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喷墨头,分别具有配置了多个吐出口的吐出面;和传送机构,形成有与一个或多个所述吐出面相对的相对区域,该传送机构传送放置于所述相对区域上的记录介质。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机构。各移动机构包括向所述相对区域按压记录介质的介质按压部件,并使所述介质按压部件在距所述相对区域的距离在所述吐出面以上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相对区域接触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向记录介质吐出墨水的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本专利特开2006-131353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喷墨记录装置, 其包括喷墨头,具有配置了多个吐出口的吐出面,所述吐出口用于 吐出墨水;和传送机构,具有放置记录介质的环形的传送带,其用于 传送记录介质。在上述喷墨记录装置中,以吐出面和传送带的上表面 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喷墨头和传送机构。并且,通过从喷墨头向由 传送机构传送的记录介质吐出墨水,在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记录。在如上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在喷墨头和传送机构之间发生卡 纸(Jam)时,存在记录介质粘贴在喷墨头的吐出面上的情况。在这种 状态下,若不迅速取出记录介质而长时间放置,则存在无法从吐出面 剥离记录介质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能防止记录介质粘贴 而放置在吐出面上。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包括 一个或多个喷墨头,分别具有配置了多个吐出口的吐出面;传送机构,形成有与一个或多个所述吐出面相对的相对区域,该传送机构传送放置于所述相对区域上的记录介质;和一个或多个移动机构,分别包括向所述相对区域按压记录介 质的介质按压部件(medium pusher),并使所述介质按压部件在距所 述相对区域的距离在所述吐出面以上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相对区域接触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根据该结构,在记录介质粘贴到一个或多个吐出面上时,能够利 用一个或多个介质按压部件从一个或多个吐出面剥离记录介质,并将 该记录介质移动至传送机构的相对区域。由此,能防止记录介质粘贴 而放置在一个或多个吐出面上。附图说明在参照附图进行的如下说明中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 的、特征及优点。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简要 侧视图。图2是沿图1中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传送机构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控制部的简要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控制部中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6A至图6D是表示图1所示的喷墨头和按压部件在发生卡纸时 的动作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打印机的简要结构的图。图8A及图8B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打印机的简要结构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1是包括分别吐 出品红色、青色、黄色、黑色墨水的4个喷墨头2的彩色喷墨打印机。 并且,在所述喷墨头2的下方配置有传送机构50,所述传送机构50使 纸张70与喷墨头2的下表面且形成有多个吐出口的吐出面2a相对着 向传送方向A (在图1中用箭头表示的方向)传送。4个喷墨头2和传 送机构50容纳在框体la内。在框体la内且传送机构50的下方配置有 供纸装置10。框体la的上表面为层叠(Stack)完成打印的多个纸张570的排纸部15。利用控制部100控制打印机1各部分的动作。如图1所示,供纸装置10包括能容纳层叠的多个纸张70的供纸盒11、从供纸盒11将纸张70逐张送出的拾取辊12和使拾取辊12 旋转的供纸电机13 (参照图4)。供纸盒11配置在图1中上下方向上 与传送机构50重叠的位置。拾取辊12旋转并与容纳在供纸盒11内的 多个纸张70中位于最上方的纸张70接触,从而送出该纸张70。