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229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湿系统,包括:多个保湿组件,所述保湿组件为箱型结构,其底部插入湿地的黏土层下方、顶部高于湿地植物,所述保湿组件朝向湿地一侧设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设有允许水流自内至外流动的滤网以及单向阀;多个围挡组件,一个围挡组件活动设置在相邻的两个保湿组件之间,所述围挡组件包括一对第一榫槽、一对第二榫槽、一对围挡,相邻的两个保湿组件与其间的一对围挡板形成围挡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湿地与周围环境有效分隔,形成护岸,防止水土流失,维护湿地环境和水生植物的生长。维护湿地环境和水生植物的生长。维护湿地环境和水生植物的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湿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湿地环境保护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湿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发展建设和保护湿地公园是落实国家湿地分级分类保护管理策略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当前形势下维护和扩大湿地保护面积直接而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由于湿地周围环境通常为潮湿、松软的土层,如果不进行环境分隔,环境中的树枝树叶、砂石泥沙都会冲刷到湿地水层,长期下来对水质影响大,增加了维护的人工成本,也会破坏湿地自然栖息地的基础。混凝土砌筑的护岸破坏了湿地对周围环境应有的过滤和渗透作用。而人工草坪由于自我调节能力弱,大量的浇灌、除草、喷药等管理措施,极易导致残余化学物质流入水体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湿系统,其能够将湿地与周围环境有效分隔,形成护岸,防止水土流失,维护湿地环境和水生植物的生长。
[0004]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保湿系统,包括:
[0005]多个保湿组件,所述保湿组件为箱型结构,其底部插入湿地的黏土层下方、顶部高于湿地植物,所述保湿组件朝向湿地一侧设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设有允许水流自内至外流动的滤网以及单向阀;
[0006]多个围挡组件,一个围挡组件活动设置在相邻的两个保湿组件之间,所述围挡组件包括一对第一榫槽、一对第二榫槽、一对围挡板,一对第一榫槽、一对第二榫槽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保湿组件的相对侧,所述第一榫槽为自上至下贯通的优弧形水平断面的凹槽,所述第二榫槽为自上至下贯通的长条形水平断面的凹槽,所述围挡板的一侧为可插设于所述第一榫槽的球形柱状橡胶连接部,所述围挡板的另一侧为可插设于所述第二榫槽的长条形柱状橡胶连接部,相邻的两个保湿组件与其间的一对围挡板形成围挡结构。
[0007]优选的是,还包括:
[0008]多个连接组件,一个连接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围挡结构内部,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自上至下设置的多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包括十字型连接杆、一对Y字型连接环,所述十字型连接杆的四个端部均转动设置第一连接筒,所述Y字型连接环的一对上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十字型连接杆的对向的两个第一连接筒上,所述Y字型连接环的下端部转动设置第二连接筒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筒固定连接所述保湿组件。
[0009]优选的是,还包括:
[0010]多个密封组件,一个密封组件设置在一个围挡结构的外部,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四个密封条,每个密封条的外侧面通过顶紧部分别固定安装在保湿组件与围挡板的接缝处。
[0011]优选的是,还包括:
[0012]补水管路,其包括埋设于湿地的黏土层的主管道、位于所述保湿组件与围挡结构
内部的进水管道、埋设于湿地的黏土层的多个出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与水源连通,多个出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主管道连通、另一端设有出水喷嘴。
[0013]优选的是,所述出水管道的出水口活动设置所述出水喷嘴,所述出水喷嘴的底部设有下限位块位于所述出水口下方、顶部设有上限位块位于所述出水口上方,所述上限位块的外径大于所述下限位块的外径大于所述出水口的口径。
[0014]优选的是,还包括:
