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电磁弹射装置的高柔软性电力电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218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电磁弹射装置的高柔软性电力电缆,包括通信导体、依次包覆在所述通信导体外部的绝缘层、屏蔽层、绕包层、阻燃层、抗拉层、防水层、挤压缓冲层、柔性外套,所述绕包层、阻燃层、抗拉层彼此之间以相互镶嵌的方式连接为一体,所述挤压缓冲层的内部设置有电缆弯曲时分散弯曲应力的缓冲空腔,所述柔性外套的外部开设有电缆弯曲时以减少弯曲应力的挤压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增强了电缆的抗拉强度;能够保证电缆在弯曲过程中,无弯曲应力或降低弯曲应力的产生,从而大大提高了电缆的柔软性,进而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以及满足了电缆的使用需求。寿命以及满足了电缆的使用需求。寿命以及满足了电缆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电磁弹射装置的高柔软性电力电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电磁弹射装置的高柔软性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电磁弹射装置又称电磁弹射器,是航空母舰上的一种舰载机起飞装置,利用直线感应电机的直线运动,带动舰载机加速到起飞速度的设备。由于受电磁弹射装置使用的环境所影响,要求着电磁弹射装置配套的电缆必须具有高柔软性、高抗拉强度,否则无法满足电缆的使用需求。
[0003]中国申请号CN202120755697.9公开了一种电磁弹射装置用软电力电缆。包括缆芯以及由内到外依次包裹在缆芯上的耐高温隔离层、磁屏蔽层、第二镀锡铜丝屏蔽层和高抗撕硅橡胶护套层,缆芯包括若干线芯,线芯包括由第类镀锡软铜丝绞合而成的导体以及由内到外依次包裹在导体上的绝缘层、第一镀锡铜丝屏蔽层和高抗撕硅橡胶绝缘内护套层。本技术有效提高了该电缆的抗电磁干扰性能和抗撕拉性能。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缆在高柔软性以及高抗拉强度方面上性能并未得到有效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电磁弹射装置的高柔软性电力电缆。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适用于电磁弹射装置的高柔软性电力电缆,包括通信导体、依次包覆在所述通信导体外部的绝缘层、屏蔽层、绕包层、阻燃层、抗拉层、防水层、挤压缓冲层、柔性外套,所述绕包层、阻燃层、抗拉层彼此之间以相互镶嵌的方式连接为一体,所述挤压缓冲层的内部设置有电缆弯曲时分散弯曲应力的缓冲空腔,所述柔性外套的外部开设有电缆弯曲时以减少弯曲应力的挤压槽。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空腔与所述挤压槽在径向上内外对应分布。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空腔设置有八个且沿圆周方向均布。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空腔的截面呈椭圆状。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槽设置有八个且沿圆周方向均布。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槽的截面呈矩形状。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绕包层的外层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阻燃层适配镶嵌的内嵌式柱状插槽,所述内嵌式柱状插槽设置有十个且沿圆周方向均布。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燃层的内层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嵌式柱状插槽适配镶嵌的外镶式凸柱,所述阻燃层的外层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抗拉层适配镶嵌的内嵌式矩形状卡槽。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镶式凸柱设置有十个且沿所述阻燃层圆周方向
均布,所述内嵌式矩形状卡槽设置有五个且沿所述阻燃层圆周方向均布。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抗拉层的内层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嵌式矩形状卡槽适配镶嵌的外镶式卡块,所述外镶式卡块设置有五个且沿所述抗拉层圆周方向均布。