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渗氮法取向硅钢色差缺陷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轧取向硅钢生产,特别涉及一种改善渗氮法取向硅钢色差缺陷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冷轧取向硅钢是一种在电力、电子等领域应用广泛的软磁材料,由于取向硅钢的制造工艺和设备复杂,成分控制严格,杂质含量要求极低,制造工序长和影响性能的因素多,因此其产品质量常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特殊钢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
[0003]同时,在当前资源匾乏,环境污染严重,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取向硅钢产品的制造除了要满足磁性能的要求,还要注重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更加节能、环保、低成本的低温生产工艺,已经成为世界各大硅钢生产厂家追求的目标。脱碳退火完成后进行渗氮处理,在最终二次次再结晶开始之前形成有抑制剂功能的(A1,Si)N析出物。采用渗氮退火工艺,板坯的加热温度可以降到1150~1200C,这是目前取向硅钢工业生产中板坯加热采用的最低温度。
[0004]在取向硅钢生产中,为了防止钢带在高温退火时互相粘结,需要在钢带表面涂敷一薄层耐高温的MgO隔离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渗氮法取向硅钢色差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过程:冶炼、连铸、热轧、常化、冷轧、脱碳退火、涂MgO、渗氮、高温退火;高温退火的具体工艺为:(1)采用环形炉进行高温退火,装炉时在钢卷上方放一块0.3~0.8mm厚的圆形低碳钢保护板,保护板的直径与钢卷直径相同;(2)通入N2+H2的混合气体,N2体积百分比55~85%,以大于60℃/h的速度快速升温到350~400℃,以20~30℃/h的速度慢升温到650~750℃,保温3~10小时去除结晶水,测定气氛露点,控制露点小于零;(3)之后气氛不变,以10~20℃/h的速度缓慢升温到950~1050℃发生二次再结晶;升温到980~1080℃形成硅酸镁底层;升温至1200℃后换成纯H2气氛,保温3~10小时净化基体内的S和N;(4)高温退火卷热拉伸平整退火后涂敷绝缘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渗氮法取向硅钢色差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冶炼及连铸具体工艺为:(1)设计Hi
‑
B钢元素的质量百分数如下:0.031%≤C≤0.074%、2.620%≤Si≤3.700%、0.003%≤Mn≤0.100%、0.001%≤S≤0.015%、0.001%≤P≤0.015%、0.001%≤Als≤0.040%、0.0010%≤N≤0.0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理,庞树芳,游清雷,蒋奇武,贾志伟,张海利,张静,李莉,王项龙,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