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防紫外泳装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12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防紫外泳装面料,包括涤纶表料层,还包括防紫外线夹层和触肤抑菌层,所述涤纶表料层的表面逐层复合有防紫外线夹层和触肤抑菌层制成泳装面料,通过将涤纶表料层、防紫外线夹层和触肤抑菌层复合制成泳装面料,涤纶着色芯料层被涤纶内层和尼龙防紫外线面料层包起复合后可以形成复层的防紫外线夹层,对于紫外线的阻挡能力较强,并且涤纶纤维分子结构中苯环具有吸收紫外线能力,紫外线透过率小,而竹纤维面料层和麻纤维料层之间复合海藻纤维料层而成的触肤抑菌层拥有天然的抗菌成分,从而使得涤纶表料层、防紫外线夹层和触肤抑菌层复合而成的泳装面料同时具备抗菌防紫外线能力。具备抗菌防紫外线能力。具备抗菌防紫外线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防紫外泳装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泳装面料
,特别涉及一种抗菌防紫外泳装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泳装是指在水中或海滩活动时和模特及选美时展示形体的专用服装,泳衣与体操衣不同,一般泳衣浸入水中不会下沉,泳衣面料对泳衣的使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泳衣用的面料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杜邦莱卡、锦纶面料、涤纶面料和氨纶丝。
[0003]泳装面料在制衣被穿着后,其单薄的面料层接触人体皮肤质感较为舒适,但泳装面料实际使用时多在紫外线强烈的炎热季节,使用者穿着泳装面料制成的泳装后会在裸露皮肤处涂抹防晒霜进行防晒,但单薄泳装面料所包裹的人体肌肤处通常不涂抹防晒霜,而强烈的紫外线通常容易穿过单薄的泳装面料透过泳装损伤人体肌肤,并且泳装面料往往长期穿着于潮湿环境中容易面临细菌滋生危害皮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抗菌防紫外泳装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防紫外泳装面料,通过将涤纶表料层、防紫外线夹层和触肤抑菌层复合制成泳装面料,涤纶着色芯料层被涤纶内层和尼龙防紫外线面料层包起复合后可以形成复层的防紫外线夹层,对于紫外线的阻挡能力较强,并且涤纶纤维分子结构中苯环具有吸收紫外线能力,紫外线透过率小,而竹纤维面料层和麻纤维料层之间复合海藻纤维料层而成的触肤抑菌层拥有天然的抗菌成分,从而使得涤纶表料层、防紫外线夹层和触肤抑菌层复合而成的泳装面料同时具备抗菌防紫外线能力,继而使得此种泳装面料可以为人体带来较好的抗菌防紫外线能力,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抗菌防紫外泳装面料,包括涤纶表料层,还包括防紫外线夹层和触肤抑菌层,所述涤纶表料层的表面逐层复合有防紫外线夹层和触肤抑菌层制成泳装面料,所述防紫外线夹层由涤纶内层、涤纶着色芯料层和尼龙防紫外线面料层复合制成,所述触肤抑菌层由竹纤维面料层、海藻纤维料层和麻纤维料层复合制成。
[0007]进一步地,所述涤纶内层和尼龙防紫外线面料层之间复合涤纶着色芯料层制成防紫外线夹层;涤纶着色芯料层被涤纶内层和尼龙防紫外线面料层包起复合后可以形成复层的防紫外线夹层,此种面料对紫外线有良好的吸收和反射作用,屏蔽性强,紫外线透过率小。
[0008]进一步地,所述涤纶着色芯料层的料层浸染有深色染料;深色染料浸染后的涤纶着色芯料层对于紫外线的阻挡能力较强。
[0009]进一步地,所述竹纤维面料层和麻纤维料层之间复合海藻纤维料层制成触肤抑菌层;竹纤维面料层和麻纤维料层之间复合海藻纤维料层而成的触肤抑菌层拥有天然的抗菌
