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苗种繁育自清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1525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厂化苗种繁育自清洁系统,包括一育苗池、一管道式气力提升池底吸污装置、一集污槽、一固液分离装置和一控制系统;所述集污槽设置于所述育苗池的顶部;所述管道式气力提升池底吸污装置连接所述育苗池并延伸入所述育苗池内;所述集污槽的一端连接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并通过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育苗池;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管道式气力提升池底吸污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工厂化苗种繁育自清洁系统,通过程序设定,可以在育苗过程中自动进行池底清洁,适用于鱼虾蟹贝等海水和淡水的苗种繁育,更适合推广,具有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特点。和经济性等特点。和经济性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厂化苗种繁育自清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苗种繁育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工厂化苗种繁育自清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工厂化循环水苗种繁育过程中水流流速不高,造成粪便残饲在池底堆积,容易滋生大量微生物,进而影响受精卵的孵化进程和苗种健康生长。目前,传统育苗系统池底除污主要利用虹吸法去除池底污物;该方式人员工作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厂化苗种繁育自清洁系统,通过程序设定,可以在育苗过程中自动进行池底清洁,适用于鱼虾蟹贝等海水和淡水的苗种繁育,更适合推广,具有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特点。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厂化苗种繁育自清洁系统,包括一育苗池、一管道式气力提升池底吸污装置、一集污槽、一固液分离装置和一控制系统;所述集污槽设置于所述育苗池的顶部;所述管道式气力提升池底吸污装置连接所述育苗池并延伸入所述育苗池内;所述集污槽的一端连接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并通过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育苗池;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管道式气力提升池底吸污装置。
[0005]优选地,所述管道式气力提升池底吸污装置包括一减速电机、一减速齿轮、一旋转轴、一轴承座、一进气管、一电动阀、一提升立管和一吸污管;所述减速电机固定于所述集污槽上部;所述轴承座固定于所述集污槽的底部;所述旋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轴承座内并连接所述提升立管的顶端;所述旋转轴通过所述减速齿轮与所述减速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提升立管的底端连接所述吸污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一供气设备,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自所述提升立管的顶端延伸入所述提升立管的内部;所述电动阀安装于所述进气管上;所述提升立管的顶端开口与所述集污槽导通;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减速电机和所述电动阀。
[0006]优选地,所述旋转轴形成若干开槽,所述提升立管的顶端开口通过所述开槽与所述集污槽导通。
[0007]优选地,所述集污槽的一端底部形成一第一排污口;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包括一箱体和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一排污口延伸入所述箱体,所述箱体的侧部通过所述过滤装置连通所述育苗池,所述箱体的底部形成一第二排污口。
[0008]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相连的一触摸屏PLC一体机、一直流电机驱动板和一开关电源;所述触摸屏PLC一体机通过所述直流电机驱动板连接所述减速电机;所述触摸屏PLC一体机连接所述电动阀。
[0009]优选地,所述吸污管水平设置且底部形成多个吸污孔或形成一吸污槽;所述提升立管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吸污管的中部。
[0010]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适合鱼虾贝繁育系统和中小型养殖系统,设施设备简单,投资小,有利于推广使用。
[0012]2、集成管道式气力提升池底吸污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利用气提原理,能耗低、对幼鱼影响小。
[0013]3、自清洁系统可以通过程序设定,调节电机转速和电动阀大小,控制气力大小和吸污速度。
[0014]4、自清洁系统中颗粒物在集水槽中收集并通过固液分离装置分离,便于污物分离。
