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柔性机器人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988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柔性机器人电缆,包括至少一个线芯单元和保护单元,保护单元包覆线芯单元,线芯单元包括两个芯体、第一薄膜层和第一屏蔽层,第一薄膜层包覆两个芯体,第一屏蔽层包覆第一薄膜层,芯体包括导体芯和绝缘层,绝缘层包覆导体芯,导体芯的材质为第五类或第六类铜或铜合金导体,第五类或第六类导体及特殊结构及合适的加工工艺使得电缆具备较好的柔软性,而绝缘层的材质为柔性或弹性体材料能保证其扭绞过程中绝缘的电气安全性,粘胶纤维,PTFE元件或其它装填元件等能够吸收扭转力,能承受弯曲时产生的挤压力以及由扭转运动产生的径向压力的变化,使得电缆具备较好的抗拉强度和耐扭转强度,具备很好的实用性。具备很好的实用性。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柔性机器人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高柔性机器人电缆。

技术介绍

[0002]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制造2025”上说:“智能制造和工业强基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和主攻方向,中国要在这两个方面着力发展”。智能制造不仅是一场由互联网+和工业4.0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又一次伟大的工业革命运动。而工业强基则是由智能制造是使国家基础制造业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实现“强身壮骨”的目的。
[0003]作为特种电缆,机器人电缆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成熟,目前国内能够生产机器人电缆的企业并不多,并且产品性能与国外的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对机器人电缆最重要的性能要求是柔软性、耐磨性、抗拉强度和耐扭转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较好的柔软性、抗拉强度和耐扭转强度的高柔性机器人电缆。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高柔性机器人电缆,包括至少一个线芯单元和保护单元,保护单元包覆线芯单元,线芯单元包括两个芯体、第一薄膜层和第一屏蔽层,第一薄膜层包覆两个芯体,第一屏蔽层包覆第一薄膜层,芯体包括导体芯和绝缘层,绝缘层包覆导体芯,导体芯的材质为第五类或第六类铜或铜合金导体中的一种,绝缘层的材质为PVC、TPE、PP、ETFE、TPEE或耐温改性硅橡胶等柔性或弹性体材料。
[0007]可选的,线芯单元有两个,两个线芯单元并排设置在保护单元内。
[0008]可选的,高柔性机器人电缆还包括填充层,两个线芯单元与保护单元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填充层填充在容纳空间内,填充层的材质为芳纶丝绳。
[0009]可选的,第一屏蔽层为复合双屏蔽层,复合双屏蔽层由铝塑复合带和铜丝、镀锡铜丝、铜箔丝中的一种编织而成。
[0010]可选的,保护单元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包覆设置的第二薄膜层、第二屏蔽层和外保护层,第二薄膜层包覆线芯单元。
[0011]可选的,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的材质均为聚四氟乙烯。
[0012]可选的,第二屏蔽层由铜丝编织而成。
[0013]可选的,外保护层的材质为PVC、TPE、TPU或硅橡胶等柔性或弹性体材料。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高柔性机器人电缆,由于保护单元包覆线芯单元,线芯单元包括两个芯体、第一薄膜层和第一屏蔽层,第一薄膜层包覆两个芯体,第一屏蔽层包覆第一薄膜层,芯体包括导体芯和绝缘层,绝缘层包覆导体芯,导体芯的材质为第五类或第六类铜或铜合金导体,采用第五类或第六类导体及特殊结构及合适的加工工艺使得电缆具备较好的柔软性,而绝缘层的材质为PVC、TPE、PP、ETFE、TPEE或
耐温改性硅橡胶等柔性或弹性体材料能保证其扭绞过程中绝缘的电气安全性,粘胶纤维,PTFE元件或其它装填元件等,能够吸收扭转力,能承受弯曲时产生的挤压力以及由扭转运动产生的径向压力的变化,使得电缆具备较好的抗拉强度和耐扭转强度,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高柔性机器人电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高柔性机器人电缆包括两个线芯单元和保护单元,两个线芯单元并排设置在保护单元内,容易理解的是,线芯单元的数量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其数量至少为一个。具体来说,线芯单元包括两个芯体、第一薄膜层3和第一屏蔽层4,芯体包括导体芯1和绝缘层2,绝缘层2包覆导体芯1,导体芯1的材质为第五类导体或第六类导体,具体为符合GB/T 3956第五类或第六类裸铜线、镀金属铜线或铜合金线;绝缘层2的材质为PVC、TPE、PP、ETFE、TPEE或耐温改性硅橡胶,其中耐温改性硅橡胶要求能耐温200℃以上。
