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喜光性龙鱼掉眼的保温龙鱼生态养殖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2029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少喜光性龙鱼掉眼的保温龙鱼生态养殖缸,矩形缸体,包括内缸体、外缸体,所述外缸体包裹住所述内缸体,所述内缸体的外壁和所述外缸体的内壁所形成的环空为真空,所述内缸体设置有不透光底板、前电致变色玻璃板、左侧电致变色玻璃板、右侧电致变色玻璃板、后背景板,前电致变色玻璃板、左侧电致变色玻璃板、右侧电致变色玻璃板均由两块电致变色玻璃从上到下拼接而成,所述内缸体顶部设置有顶盖,表面设置有智能光致变色膜,所述顶盖左侧、右侧设置有左侧灯、右侧灯,所述顶盖上边沿设置有装饰架,所述装饰架上端固定连接有开关组件,有效减少喜光性龙鱼掉眼,并有一定的保温作用。一定的保温作用。一定的保温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喜光性龙鱼掉眼的保温龙鱼生态养殖缸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龙鱼缸,属于养殖装置
,特别是一种减少喜光性龙鱼掉眼的保温龙鱼生态养殖缸。

技术介绍

[0002]龙鱼一种很古老的鱼,原产地称之为Arowana,是西班牙语“长舌”的意思。其学名“scleropages”是舌头骨咽状的意思。按分类学上龙鱼属于骨舌鱼科(又叫骨咽鱼科)。饲养龙鱼很受人民欢迎,但在饲养中,龙鱼很容易产生掉眼现象,有“十龙九掉”之称,掉眼的龙鱼,不够美观,经济价值也下降。
[0003]龙鱼掉眼,有几个原因,其一是龙鱼视力、听力很好,敏感,对陆地走动的东西都会注意,龙鱼不断的被鱼缸外走动的人或动物吸引,往外看,时间久了就会出现掉眼的情况;其二是人工饲养的龙鱼,很多人为了让龙鱼长得更好,会给它们投喂较多高营养的食物,且鱼缸活动区域有限,龙鱼活动量少,时间久了,龙鱼的脂肪过多,脂肪在眼睛上部堆积,出现掉眼的情况;其三是在自然环境中,龙鱼摄食是找寻水体中上层生物;在鱼缸人工饲养的时候投喂的饲料大多都是水面往水底沉的,在觅食过程中,龙鱼往下看,在长时间的的觅食习惯后,就会出现掉眼的情况。根据龙鱼对光线敏感程度,可分为厌光性和喜光性,厌光性龙鱼会躲避阳光或灯光并移开视线,会游远阳光或灯光较多的水体;喜光性龙鱼直视阳光或灯光,没有出现躲避阳光或灯光现象,会游近阳光或灯光较多的水体;龙鱼属于热带淡水鱼,敏感,要求有个稳定的水温,水温不能变化太快。
[0004]市场上的很多龙鱼缸,没有针对降低喜光性龙鱼掉眼进行设计,通过避免被鱼缸外走动的人或动物吸引而往外看,避免龙鱼养成往下看的觅食习性以及提高喜光性龙鱼运动量而避免脂肪堆积眼部,减少喜光性龙鱼掉眼,保温隔音。
[000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查到与本技术相关的专利1项,具体信息如下:
[0006]技术名称:一种防龙鱼掉眼鱼缸。
[0007]申请号:201920514832.3。
[0008]专利技术人:沈俊。
[0009]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龙鱼掉眼鱼缸,包括柜体和鱼缸,所述柜体的内侧呈水平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水质净化箱,所述柜体的内侧位于隔板的上方安装有鱼缸,所述隔板的底部位于水质净化箱的一侧安装有水泵,且水泵通过导管分别与水质净化箱和鱼缸连通,所述鱼缸的顶部一侧和柜体的内侧顶部均安装有滑轨。本技术中,首先,内部设置有防龙鱼掉眼机构,这种结构既有效的降低了龙鱼掉眼现象的产生,同时也便于龙鱼的养殖使用,从而提升了鱼缸的功能性,其次,内部设置有循环式水质净化机构,这种结构将鱼缸内部的水源进行循环的过滤和消毒处理,既提升了龙鱼养殖的质量,同时也提升鱼缸的功能性。
[0010]这个专利设置有防龙鱼掉眼机构,在鱼缸的外侧设置有遮光帘,既降低了龙鱼掉
眼现象的发生,同时还可对鱼缸进行保温能力,其次,在鱼缸的顶部和柜体之间设置有多组镜面梭拉门,镜面梭拉门的设置,增加了鱼缸水面上部空间,既降低了龙鱼掉眼现象的发生,同时采用无竖拉筋设计,能最大化的防止龙鱼撞伤,并且喂食、打理、维护和捞鱼比传统鱼缸方便,只需水平拉开即可,这种结构既有效的降低了龙鱼掉眼现象的产生,同时也便于龙鱼的养殖使用,从而提升了鱼缸的功能性;可是没有针对喜光性龙鱼进行设计,其是通过在鱼缸的外侧设置遮光帘,不够美观,当要欣赏龙鱼时,需要拉开遮光帘而产生声音,龙鱼敏感,会受到惊吓,且当拉开遮光帘时,也不具备保温性能,仅仅是避免龙鱼因通过视线观察到鱼缸外的人或动物往外看产生的掉眼,无法避免龙鱼因通过听力感知到鱼缸外的人或动物往外看产生的掉眼,也无法避免因喂养过多运动量少产生脂肪堆积到眼睛而产生的掉眼。
[001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又查到与本技术相关的专利1项,具体信息如下:
[0012]技术名称:一种红龙鱼生态鱼缸。
[0013]申请号:201720204053.4。
