。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提出了各种降低工业废水中铅的排放量的方法,如吸附法、 溶剂萃取法、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等。但是,在这些技术中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对于 沉淀和吸附法,铅很难回收,并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对于溶剂萃取和离子交换方法,需 要大量的投资。 基于萃取渗透过程原理的液膜技术(LMs)采用的载体大大加速了传输速度。该技 术一直被研究用于从低含量的溶液中分离有毒的和贵重的金属离子。与传统的方法比较, 液膜法具有高选择性、高的料液比、萃取剂用量少等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回收废水中铅的乳状液膜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乳化杯中,将3-5%(v/v)的L113A表面活性剂和3-5%(v/v)的N7301载体溶于煤油膜溶剂中。在转速为3000-8000rpm下搅拌的同时,用滴定管将与膜相体积比为0.8-1.2的H+浓度为4-8mol/L的酸性内相液滴入到乳化杯中。要求内相液在2-3min内滴完,总的搅拌时间为5-7min。得到乳白色的乳液。(2)将得到的乳状液按乳水比为1∶8(v/v)到1∶15(v/v)的比例分散到pH5-pH6的含铅为100mg/l的废水中。在100-300rmp的转速搅拌下分离10-20min,让乳液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霞张俊杰王红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