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绕包层外部的内嵌式柱状插槽、设置在阻燃层内、外部的外镶式凸柱及内嵌式矩形状卡槽、设置在抗拉层内部的外镶式卡块,使得电缆中的绕包层、阻燃层、抗拉层相互彼此镶嵌在一起,且彼此镶嵌在一起后不易分离或脱落,大大增强了电缆的抗拉强度;通过设置在电缆外部的挤压槽,能够保证电缆在弯曲过程中,无弯曲应力或降低弯曲应力的产生,从而大大提高了电缆的柔软性,进而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以及满足了电缆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挤压缓冲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柔性外套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绕包层、阻燃层、抗拉层相互镶嵌为一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绕包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阻燃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抗拉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通信导体;2、绝缘层;3、屏蔽层;4、绕包层;41、内嵌式柱状插槽;5、阻燃层;51、外镶式凸柱;52、内嵌式矩形状卡槽;6、抗拉层;61、外镶式卡块;7、防水层;8、挤压缓冲层;81、缓冲空腔;9、柔性外套;91、挤压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阐述。
[0029]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适用于电磁弹射装置的高柔软性电力电缆,由通信导体1、绝缘层2、屏蔽层3、绕包层4、阻燃层5、抗拉层6、防水层7、挤压缓冲层8、柔性外套9组成。
[0030]所述通信导体1用于输送数据信号以及电力传输;所述绝缘层2包覆在所述通信导体1的外部,所述屏蔽层3包覆在所述绝缘层2的外部,所述屏蔽层3为镀锡屏蔽层,用于避免电缆之间的电磁波干扰,避免外部磁场对所述通信导体1的数据信号输送造成影响,同时也能够防止所述通信导体1的信号向外泄漏。
[0031]所述绕包层4绕包在所述屏蔽层3的外部,所述绕包层4的外部一圈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十个内嵌式柱状插槽41,在轴线方向上可以根据需求按一定的间隔尺寸分布若干圈;每个内嵌式柱状插槽41的槽底部的截面呈半圆形结构,以方便所述绕包层4一体式成型。
[0032]所述阻燃层5绕包在所述绕包层4的外部,所述阻燃层5的内层壁上一圈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十个外镶式凸柱51,外层壁上一圈沿圆周方向均布有五个内嵌式矩形状卡槽52,
十个内嵌式柱状插槽41与十个外镶式凸柱51沿径向方向内外对应分布,所述外镶式凸柱51的外轮廓形状与所述内嵌式柱状插槽41的内轮廓形状适配,通过所述外镶式凸柱51以及内嵌式柱状插槽41,所述阻燃层5在包覆所述绕包层4的基础上,还与所述绕包层4彼此镶嵌,使得所述阻燃层5与所述绕包层4在轴线方向上形成一体。所述抗拉层6的内层壁上一圈沿圆周方向均布有五个外镶式卡块61,五个内嵌式矩形状卡槽52与五个外镶式卡块61沿径向方向内外对应分布,所述内嵌式矩形状卡槽52的内槽轮廓形状与所述外镶式卡块61的外轮廓形状适配,通过所述内嵌式矩形状卡槽52以及所述外镶式卡块61,所述抗拉层6在包覆所述阻燃层5的基础上,还与所述阻燃层5彼此镶嵌,使得所述抗拉层6与所述阻燃层5在轴线方向上形成一体。通过上述的设置,所述绕包层4、阻燃层5、抗拉层6在轴线方向上相互彼此镶嵌在一起,且彼此镶嵌在一起后不易分离或脱落,大大增强了电缆的抗拉强度,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0033]所述防水层7包覆在所述抗拉层6外部,用于防止水汽或水渗入到电缆内部。所述挤压缓冲层8的内部开设有八个沿圆周方向均布且彼此互不相通的缓冲空腔81,所述柔性外套的外部一圈上开设有八个沿圆周方向分布且彼此互不相连的挤压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电磁弹射装置的高柔软性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导体(1)、依次包覆在所述通信导体(1)外部的绝缘层(2)、屏蔽层(3)、绕包层(4)、阻燃层(5)、抗拉层(6)、防水层(7)、挤压缓冲层(8)、柔性外套(9),所述绕包层(4)、阻燃层(5)、抗拉层(6)彼此之间以相互镶嵌的方式连接为一体,所述挤压缓冲层(8)的内部设置有电缆弯曲时分散弯曲应力的缓冲空腔(81),所述柔性外套(9)的外部开设有电缆弯曲时以减少弯曲应力的挤压槽(9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磁弹射装置的高柔软性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空腔(81)与所述挤压槽(91)在径向上内外对应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磁弹射装置的高柔软性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空腔(81)设置有八个且沿圆周方向均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磁弹射装置的高柔软性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空腔(81)的截面呈椭圆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磁弹射装置的高柔软性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槽(91)设置有八个且沿圆周方向均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磁弹射装置的高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国田兆云邹强王成卞晓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