[0015]多个支护组件,一个支护组件设置在一个保湿组件的外部,所述支护组件包括类梯形支腿、一对插入杆,所述支腿的上横杆的两端活动设置于所述保湿组件的外侧面,所述支腿的下横杆架设于湿地的黏土层,所述支腿的下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插入杆的上端,所述插入杆的下端通过伞状倒刺竖直插入湿地的黏土层下方的砾石层。
[0016]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7]第一、本专利技术通过多个围挡组件将多个保湿组件连接,使相邻两个保湿组件形成匹配湿地外围角度的形状,保湿组件承接的雨水经过滤后可流入湿地,外部环境中的树枝树叶、砂石泥沙等均被保湿组件、围挡组件阻拦,使湿地与外部环境有效分隔,形成护岸,防止水土流失,维护湿地环境和水生植物的生长;
[0018]第二、保湿组件设计为箱型结构,相较于面板型稳固性好,内部形成储水空间,可以放置滤水、净水的砾石等,透水孔设置滤网,将大垃圾留置在箱中便于集中清理,单向阀可以采用机械阀,也可以采用工字型配置弹簧,使得储存的水可以从箱体内部流动至湿地,而减少使湿地的水逆向流动至箱体,防止水土流失;
[0019]第三、围挡组件调节保湿组件的角度以及摆放位置,并将保湿组件连接成围合湿地的围挡结构,一对第一榫槽、一对第二榫槽相对设置,靠近湿地的一个第一榫槽、一个第二榫槽用于插合一个围挡板,远离湿地的另一个第一榫槽、另一个第二榫槽用于插合另一个围挡板,围挡板的两侧均为橡胶材质,当围挡板倾斜设置(相对于保湿组件),围挡板的两侧可以挤压形成一定角度,第一榫槽的优弧型水平断面与围挡板的一侧的球形柱状橡胶连接部插合连接,第二榫槽的长条型水平断面与围挡板的另一侧的长条型柱状橡胶连接部插合连接,可根据保湿组件的摆放位置,确定围挡板的另一侧插入第二榫槽的深度,确保起到连接、密封的作用;
[0020]第四、使用时,根据湿地的外围形状确定保湿组件、围挡组件的数量,具体围合时,将保湿组件插入湿地的黏土层下方,然后依次将围挡组件插入每相邻的两个保湿组件之间,将围挡板两侧弯折成适合角度,然后先将球形柱状橡胶连接部对准插入第一榫槽,再将长条形柱状橡胶连接部对准插入第二榫槽,调整好插入深度后下放围挡板,一对围挡板均下放到位后,由保湿系统构建的护岸完毕;
[0021]第五、连接组件的设置便于确定好相邻两个保湿组件的角度与距离,一对Y字型连接环可相对于十字型连接杆转动,一对Y字型连接环分别连接十字型连接杆的两个对向的第一连接筒,形成上下、左右的角度调节,第一连接筒为相对于十字型连接杆的转动筒体,第二连接筒为相对于保湿组件的侧板的转动筒体;密封组件包括四个密封条,分别设置在四个接缝处,顶紧部可以为按压扣、顶紧螺栓等实现,进一步密封阻隔湿地的水外溢、外部环境的树枝树叶、砂石泥沙等进入湿地;
[0022]第六、补水管路通过设置在保湿组件、围挡结构内部进水管道进水,通过埋设于湿
地的黏土层的主管道送水,通过埋设于湿地的黏土层的出水管道出水,实现干涸时期的补水保湿;将出水喷嘴活动设置,下限位块防止出水喷嘴底部脱离,上限位块防止出水喷嘴顶部分离,主管道没有送水时,出水喷嘴在重力作用下下落,上限位块盖合出水口,防止湿地的水进入补水管路,主管道送水时,水压将下限位块送至顶住出水口,出水喷嘴的外周与湿地连通形成保湿通路;支腿包括上横杆、下横杆、一侧斜杆,上横杆可以通过合页的方式转动连接,下横杆放置在湿地的黏土层表,插入杆插入湿地的黏土层下方的砾石层,通过伞状倒刺与砾石、黏土形成紧密的连接,提高保湿组件安装的稳定性。
[0023]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保湿组件,所述保湿组件为箱型结构,其底部插入湿地的黏土层下方、顶部高于湿地植物,所述保湿组件朝向湿地一侧设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设有允许水流自内至外流动的滤网以及单向阀;多个围挡组件,一个围挡组件活动设置在相邻的两个保湿组件之间,所述围挡组件包括一对第一榫槽、一对第二榫槽、一对围挡板,一对第一榫槽、一对第二榫槽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保湿组件的相对侧,所述第一榫槽为自上至下贯通的优弧形水平断面的凹槽,所述第二榫槽为自上至下贯通的长条形水平断面的凹槽,所述围挡板的一侧为可插设于所述第一榫槽的球形柱状橡胶连接部,所述围挡板的另一侧为可插设于所述第二榫槽的长条形柱状橡胶连接部,相邻的两个保湿组件与其间的一对围挡板形成围挡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连接组件,一个连接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围挡结构内部,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自上至下设置的多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包括十字型连接杆、一对Y字型连接环,所述十字型连接杆的四个端部均转动设置第一连接筒,所述Y字型连接环的一对上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十字型连接杆的对向的两个第一连接筒上,所述Y字型连接环的下端部转动设置第二连接筒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筒固定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明相汉雨孙鹏彪于欢孙杨刘月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