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GIS模型与BIM模型的数据转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2253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GIS模型与BIM模型的数据转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目标建筑划分为多个区域,并对划分的区域进行编号,并标定每个区域的中心点;S2.确定每个区域的中心点编号对应的BIM坐标和GIS坐标;S3.构建从GIS模型所在坐标系到BIM模型所在坐标系的欧式变换,并确定欧式变换的旋转矩阵和平移矩阵;S4.建立BIM模型与GIS模型的对接关系:将GIS模型中每一个坐标点的GIS数据进行处理后,导入BIM模型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GIS模型的数据向BIM模型转换,将两个模型的数据进行结合,并通过坐标点的转换,使得BIM模型与GIS模型相互对应,不会出现BIM模型与GIS模型的场景位置、方位协调冲突的问题。方位协调冲突的问题。方位协调冲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GIS模型与BIM模型的数据转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GIS模型与BIM模型,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GIS模型与BIM模型的数据转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BIM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如空间、运动行为)的状态信息。
[0003]但是,随着建筑的跨度增大和复杂度变高,BIM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工程质量和速度的要求。GIS技术具备BIM技术缺少的大尺度宏观环境数据及分析能力,GIS技术与BIM技术的结合逐渐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将GIS模型与BIM模型的数据转换和融合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0004]但是三维场景环境下,GIS模型到BIM模型的融合过程中,由于建模和坐标系的差异性,常常会出现BIM模型与GIS模型的场景位置、方位协调冲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GIS模型与BIM模型的数据转换方法,能够使得BIM模型与GIS模型相互对应,不会出现BIM模型与GIS模型的场景位置、方位协调冲突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建筑GIS模型与BIM模型的数据转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将目标建筑划分为多个区域,并对划分的区域进行编号,并标定每个区域的中心点;
[0008]S2.确定每个区域的中心点编号对应的BIM坐标和GIS坐标;
[0009]S3.构建从GIS模型所在坐标系到BIM模型所在坐标系的欧式变换,并确定欧式变换的旋转矩阵和平移矩阵;
[0010]S4.建立BIM模型与GIS模型的对接关系:将GIS模型中每一个坐标点的GIS数据进行处理后,导入BIM模型中。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GIS模型的数据向BIM模型转换,将两个模型的数据进行结合,并通过坐标点的转换,使得BIM模型与GIS模型各个相互对应,不会出现BIM模型与GIS模型的场景位置、方位协调冲突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14]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GIS模型与BIM模型的数据转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将目标建筑划分为多个区域,并对划分的区域进行编号,并标定每个区域的中心点;
[0016]S2.确定每个区域的中心点编号对应的BIM坐标和GIS坐标:
[0017]S201.确定每个区域的中心点在BIM模型中的BIM坐标,构建区域编号与区域中心点BIM坐标的查询数据库;
[0018]S202.确定每个区域的中心点在GIS模型中的GIS坐标,构建区域编号与区域中心点GIS坐标的查询数据库。
[0019]S3.构建从GIS模型所在坐标系到BIM模型所在坐标系的欧式变换,并确定欧式变换的旋转矩阵和平移矩阵;
[0020]S301.从划分的区域中任选三个区域,根据这三个区域的编号,从步骤S2构建的查询数据库中,查询出三个区域中心点的BIM坐标,加入BIM坐标集合B中;从步骤S3构建的查询数据库中,查询出三个区域中心点的GIS坐标,加入GIS坐标集合A中,同一个编号的BIM坐标和GIS坐标具有对应关系;
[0021]S302.构建GIS坐标集合A到BIM坐标集合B的欧式变换,即GIS模型所在坐标系到BIM模型所在坐标系的欧式变换,用于描述GIS模型到BIM模型的坐标系变换关系:
[0022]B=R*A+t;
[0023]其中,R表示旋转矩阵,t表示平移向量;
[0024]S303.根据GIS坐标集合A、BIM坐标集合B中的坐标,拟合出旋转矩阵R和平移向量t;
[0025]S304.重复执行K次步骤S301~S103,将获得的K个旋转矩阵取平均,得到旋转矩阵R1,将得到的K个平移向量取平均,得到平移向量t1。
[0026]S4.建立BIM模型与GIS模型的对接关系:将GIS模型中每一个坐标点的GIS数据进行处理后,导入BIM模型中:
[0027]S401.对于GIS模型中任意一个坐标点,将其按照乘以旋转矩阵R1,然后将得到的结果加上平移向量t1,得到该坐标点在BIM模型中对应的坐标;
[0028]S402.对于步骤S401中所述的坐标点,将其GIS数据转换为BIM模型能够兼容的数据格式后,导入该坐标点在BIM模型中对应的坐标处;
[0029]S403.对于GIS模型中的每一个坐标点,重复执行步骤S401~S404,将GIM模型中的所有数据转换到BIM模型中,实现GIS模型与BIM模型的融合。
[0030]其中,所述GIS模型和BIM模型均覆盖整个目标建筑的信息,所述GIS数据包含影像数据、地形数据和属性数据;
[0031]其中,影像数据来源于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包括多平台、多层面、多种传感器、多时相、多光谱、多角度和多种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构成多源海量数据;
[0032]地形数据,来源于地形等高线图的数字化,已建立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其他实测的地形数据;
[0033]属性数据,来源于各类调查报告、实测数据、文献资料和解译信息。
[0034]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该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GIS模型与BIM模型的数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目标建筑划分为多个区域,并对划分的区域进行编号,并标定每个区域的中心点;S2.确定每个区域的中心点编号对应的BIM坐标和GIS坐标;S3.构建从GIS模型所在坐标系到BIM模型所在坐标系的欧式变换,并确定欧式变换的旋转矩阵和平移矩阵;S4.建立BIM模型与GIS模型的对接关系:将GIS模型中每一个坐标点的GIS数据进行处理后,导入BIM模型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GIS模型与BIM模型的数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S201.确定每个区域的中心点在BIM模型中的BIM坐标,构建区域编号与区域中心点BIM坐标的查询数据库;S202.确定每个区域的中心点在GIS模型中的GIS坐标,构建区域编号与区域中心点GIS坐标的查询数据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GIS模型与BIM模型的数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子步骤;S301.从划分的区域中任选三个区域,根据这三个区域的编号,从步骤S2构建的查询数据库中,查询出三个区域中心点的BIM坐标,加入BIM坐标集合B中;从步骤S3构建的查询数据库中,查询出三个区域中心点的GIS坐标,加入GIS坐标集合A中,同一个编号的BIM坐标和GIS坐标具有对应关系;S302.构建GIS坐标集合A到BIM坐标集合B的欧式变换,即GIS模型所在坐标系到BIM模型所在坐标系的欧式变换,用于描述GIS模型到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周正范阳林世奕黄郑郑靖阳陈沭锟文婧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云控交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