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驱动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2917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混合式驱动装置与方法,该混合式驱动装置包含: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及输出电阻。第一驱动单元具有第一输出端。第二驱动单元具有第二输出端,第二输出端耦接至第一接合垫。输出电阻耦接至第一输出端与第一接合垫之间,用以做为匹配阻抗。其中,当驱动装置操作于第一传输模式时,第一与第二驱动单元共同驱动第一接合垫。当驱动装置操作于第二传输模式时,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二驱动单元分别驱动第一接合垫与第二接合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装置与方法,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今,集成电路为了与外部的电子产品或与互联网做连结,在其输出的接口上会设有驱动器(或称线驱动器,line driver)以驱动外部的负载。一般而言,驱动器的设计 考量有下列几点,第一为阻抗匹配,第二为省电,第三为省面积,第四为驱动器所输出的驱 动信号需符合标准规范。因此,电子电路的设计者也不断地朝上述几点的需求而努力。在先前技术中,为了使驱动器所输出的驱动信号能够符合标准规范,美国专利US 7119611号提供了一种解决方式。该篇专利通过在输出端516上耦接了一个可变电流源 514,来控制驱动信号Vout的振幅,使得驱动信号能够符合标准规范。然而,由于可变电流 源514、放大器502与输出电阻522之间形成了一反馈路径,输出阻抗Rout将会被可变电流 源514所影响,因此,须要额外的校正电路(526、528)来校正可变电流源514的等效阻抗, 才能使得输出阻抗Rout能够与负载阻抗RL匹配。如此一来,新增的校正电路(526、528) 将浪费面积与增加额外的功率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通过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装置,包含:一第一驱动单元,具有一第一输出端;一第二驱动单元,具有一第二输出端;以及一电阻,耦接至该第一输出端与一第一接合垫之间;其中,当该驱动装置操作于一第一传输模式时,该第一与该第二驱动单元共同驱动一第一信号至该第一接合垫,当该驱动装置操作于一第二传输模式时,该第一驱动单元与该第二驱动单元分别驱动一第二信号与一第三信号至该第一接合垫与一第二接合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健铭
申请(专利权)人: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