并且, 在框体la内设有弯曲的传送引导部17,所述传送引导部17从供纸盒 11的上端向传送机构50的上表面延伸。通过拾取辊12向图1中的顺 时针方向旋转,与拾取辊12接触的纸张70经由传送引导部17向传送 机构50送出。各喷墨头2具有其长度方向朝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细 长的长方体形状。4个喷墨头2沿着传送方向A彼此相邻,并且固定 在板状部件即喷墨头板3上。更详细而言,在喷墨头板3上形成有与 喷墨头2的形状一致的4个开口 (未图示),4个喷墨头2分别嵌入到 所述开口中而固定成喷墨头板3的下表面和吐出面2a在同一高度。如 此,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是利用固定的喷墨头2形成图形的行式打 印机。在喷墨头3上安装有使按压部件35向喷墨头2及传送机构50的 相对方向即图1中的上下方向移动的2个移动机构30,所述按压部件 35将位于4个喷墨头2和传送机构50之间的纸张70向传送机构50按 压。2个移动机构30中的一个位于4个喷墨头2中沿传送方向A最上 游位置的喷墨头和与其相邻的喷墨头之间,另一个位于最下游位置的 喷墨头和与其相邻的喷墨头之间。即,沿传送方向A从上游起第二个 喷墨头2和第三个喷墨头2之间没有配置移动机构30。在这里,参照位于最上游的喷墨头2和与其相邻的喷墨头2之间 的剖视图即沿着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的图2,对移动机构30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如图2所示,在喷墨头板3的上表面,以其可动铁心31a 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有螺线管31。可动铁心31a的上端固定在 支撑板33的下表面。在支撑板33的下表面安装有按压部件35。根据 上述结构,在驱动螺线管31并使可动铁心31a沿上下方向移动时,按 压部件35也与随之沿上下方向移动。在喷墨头板3上形成有按压部件35可通过的开口 3a。在可动铁心 31a位于跳出位置时,按压部件35的下端位于开口 3a及吐出面2a的 上方。在可动铁心31a位于引入位置时,按压部件35的下端位于开口 3a及吐出面2a的下方。即,按压部件35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移动,如图2中用实线表示,所述第一位置位于吐出面2a的上方(作 为一个变形例,也可以是相同的高度),如图2中用虚线表示,所述 第二位置接触到传送机构50的传送带53 (在后文中进行描述)的外周 面即传送面54中与4个吐出面2a相对的相对区域。返回图l,喷墨头板3由2个喷墨头升降机构60可升降地支撑。 2个喷墨头升降机构60沿着传送方向A配置于喷墨头板3的两侧。各 喷墨头升降机构60包括作为上下移动的驱动源的升降电机62;固定 在各升降电机62的轴上的小齿轮63;和齿条式传动部件(Rack gear) 64,竖立设置在喷墨头板3上,并且与各小齿轮63啮合。使2个升降电机62同步地使各小齿轮63向正方向或反方向旋转 时,齿条式传动部件64升降。伴随着该齿条式传动部件64的升降移 动,喷墨头板3、 4个喷墨头2及移动机构30升降。通过上述2个喷 墨头升降机构60的驱动,4个喷墨头2在打印位置和比打印位置靠上 方的后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打印位置是在由传送带53传送来的纸张 70上进行打印时所处的位置。因此,能改变4个喷墨头2和传送带53 的相对区域之间的间隙G。即,在本实施方式中,2个喷墨头升降机构 60发挥间隙变更机构的功能。7在喷墨头2利用升降机构60配置在打印位置时,其吐出面2a和 传送带53的传送面54平行。纸张70在所述面2a、 54之间沿着传送 方向A传送。在由传送带53传送的纸张70依次经过4个喷墨头2的 相临下方时,从吐出口朝向该纸张70的上表面即打印面吐出各种颜色 的墨水,形成所希望的彩色图像。传送机构50包括两个传送带辊51、 52,形成于彼此平行的旋 转轴(Rotating shaft) 51a、 52a的周围;和环形的传送带53,架设在 两个传送带辊51、 52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作为传送带53外周 面的传送面54中与4个吐出面2a相对的区域称作相对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喷墨头,分别具有配置了多个吐出口的吐出面; 传送机构,形成有与一个或多个所述吐出面相对的相对区域,该传送机构传送放置于所述相对区域上的记录介质;和 一个或多个移动机构,分别包 括向所述相对区域按压记录介质的介质按压部件,并使所述介质按压部件在距所述相对区域的距离在所述吐出面以上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相对区域接触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野雄治,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