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储能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2185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输送基座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储能底座,包括支撑基座和太阳能板,支撑基座上设有储能器,太阳能板与储能器之间连接有线缆,并且支撑基座上还设有供线缆收拢的集线筒,集线筒的外壁具有供线缆穿过的管套,支撑基座上设有定线机构,定线机构设有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支撑基座上设有用以带动第一张紧轮移动的张紧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线缆以绕过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与太阳能板与储能器连接的方式,在第二张紧轮被张紧驱动机构移动后,促使了线缆被第一张紧轮绷紧在第二张紧轮上,避免因线缆处于松弛状态,导致大风天气将相邻线缆缠绕的情况,提高了线缆输送电力的稳定性。提高了线缆输送电力的稳定性。提高了线缆输送电力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储能底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输送基座应用
,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储能底座。

技术介绍

[0002]电力输送基座一方面起到对太阳能板支撑固定的作用,另一方面将电能存储到光伏储能系统中,现有的用于太阳能板光伏储能系统的电力输送基座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现有的用于太阳能板光伏储能系统的电力输送基座在使用时与太阳能板的配合工作的摩擦损耗高,且基座中用于输送电能的线缆容易相互缠绕,线缆输送电力的稳定性差,且太阳能板在遇到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基座不可对太阳能板提供减震缓冲力,导致太阳能板工作时的稳固性差,太阳能及基座的使用寿命低。
[0003]目前公开的中国专利CN201811040449.5一种用于太阳能板光伏储能系统的电力输送基座,包括上托板、支撑座、内托板、集线座和下托板,所述支撑座垂直设置在所述上托板底部中间,且所述支撑座底部垂直安装有内托板,所述内托板下方平行设置有下托板,且内托板与下托板之间两端均安装有集线座,所述集线座内均设置有线盘,所述支撑座两端均平行设置有圆柱形的第一套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储能底座,包括支撑基座(1)和设置在其上的太阳能板(2),支撑基座(1)上设有储能器(3),太阳能板(2)与储能器(3)之间连接有线缆(4),并且支撑基座(1)上还设有供线缆(4)收拢的集线筒(11),集线筒(11)的外壁具有供线缆(4)穿过的管套(111);其特征在于,支撑基座(1)上设有用以防止所连接的相邻线缆(4)发生缠绕的定线机构(5),定线机构(5)设有第一张紧轮(51)和第二张紧轮(52),第一张紧轮(51)设置在支撑基座(1)上,第二张紧轮(52)设置在太阳能板(2)上,第二张紧轮(52)位于第一张紧轮(51)的上方,线缆(4)的一端与储能器(3)连接,线缆(4)的另一端从外向内绕过第一张紧轮(51)且从第二张紧轮(52)的底部绕出与太阳能板(2)连接,第一张紧轮(51)能够沿着支撑基座(1)的表面移动,支撑基座(1)上设有用以带动第一张紧轮(51)移动的张紧驱动机构(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储能底座,其特征在于,支撑基座(1)上设有供第一张紧轮(51)安装的引导架(54),引导架(54)上具有移动通道,第一张紧轮(51)滑动设置在移动通道中,引导架(54)上平行向外延伸有两个条形板(541),两个条形板(541)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的移动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储能底座,其特征在于,太阳能板(2)上设有供第二张紧轮(52)安装的连接架(55),第二张紧轮(52)能够在连接架(55)上活动,连接架(55)上开设有供第二张紧轮(52)活动的滑口(551),第二张紧轮(52)的活动方向平行于第一张紧轮(51)的活动方向,并且第二张紧轮(52)与连接架(55)之间还连接有缓冲弹簧(55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储能底座,其特征在于,张紧驱动机构(53)设有圆环(531)和滑座(532),圆环(531)转动套设在集线筒(11)上,圆环(531)与集线筒(11)之间连接有轴承(5311),滑座(532)滑动设置在移动通道中,第一张紧轮(51)转动设置在滑座(532)上,滑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泽楷徐锦兴
申请(专利权)人:立能派深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