成分。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防紫外线夹层和触肤抑菌层的厚度小于涤纶表料层的厚度;较薄的防紫外线夹层和触肤抑菌层与涤纶表料层复合制成的抗菌防紫外泳装面料厚度不会过分厚实。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通过将涤纶表料层、防紫外线夹层和触肤抑菌层复合制成泳装面料,涤纶着色芯料层被涤纶内层和尼龙防紫外线面料层包起复合后可以形成复层的防紫外线夹层,对于紫外线的阻挡能力较强,并且涤纶纤维分子结构中苯环具有吸收紫外线能力,紫外线透过率小,而竹纤维面料层和麻纤维料层之间复合海藻纤维料层而成的触肤抑菌层拥有天然的抗菌成分,从而使得涤纶表料层、防紫外线夹层和触肤抑菌层复合而成的泳装面料同时具备抗菌防紫外线能力,继而使得此种泳装面料可以为人体带来较好的抗菌防紫外线能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抗菌防紫外泳装面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抗菌防紫外泳装面料的防紫外线夹层复合面料层次展示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抗菌防紫外泳装面料的触肤抑菌层复合面料层次展示图。
[0016]图中:1、涤纶表料层;2、防紫外线夹层;201、涤纶内层;202、涤纶着色芯料层;203、尼龙防紫外线面料层;3、触肤抑菌层;301、竹纤维面料层;302、海藻纤维料层;303、麻纤维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如图1

3所示,一种抗菌防紫外泳装面料,包括涤纶表料层1,还包括防紫外线夹层2和触肤抑菌层3,涤纶表料层1的表面逐层复合有防紫外线夹层2和触肤抑菌层3制成泳装面料,防紫外线夹层2由涤纶内层201、涤纶着色芯料层202和尼龙防紫外线面料层203复合制成,触肤抑菌层3由竹纤维面料层301、海藻纤维料层302和麻纤维料层303复合制成。
[0019]其中,涤纶内层201和尼龙防紫外线面料层203之间复合涤纶着色芯料层202制成防紫外线夹层2;涤纶着色芯料层202被涤纶内层201和尼龙防紫外线面料层203包起复合后可以形成复层的防紫外线夹层2,此种面料对紫外线有良好的吸收和反射作用,屏蔽性强,紫外线透过率小;涤纶着色芯料层202的料层浸染有深色染料;深色染料浸染后的涤纶着色芯料层202对于紫外线的阻挡能力较强。
[0020]其中,竹纤维面料层301和麻纤维料层303之间复合海藻纤维料层302制成触肤抑菌层3;竹纤维面料层301和麻纤维料层303之间复合海藻纤维料层302而成的触肤抑菌层3拥有天然的抗菌成分。
[0021]其中,防紫外线夹层2和触肤抑菌层3的厚度小于涤纶表料层1的厚度;较薄的防紫外线夹层2和触肤抑菌层3与涤纶表料层1复合制成的抗菌防紫外泳装面料厚度不会过分厚
实。
[002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抗菌防紫外泳装面料,涤纶着色芯料层202被涤纶内层201和尼龙防紫外线面料层203包起复合后可以形成复层的防紫外线夹层2,深色染料浸染后的涤纶着色芯料层202对于紫外线的阻挡能力较强,并且涤纶纤维分子结构中苯环具有吸收紫外线能力,此种面料对紫外线有良好的吸收和反射作用,屏蔽性强,紫外线透过率小,而竹纤维面料层301和麻纤维料层303之间复合海藻纤维料层302而成的触肤抑菌层3拥有天然的抗菌成分,可以使得泳装面料拥有天然抗菌能力,从而使得涤纶表料层1、防紫外线夹层2和触肤抑菌层3复合而成的泳装面料同时具备抗菌防紫外线能力。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抗菌防紫外泳装面料,包括1、涤纶表料层;2、防紫外线夹层;201、涤纶内层;202、涤纶着色芯料层;203、尼龙防紫外线面料层;3、触肤抑菌层;301、竹纤维面料层;302、海藻纤维料层;303、麻纤维料层,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防紫外泳装面料,包括涤纶表料层(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紫外线夹层(2)和触肤抑菌层(3),所述涤纶表料层(1)的表面逐层复合有防紫外线夹层(2)和触肤抑菌层(3)制成泳装面料,所述防紫外线夹层(2)由涤纶内层(201)、涤纶着色芯料层(202)和尼龙防紫外线面料层(203)复合制成,所述触肤抑菌层(3)由竹纤维面料层(301)、海藻纤维料层(302)和麻纤维料层(303)复合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紫外泳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内层(201)和尼龙防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志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里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