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IPV可充电车棚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762399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伏车棚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BIPV可充电车棚,包括立柱以及立柱两侧设置的横梁,立柱和两个横梁构成T形结构;两个T型结构之间纵向设置有若干檩条;檩条的顶部横向设置有若干个主防水导轨,主防水导轨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光伏组件,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长边底部设置有副防水导轨;相邻两个T形结构之间设置有充电桩和储能装置。BIPV可充电车棚的顶面由光伏组件与防水导轨共同组成,并且防水导轨由主防水导轨与副防水导轨组成,相较于常规防水导轨而言此防水导轨截面形式更加简单,防水导轨可采用钢板弯折而成,导轨截面简单,使其具有较大的水流导流量,在大雨天气时可及时将积水导流至天沟排出,避免了漏水、渗水的可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IPV可充电车棚及其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车棚
,特别涉及一种BIPV可充电车棚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光伏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光伏和车棚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光伏车棚既可以提供普通车棚的建筑和使用功能,又可以提供光伏发电功能,其主体钢结构样式种类繁多、造型各异,能提供一定的建筑观赏性甚至成为所在地的地标性构筑物,可见其越来越重要并被广泛接受了。
[0003]光伏车棚顶面做法大体分为BAPV和BIPV两种,前者为附着式光伏,车棚的顶面先用常规车棚顶面做法做完后,再在其上用光伏支架固定和铺设光伏组件;后者为光伏建筑一体化,在车棚顶面用防水导轨与光伏组件共同组成防水屋顶,既能防水又能发电。BIPV被广泛应用于光伏车棚项目中,其技术在逐渐迭代更新,与此同时,光伏车棚的功能也在逐渐增多,比如配置一定容量的储能电池使其具有储能功能、配置充电桩使其具有给汽车充电的功能。申请号为202221890442.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光伏车棚导水结构和光伏车棚,通过在光伏组件底部设置纵向导水槽和横向导水槽,可用于将积水导出,起到了防止漏水、渗水的作用。但是该专利公开的横向导水槽结构复杂,制作难度大,水流的导流量小,水流较大时可能从两侧翻入屋顶内,并且纵向导水槽顶部的光伏组件的间隙较大,会导致进入导轨的水流增大,存在漏水的隐患,也会导致灰尘、树叶等垃圾堵塞导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光伏车棚存在漏水的缺陷,提供一种BIPV可充电车棚。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BIPV可充电车棚,包括立柱以及立柱两侧设置的横梁,所述立柱和两个横梁构成T形结构;
[0006]所述两个T型结构之间纵向设置有若干檩条,所述檩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梁的顶部连接;所述檩条的顶部横向设置有若干个主防水导轨,所述主防水导轨与檩条连接;
[0007]所述主防水导轨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为矩形板状结构,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短边与所述主防水导轨连接,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长边底部设置有副防水导轨,所述副防水导轨分别与所述主防水导轨和光伏组件连接;
[0008]所述主防水导轨为M型导轨结构,所述M型导轨结构顶部均匀设置有小横担,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短边通过中压块连接,且在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顶部沿短边设置有扣盖,所述小横担和中压块连接;
[0009]位于边沿的所述光伏组件的短边设置有边压块,所述边压块为阶梯结构,所述阶梯结构的顶部横边用于压实所述光伏组件,阶梯结构的中部横边与所述小横担连接;
[0010]相邻两个所述T形结构之间设置有充电桩和储能装置,所述充电桩和储能装置分别与所述光伏组件电性连接。
[0011]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立柱为矩形空心型钢结构,所述横梁为工字型楔形截面结构;
[0012]所述横梁对称设置在立柱的两侧,使得立柱两侧横梁的顶部形成沿立柱对称的斜面。
[0013]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檩条为C型冷弯卷边槽钢结构;所述横梁顶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檩托,所述檩条的一侧与所述檩托连接,檩条的顶部与所述主防水导轨连接,所述立柱两侧的檩条形成沿立柱对称的坡面。
[0014]进一步的方案为,靠近所述立柱两侧的光伏组件的长边通过屋脊盖板连接,所述屋脊盖板的两侧设置有对称的卡槽,用于卡接光伏组件,所述卡槽的底边位于光伏组件和主防水导轨之间,通过中压块或边压块固定光伏组件后对屋脊盖板实现卡接固定。
[0015]进一步的方案为,沿所述扣盖、屋脊盖板与光伏组件的接触面缝隙处通长涂抹有建筑结构密封胶。
[0016]进一步的方案为,位于所述立柱同侧的横梁末端设置有水平杆,所述水平杆贯穿所述横梁。
[0017]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主防水导轨的末端设置有天沟,所述天沟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压边,所述固定压边位于所述主防水导轨和檩条之间,所述主防水导轨、固定压边和檩条依次通过螺栓固定。