[0018]本实施例的第一薄膜层3包覆两个芯体,第一薄膜层3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PTFE),也能够承受弯曲时产生的挤压力以及由扭转运动产生的径向压力的变化。第一薄膜层3层3挤包在两个芯体的外部。本实施例的第一屏蔽层4包覆第一薄膜层3;第一屏蔽层4为复合双屏蔽层,复合双屏蔽层由铝塑复合带和铜丝、镀锡铜丝、铜箔丝中的一种编织而成,其中铝塑复合带绕包在第一薄膜层3上,其搭盖率不小于15%,而铜丝、镀锡铜丝、铜箔丝则编织包覆在第一薄膜层3上,由于第一薄膜层3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使得第一屏蔽层4经过了扭转优化,可一定程度上地补偿运动误差。
[0019]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保护单元包覆线芯单元。具体来说,保护单元包括内向外依次包覆设置的第二薄膜层5、第二屏蔽层6和外保护层7,第二薄膜层5包覆线芯单元,第二屏蔽层6包覆第二薄膜层5,外保护层7包覆第二屏蔽层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薄膜层5的材质也为聚四氟乙烯(PTFE),而第二屏蔽层6则由铜丝编织而成,外保护层7的材质为PVC、TPE、TPU或硅橡胶。
[0020]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两个线芯单元与保护单元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高柔性机器人电缆还包括填充层8,填充层8填充在两个线芯单元与保护单元之间的容纳空间内,填充层8的材质主要为芳纶丝绳。
[0021]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所提供的一种高柔性机器人电缆,由于保护单元包覆线芯单元,线芯单元包括两个芯体、第一薄膜层3和第一屏蔽层4,第一薄膜层3包覆两个芯体,第一屏蔽层4包覆第一薄膜层3,芯体包括导体芯1和绝缘层2,绝缘层2包覆导体芯1,导体芯1的材质为第五类导体或第六类导体,采用第五类导体或第六类导体作为导体芯1及特殊结构及合适的加工工艺使得电缆具备较好的柔软性,而绝缘层2的材质为PVC、TPE、PP、ETFE、TPEE或耐温改性硅橡胶等柔性或弹性体材料能保证其扭绞过程中绝缘的电气安全性,粘胶纤维,PTFE元件或其它装填元件等能够吸收扭转力,能承受弯曲时产生的挤压力以及由扭
转运动产生的径向压力的变化,使得电缆具备较好的抗拉强度和耐扭转强度,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0022]本技术的装置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得出其他的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技术的技术创新及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柔性机器人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线芯单元和保护单元,所述保护单元包覆所述线芯单元,所述线芯单元包括两个芯体、第一薄膜层和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一薄膜层包覆两个所述芯体,所述第一屏蔽层包覆所述第一薄膜层,所述芯体包括导体芯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覆所述导体芯,所述导体芯的材质为第五类或第六类铜或铜合金导体中的一种,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PVC、TPE、PP、ETFE、TPEE或耐温改性硅橡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柔性机器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单元有两个,两个所述线芯单元并排设置在所述保护单元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柔性机器人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充层,两个所述线芯单元与所述保护单元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填充层填充在所述容纳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宇高国彪任世伟张欣高利新钱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瑞源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