[0015]5、管道式气力提升池底吸污装置可以保证育苗池池底清洁,减少病害发生。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厂化苗种繁育自清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厂化苗种繁育自清洁系统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根据附图图1和图2,给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功能、特点。
[0019]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工厂化苗种繁育自清洁系统,包括一育苗池10、一管道式气力提升池底吸污装置、一集污槽3、一固液分离装置和一控制系统;集污槽3设置于育苗池10的顶部;管道式气力提升池底吸污装置连接育苗池10并延伸入育苗池10内;集污槽3的一端连接固液分离装置并通过固液分离装置连通育苗池10;控制系统连接管道式气力提升池底吸污装置。
[0020]管道式气力提升池底吸污装置包括一减速电机7、一减速齿轮6、一旋转轴5、一轴承座4、一进气管8、一电动阀9、一提升立管2和一吸污管1;减速电机7固定于集污槽3上部;轴承座4固定于集污槽3的底部;旋转轴5可转动地连接于轴承座4内并连接提升立管2的顶端;旋转轴5通过减速齿轮6与减速电机7传动连接;提升立管2的底端连接吸污管1;进气管8的一端连接一供气设备,进气管8的另一端自提升立管2的顶端延伸入提升立管2的内部;电动阀9安装于进气管8上;提升立管2的顶端开口与集污槽3导通;控制系统连接减速电机7和电动阀9。
[0021]旋转轴5形成若干开槽,提升立管2的顶端开口通过开槽与集污槽3导通。
[0022]集污槽3的一端底部形成一第一排污口;固液分离装置包括一箱体和一过滤装置;第一排污口延伸入箱体,箱体的侧部通过过滤装置连通育苗池10,箱体的底部形成一第二排污口。
[0023]控制系统包括相连的一触摸屏PLC一体机、一直流电机驱动板和一开关电源;触摸屏PLC一体机通过直流电机驱动板连接减速电机7;触摸屏PLC一体机连接电动阀9。
[0024]吸污管1水平设置且底部形成多个吸污孔或形成一吸污槽;提升立管2的底端连接于吸污管1的中部。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工厂化苗种繁育自清洁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启动控制开关,减速电机7和电动阀9启动,压缩空气经进气管8注入提升立管2中,空气与提升立管2中液体
冲击后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提升立管2中做垂直向上运动,气泡上浮中会聚集成与管径相当的气泡时发生破裂。在气提过程中,液体与气泡会交替出现,气泡在管内的运动会带动液体连续上升,池底的颗粒物通过吸污管1进入提升立管2中,随液体一起提升至集污槽3中,通过在集污槽3中进行固液分离,将颗粒物进行集中收集排放。
[0026]减速电机7带动减速齿轮6传动,轴承座4固定在集污槽3的底部,旋转轴5连接提升立管2,吸污管1固定在提升立管2的末端;当减速电机7通电后,通过减速齿轮6传动,旋转轴5带动吸污管1在育苗池10底部做旋转运动,可以保证育苗池10底部全部可以覆盖。
[0027]电动阀9主要是控制进气管8中压缩空气的进入。
[0028]集污槽3主要是将提升上来的固液混合物进行分离,固液混合物通过过滤后,液体流入育苗池10系统中,固体颗粒物收集后集中排放。
[002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工厂化苗种繁育自清洁系统,其控制方式如下:
[0030]控制系统主要由触摸屏PLC一体机、直流电机驱动板、开关电源组成。管道式气力提升池底吸污装置通过直流电机带动吸污管1旋转,通过气提原理将鱼池底部粪便及残饵随水流提升至集水槽中,达到池底去污的效果。触摸屏PLC一体机的触摸屏发送指令给PLC,PLC接收到指令后根据要求控制直流电机以及电动阀9的启、停,可通过直流电机驱动板调节吸污管1道的旋转速度。
[0031]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厂化苗种繁育自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育苗池(10)、一管道式气力提升池底吸污装置、一集污槽(3)、一固液分离装置和一控制系统;所述集污槽(3)设置于所述育苗池(10)的顶部;所述管道式气力提升池底吸污装置连接所述育苗池(10)并延伸入所述育苗池(10)内;所述集污槽(3)的一端连接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并通过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育苗池(10);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管道式气力提升池底吸污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苗种繁育自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式气力提升池底吸污装置包括一减速电机(7)、一减速齿轮(6)、一旋转轴(5)、一轴承座(4)、一进气管(8)、一电动阀(9)、一提升立管(2)和一吸污管(1);所述减速电机(7)固定于所述集污槽(3)上部;所述轴承座(4)固定于所述集污槽(3)的底部;所述旋转轴(5)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轴承座(4)内并连接所述提升立管(2)的顶端;所述旋转轴(5)通过所述减速齿轮(6)与所述减速电机(7)传动连接;所述提升立管(2)的底端连接所述吸污管(1);所述进气管(8)的一端连接一供气设备,所述进气管(8)的另一端自所述提升立管(2)的顶端延伸入所述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达张宇雷高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