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挤模头装置及其生产的复合光学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2269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共挤模头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相对设置,上模和下模的前端形成成型通道,上模与下模之间设有上内模和下内模,上内模靠近下内模一侧若干个凹槽,下内模靠近上内模一侧若干个凸条,上内模和下内模之间形成第一流道,下内模与下模之间形成第二流道,第二流道位于第一流道下方,上内模与下内模之间形成第三流道,第三流道位于第一流道上方,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及第三流道汇合共挤进入成型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共挤模头装置,通过对共挤模头结构的改进,从而在多层板材共挤过程中,形成内层的表面具有结构的多层板,使制作工艺更加简单便捷,并且避免了粘合层对光线所造成的干扰。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复合光学板。合光学板。合光学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挤模头装置及其生产的复合光学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光学板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共挤模头装置及其生产的复合光学板。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背光模组中,需要将背光源与对应的光学组件进行配合,才能更好地对画面进行显示,其中光学板作为现有的光学组件中,能够对光线具有较好调整的主要部件之一。
[0003]现有的光学板随着人们对画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对应地进行改进和发展,例如光学扩散板,而现有的光学扩散板为了满足更多不同需求的扩散效果,将不同折射率的材质通过共挤的方式,从而形成多层结构的复合光学扩散板,从而是光线在进入不同折射层时,能够产生不一样的折射效果,并且跟进一步的,在挤出之后,再通过压印的方式,在复合扩散板的上下表面压印出光学结构,从而起到更好地产生不同的光学效果。
[0004]但是受限于共挤的制作方式,在复合扩散板的制作过程中,无法对中扩散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对应的光学结构,造成了中扩散层的扩散效果仅依靠材料本身,虽然现有有复合扩散板能够在中间层设置微结构,例如现有的专利公开号为CN1130311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挤模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相对设置,所述上模和下模的前端形成成型通道,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设有上内模和下内模,所述上内模和下内模相对设置,所述上内模靠近下内模一侧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沿上内模的宽度排列设置,所述下内模靠近上内模一侧若干个凸条,所述凸条沿下内模的宽度排列设置,所述上内模和下内模之间形成第一流道,所述下内模与下模之间形成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位于第一流道下方,所述上内模与下内模之间形成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位于第一流道上方,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及第三流道汇合共挤进入成型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或三角形,所述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或三角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模和下内模相互靠近一侧设有T字型结构的第一流槽,且所述第一流槽分别与凹槽和凸条接壤,所述上内模和下内模通过第一流槽形成第一流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模和下内模靠近成型通道一端的表面为斜面结构,所述上模和下模分别沿上内模和下内模的表面进行设置,所述上模和下模相互靠近一侧均设有T字型结构的第二流槽,且所述第二流槽也对应沿上内模和下内模的表面设置,且所述上模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高德郑日新王兴礼梁满意何小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瑞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