[0018]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小横担为长条结构,所述长条结构的两端向下弯折形成固定边,所述固定边与主防水导轨的侧壁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并且长条结构沿中部对称向下弯折有凹陷部;所述中压块为几字形结构,所述几字形结构顶部向两侧延伸有压边,所述压边与所述光伏组件的边缘连接;所述扣盖顶部为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底部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所述几字形结构相适应,用于插入所述几字形结构。
[0019]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BIPV可充电车棚的装配方法,用于装配上述的BIPV可充电车棚,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1、可充电车棚的主体结构与檩条的安装:
[0021]将立柱通过土建施工的基础刚性固接于地面上,横梁通过高强螺栓固定于立柱的上端,水平杆每跨均焊接于横梁的末端,在横梁的相应位置焊接檩托,檩条通过螺栓一固定于檩托上;
[0022]步骤2、可充电车棚的天沟与防水导轨的安装:
[0023]在每跨最外侧的檩条上临时固定天沟,将主防水导轨按设计间距垂直压在檩条和天沟上,并用螺栓二固定;
[0024]步骤3、光储充车棚的顶部构件安装:
[0025]将小横担沿主防水导轨按设计间距用自攻螺钉进行固定,在屋面相应位置按设计定位将副防水导轨以及屋脊盖板进行临时固定,将光伏组件按设计定位摆好并调整位置,中间位置通过内六角螺栓、中压块、扣盖进行固定,端跨边沿位置通过内六角螺栓、边压块进行固定,沿扣盖、屋脊盖板与光伏组件的接触面缝隙处通长涂抹建筑结构密封胶;
[0026]步骤4、储能装置、充电桩的安装:
[0027]将充电桩和储能装置分别与所述光伏组件电性连接。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9](1)本BIPV可充电车棚的顶面由光伏组件与防水导轨共同组成,从而实现防水功能,并且防水导轨由M型主防水导轨与副防水导轨组成,相较于常规防水导轨而言此防水导轨截面形式更加简单,既利于节约材料,又利于厂家批量生产制造,防水导轨可采用钢板弯折而成,导轨截面简单,使其具有较大的水流导流量,在大雨天气时可及时将积水导流至天沟排出,避免了漏水、渗水的可能。
[0030](2)本BIPV可充电车棚采用了一种新型的主体结构,此主体结构是由矩形空心型钢立柱、工字型楔形截面横梁组成的“T”型结构,其有如下优点:
[0031]A、由于是单立柱且立柱位于两排双车位中间的横隔带内,因此立柱不占用任何车位的空间,从而使车位拥有最大的可利用空间。
[0032]B、与立柱相连的工字型楔形截面横梁越靠近立柱截面高度越高,越远离立柱截面高度越低,底部始终保持水平,此种工字型楔形截面梁相较于常规车棚的等截面梁截面更合理,既符合横梁的结构受力特点,又形成了由屋脊向两边放坡的顶面,满足了建筑找坡与排水需求。
[0033](3)本BIPV可充电车棚的附属结构中的C型冷弯卷边槽钢檩条与檩托组成的顶面结构,每跨构造均相同,从而提高了顶面构件制作的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IPV可充电车棚,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以及立柱(1)两侧设置的横梁(2),所述立柱(1)和两个横梁(2)构成T形结构;所述两个T型结构之间纵向设置有若干檩条(4),所述檩条(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梁(2)的顶部连接;所述檩条(4)的顶部横向设置有若干个主防水导轨(6),所述主防水导轨(6)与檩条(4)连接;所述主防水导轨(6)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光伏组件(7),所述光伏组件(7)为矩形板状结构,相邻两个光伏组件(7)的短边与所述主防水导轨(6)连接,相邻两个光伏组件(7)的长边底部设置有副防水导轨(11),所述副防水导轨(11)分别与所述主防水导轨(6)和光伏组件(7)连接;所述主防水导轨(6)为M型导轨结构,所述M型导轨结构顶部均匀设置有小横担(601),相邻两个光伏组件(7)的短边通过中压块(602)连接,且在中压块(602)顶部设置有扣盖(603),所述小横担(601)和中压块(602)连接;位于边沿的所述光伏组件(7)的短边设置有边压块(604),所述边压块(604)为阶梯结构,所述阶梯结构的顶部横边用于压实所述光伏组件(7),阶梯结构的中部横边与所述小横担(601)连接;相邻两个所述T形结构之间设置有充电桩(8)和储能装置(9),所述充电桩(8)和储能装置(9)分别与所述光伏组件(7)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IPV可充电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为矩形空心型钢结构,所述横梁(2)为工字型楔形截面结构;所述横梁(2)对称设置在立柱(1)的两侧,使得立柱(1)两侧横梁(2)的顶部形成沿立柱(1)对称的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BIPV可充电车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檩条(4)为C型冷弯卷边槽钢结构;所述横梁(2)顶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檩托(10),所述檩条(4)的一侧与所述檩托(10)连接,檩条(4)的顶部与所述主防水导轨(6)连接,所述立柱(1)两侧的檩条(4)形成沿立柱(1)对称的坡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BIPV可充电车棚,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立柱(1)两侧的光伏组件(7)的长边通过屋脊盖板(12)连接,所述屋脊盖板(12)的两侧设置有对称的卡槽,用于卡接光伏组件(7),所述卡槽的底边位于光伏组件(7)和主防水导轨(6)之间,通过中压块(602)或边压块(604)固定光伏组件(7)后对屋脊盖板(12)实现卡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BIPV可充电车棚,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扣盖(603)、屋脊盖板(12)与光伏组件(7)的接触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龙军王龙岗李平康博纬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博阳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