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板加工用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2976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路板加工用抛光装置,包括:输送组件、翻转组件、吸取组件以及抛光组件;所述输送组件位于所述翻转组件下方,用于输送电路板;所述吸取组件与所述抛光组件位于所述翻转组件上方,用于吸取所述输送组件中所述电路板;其中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第一电机、连杆、带轮以及对称设置的夹爪;所述抛光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抛光轮以及直线模组,所述直线模组带动所述抛光轮沿运动方向往复移动,且所述第二电机可驱使所述抛光轮进行转动,供所述抛光轮对所述电路板研磨。本申请可适应于不同大小电路板进行多面抛光,操作便捷、提高生产效率。产效率。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路板加工用抛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路板抛光
,具体为一种电路板加工用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电路板的制作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对线路和孔的制作要求也越来越精细,电路板由覆铜基板经裁切、钻孔、蚀刻、曝光、彰显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并且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路板进行抛光处理。现有的电路板生产加工用表面处理抛光设备在对电路板进行抛光过程中,对电路板的固定效果较差,在打磨辊的摩擦作用下使得抛光过程中,电路板容易发生移动,抛光效果较差。
[0003]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7966493U公布了一种电路板抛光设备,该技术在工作台上设置了多个定位气嘴,并且定位气嘴有锥形块堵住,只有在受到电路板的压力时才会打开,以此来将电路板吸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电路板在抛光时的稳定性,还可以适应不同的尺寸的电路板;其次利用两侧的调节板来对电路板的位置进行校正,进一步提高了抛光的效果。
[0004]但该装置只能进行单面抛光,无法实现正反面整体抛光,其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路板加工用抛光装置。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路板加工用抛光装置,包括:输送组件、翻转组件、吸取组件以及抛光组件;所述输送组件位于所述翻转组件下方,用于输送电路板;所述吸取组件与所述抛光组件位于所述翻转组件上方,用于吸取所述输送组件中所述电路板;其中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第一电机、连杆、带轮以及对称设置的夹爪,朝向相反的两所述带轮键连接于所述连杆上,所述第一电机驱使所述连杆转动,以使得两所述带轮旋转,供所述夹爪夹持所述电路板后进行翻转;对称设置的两所述夹爪还分别设有第一气缸,两所述第一气缸可分别驱使两所述夹爪朝相向或相背的方向进行移动,供夹持或不夹持所述电路板;所述抛光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抛光轮以及直线模组,所述直线模组带动所述抛光轮沿运动方向往复移动,且所述第二电机可驱使所述抛光轮进行转动,供所述抛光轮对所述电路板研磨。
[0007]具体的,所述夹爪包括:气动手指、夹片以及转轴;所述转轴一端连接于所述气动手指,所述转轴的另一端键连接有另一所述带轮,两所述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进行带连接,两所述夹片对称设置于所述气动手指上,所述气动手指可驱使两所述夹片朝相向或相背所述电路板的厚度方向移动,以使得两所述夹片抵持或不抵持所述电路板。
[0008]具体的,所述抛光组件中还设有压测件,所述压测件用于防止所述抛光轮研磨所述电路板时过压,其中所述压测件包括:弹簧、压力传感器以及固定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持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持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转动连接有所述抛光轮。
[0009]具体的,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三电机、滚筒以及平皮带;两所述滚筒设于所述翻转组件两侧,两所述滚筒之间通过所述平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滚筒。
[0010]具体的,所述吸取组件包括:若干吸盘与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安装架具有进气口和若干出气口,所述吸盘连接于所述出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气源,所述安装架构成为所述吸盘供气的气路,所述安装架对称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左右两侧。
[0011]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2]本申请通过输送组件将电路板输送到吸取组件下方,吸取组件吸取电路板后供翻转组件进行夹持,而后抛光组件对电路板进行抛光,翻转组件可根据抛光需求,对电路板进行翻转使电路板正反两面都可进行抛光,且翻转组件中的夹爪可根据电路板的尺寸进行位置调节以兼容不同大小的电路板,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电路板加工用抛光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0014]图2为翻转组件的整体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4为抛光组件的整体示意图;
[0017]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6为吸取组件的整体示意图;
[0019]图中:100翻转组件、110第一电机、120连杆、130带轮、140夹爪、141气动手指、142夹片、143转轴、150第一气缸、200抛光组件、210第二电机、220抛光轮、230直线模组、240升降驱动单元、250压测件、251弹簧、252压力传感器、253固定座、300输送组件、400吸取组件、410安装架、420吸盘、500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邻近于”包括“紧贴边缘”和“略微远离”的情形,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2]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板加工用抛光装置,包括:输送组件300、翻转组件100、吸取组件400以及抛光组件200;所述输送组件300位于所述翻转组件100下方,用于输送电路板500;所述吸取组件400与所述抛光组件200位于所述翻转组件100上方,用于吸取所述输送组件300中所述电路板500。
[0023]本申请通过输送组件300将电路板500输送到吸取组件400下方,吸取组件400吸取
电路板500后供翻转组件100进行夹持,而后抛光组件200对电路板500进行抛光,翻转组件100可根据抛光需求,对电路板500进行翻转使电路板500正反两面都可进行抛光,且翻转组件100中的夹爪140可根据电路板500的尺寸进行位置调节以兼容不同大小的电路板500,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0024]参照图2

图3,所述翻转组件100包括:第一电机110、连杆120、带轮130以及对称设置的夹爪140,朝向相反的两所述带轮130键连接于所述连杆120上,所述第一电机110驱使所述连杆120转动,以使得两所述带轮130旋转,供所述夹爪140夹持所述电路板500后进行翻转;对称设置的两所述夹爪140还分别设有第一气缸150,两所述第一气缸150可分别驱使两所述夹爪140朝相向或相背的方向进行移动,供夹持或不夹持所述电路板500;具体的,第一电机110的输出端套装有同步轮,连杆120转动连接于立板上,这里的转动连接方式为立板上设有轴承座,连杆120套装于所述轴承座内圈中,所述连杆120中间位置还套装有另一同步轮,两同步轮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加工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组件、翻转组件、吸取组件以及抛光组件;所述输送组件位于所述翻转组件下方,用于输送电路板;所述吸取组件与所述抛光组件位于所述翻转组件上方,用于吸取所述输送组件中所述电路板;其中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第一电机、连杆、带轮以及对称设置的夹爪,朝向相反的两所述带轮键连接于所述连杆上,所述第一电机驱使所述连杆转动,以使得两所述带轮旋转,供所述夹爪夹持所述电路板后进行翻转;对称设置的两所述夹爪还分别设有第一气缸,两所述第一气缸可分别驱使两所述夹爪朝相向或相背的方向进行移动,供夹持或不夹持所述电路板;所述抛光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抛光轮以及直线模组,所述直线模组带动所述抛光轮沿运动方向往复移动,且所述第二电机可驱使所述抛光轮进行转动,供所述抛光轮对所述电路板研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路板加工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包括:气动手指、夹片以及转轴;所述转轴一端连接于所述气动手指,所述转轴的另一端键连接有另一所述带轮,两所述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进行带连接,两所述夹片对称设置于所述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君方伟董书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讯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