[0014]专利技术人:杨晓飞、徐绍刚、李文通、马峻峰。
[0015]摘要:本技术涉及养殖装置,具体公开了一种红龙鱼生态鱼缸,包括缸体,排水管、水处理槽和注水管。本技术利用排水管、水泵和注水管形成水循环结构;由水处理槽中的滤棉、短菌屋、长菌屋和挡板组成水处理系统,可有效去除较大的固体颗粒物,菌屋上附着有硝化细菌,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氨氮类,保证水质的干净清洁;通过加热棒控制水体温度;通过滑动盖板防止鱼跳出和杂物进入。
[0016]这个专利通过排水管、水泵和注水管形成水循环结构;由水处理槽中的滤棉、短菌屋、长菌屋和挡板组成水处理系统,可有效去除较大的固体颗粒物,菌屋上附着有硝化细菌,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氨氮类,保证水质的清洁;通过加热棒控制水体温度;通过滑动盖板防止鱼跳出和杂物进入。其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培育效果好,成本低,应用效果好,可是没有针对降低喜光性龙鱼掉眼进行设计,通过避免被鱼缸外走动的人或动物吸引而往外看,避免龙鱼养成往下看的觅食习性以及提高喜光性龙鱼运动量而避免脂肪堆积眼部,减少喜光性龙鱼掉眼,保温隔音。
[0017]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又查到与本技术相关的专利1项,具体信息如下:技术名称:一种基于电致变色的智能变色鱼缸。申请号:201920514832.3。
[0018]专利技术人:王唱、汪浩、严辉、张鸿超、韩凤熙。
[0019]摘要:一种基于电致变色的智能变色鱼缸,该鱼缸是一种通过电致变色玻璃并且基于电致变色技术实现的,以期对内部明暗做出控制的智能变色鱼缸,该鱼缸主要包括上口盖、后壁、电致变色玻璃、底座盒。底座盒中装有开关、电源、智能转换器、变压器、保护电阻,开关的端部与保护电阻的端部分别与电致变色玻璃的两电极相连,后壁与电致变色玻璃相互粘连,上口盖与后壁以及电致变色玻璃粘连,底座盒设置在上口盖开口处,上口盖、后壁、电致变色玻璃、底座盒最终形成密封的智能变色鱼缸腔体。
[0020]这个专利使用电致变色玻璃制作的鱼缸代替普通玻璃制作的鱼缸,可以实现降低鱼缸内部亮度、让晚上的鱼可以充分休息的同时,又不失美观和科技感,可是没有针对降低
喜光性龙鱼掉眼进行设计,这个鱼缸专利三面使用电致变色玻璃,当通电时,光线骤然增亮,龙鱼会受到惊吓,且也不能,避免龙鱼养成往下看的觅食习性以及提高喜光性龙鱼运动量避免脂肪堆积眼部,减少喜光性龙鱼掉眼,保温隔音。
[0021]综上所述,市场上需要一种减少喜光性龙鱼掉眼的保温龙鱼生态养殖缸,避免被鱼缸外走动的人或动物吸引而往外看,避免龙鱼养成往下看的觅食习性以及提高喜光性龙鱼运动量而避免脂肪堆积眼部,减少喜光性龙鱼掉眼,保温隔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22]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减少喜光性龙鱼掉眼的保温龙鱼生态养殖缸,通过避免被鱼缸外走动的人或动物吸引而往外看,避免龙鱼养成往下看的觅食习性以及提高喜光性龙鱼运动量而避免脂肪堆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喜光性龙鱼掉眼的保温龙鱼生态养殖缸,矩形缸体,包括内缸体(1)、外缸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缸体(2)包裹住所述内缸体(1),所述内缸体(1)的外壁和所述外缸体(2)的内壁所形成的环空为真空,所述内缸体(1)设置有不透光底板(11)、前电致变色玻璃板(12)、左侧电致变色玻璃板(13)、右侧电致变色玻璃板(14)、后背景板(15),所述内缸体(1)顶部设置有顶盖(3),所述顶盖(3)左侧、右侧设置有左侧灯(4)、右侧灯(5),所述顶盖(3)上边沿设置有装饰架(6),所述装饰架(6)上端固定连接有开关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喜光性龙鱼掉眼的保温龙鱼生态养殖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光底板(11)、所述前电致变色玻璃板(12)、所述左侧电致变色玻璃板(13)、所述右侧电致变色玻璃板(14)、所述后背景板(15)形成一个不漏水的矩形箱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喜光性龙鱼掉眼的保温龙鱼生态养殖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电致变色玻璃板(12)、所述左侧电致变色玻璃板(13)、所述右侧电致变色玻璃板(14)均由两块电致变色玻璃从上到下拼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木良
申请(专利权)人:茂名森科能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