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及车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连接
,尤其涉及一种线束及车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电器及其他控制系统也不断向功能精细化、结构复杂化、多样化发展,各类线束和管路纵贯车身,既要对车辆中的各种功能器件(诸如,车载冰箱、指示灯、无线充电盒等)进行电连接,也要保证对各功能器件的正常供电。线束上目前使用的还是带有塑料绝缘层的普通电线,塑料绝缘层普遍存在厚度大的特点,由于其在线束的截面中占据较大的面积,会对线束的折弯半径产生影响,造成线束与车体的契合度不佳,布线不便的问题。
[0003]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线束及车体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及车体结构,不仅满足线束同时连接多种功能器件以及供电的要求,而且提高了线束的弯折性能,使线束能够适配车体上的安装位置和要求。
[0005]本技术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包括沿一方向延伸的基体,所述基体内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至少一根信号线和至少一根电源线,所述信号线为漆包线;所述基体内沿其延伸方向形成有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所述信号线和所述电源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道和所述第二腔道内;所述第一腔道的数量为一个,多根所述信号线均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一腔道内,采用固定件将各所述信号线进行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将各所述信号线缠绕为一体的胶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道的数量为多个,多根所述电源线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二腔道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的横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各所述电源线在所述基体内呈螺旋状排布。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的横截面呈扁平状,各所述电源线在所述基体内层叠且间隔排布。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和/或所述电源线布置成型后,所述基体一体成型于所述信号线和/或所述电源线的外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置于所述基体上,以对所述线束进行固定。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为卡扣或插孔。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基体为一体成型结构。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还包括至少一个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