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2115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2
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所述车辆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检测到驾驶员就坐完成后,根据雷达接收的反射信号得到所述驾驶员的腿部信息以及眼部信息,所述腿部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驾驶员的腿部的前方空间大小,所述眼部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驾驶员的眼部的位置;根据所述腿部信息以及所述眼部信息估算座椅的座椅位置调节信息;根据所述座椅位置调节信息对所述座椅的位置进行调整。上述方案能够提高座椅调节的便捷性,提高用户体验。验。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车辆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汽车,人们出行方式也越来越趋向于自驾出行。目前,汽车制造行业制造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汽车也越来越趋向于智能化,但现在大部分智能汽车技术都侧重于自动驾驶、路况识别等。
[0003]在驾驶过程中,座椅的舒适度直接影响用户的驾驶体验和安全性,目前,通常是用户人为调整座椅前后、上下距离,调整座椅靠背的角度。当调整好座椅后,还需根据目前的坐姿来调整后视镜的角度,座椅调节过程较为繁琐。由于不同用户对座椅的前后、上下距离的偏好不同,特别是当有其他用户使用该车辆后,又得重新对座椅的位置进行调整,座椅调节操作较为麻烦,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座椅调节操作较为麻烦,用户体验较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的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检测到驾驶员就坐完成后,根据雷达接收的反射信号得到所述驾驶员的腿部信息以及眼部信息,所述腿部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驾驶员的腿部的前方空间大小,所述眼部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驾驶员的眼部的位置;根据所述腿部信息以及所述眼部信息估算座椅的座椅位置调节信息;根据所述座椅位置调节信息对所述座椅的位置进行调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腿部信息以及所述眼部信息估算所述座椅的座椅位置调节信息,包括:根据所述腿部信息,确定所述驾驶员的腿部的前方空间大小;根据所述眼部信息确定所述驾驶员的头部与车顶的距离以及所述驾驶员的头部与前挡风玻璃的距离;根据所述驾驶员的腿部的前方空间大小、所述驾驶员的头部与车顶的距离以及所述驾驶员的头部与前挡风玻璃的距离,估算所述座椅位置调节信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驾驶员的腿部的前方空间大小、所述驾驶员的头部与车顶的距离以及所述驾驶员的头部与前挡风玻璃的距离,估算所述座椅位置调节信息,包括:根据所述腿部的前方空间大小,确定所述驾驶员的膝盖与腿部前方的车厢的距离,以及所述膝盖距离地面的高度;根据所述膝盖距离地面的高度以及所述驾驶员的头部与车顶的距离,确定所述座椅在高度方向的调节信息;根据所述驾驶员的膝盖与前方车厢的距离以及所述驾驶员的头部与前挡风玻璃的距离,确定所述座椅的前后调节信息,前后方向与所述车辆的车头方向一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驾驶员的身份信息与所述座椅位置调节信息进行关联,并存储所述驾驶员的身份信息与所述座椅位置调节信息的关联关系,所述关联关系用于后续根据所述驾驶员的身份信息查找所关联的座椅位置调节信息,并用于对座椅的位置进行调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根据所述座椅位置调节信息对所述座椅的位置进行调整后,在调整后的座椅位置下,再次根据雷达接收的反射信号得到所述驾驶员的眼部信息;根据再次获取的所述驾驶员的眼部信息,确定所述驾驶员的眼部相对所述雷达的方位角以及所述眼部与所述雷达的相对距离;根据所述雷达与后视镜的相对位置、所述驾驶员的眼部相对所述雷达的方位角、所述眼部与所述雷达的相对距离以及预设的眼部与后视镜的相对位置,确定后视镜调节信息,所述后视镜调节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后视镜与车身的相对位置;根据所述后视镜调节信息对所述后视镜进行调节,所述后视镜包括:车外后视镜和/或车内后视镜。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展讯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