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降解固体颗粒式下沉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1996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降解固体颗粒式下沉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形成人工隔层后也无法降解,对储隔伤害较大,井下事故时基本无法处理,体胶塞式下沉剂材料可能无法满足遮挡要求等问题,其包括以下以质量分数计的组分:加重剂25~45%、固结剂8~12%、引发剂0.008%~0.036%、交联剂0.01%~0.05%、悬浮剂6~8%、降解剂0.01~0.03%;其余为水。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靠性强、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在人工隔层控缝高下沉剂材料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价值和推广价值。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降解固体颗粒式下沉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酸化压裂技术中的人工隔层控缝高下沉剂材料
,尤其是一种自降解固体颗粒式下沉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的碳酸盐岩油气藏分布非常广泛,具有勘探开发的巨大潜力。但由于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地质条件复杂,目前的物探技术还不能精细地描述碳酸盐岩储层缝洞系统的发育情况,钻井也只能到达地震预测的缝洞发育有利区域附近,因此,对于碳酸盐岩储层的开发具有一定难度。通常情况下,碳酸盐岩储层需要通过储层改造才能达到认识储层和增储上产的目的,储层的酸化压裂改造就成为碳酸盐岩高效开发的关键性技术。
[0003]针对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的酸压技术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了适合于裂缝(溶洞)型储层特征的酸压技术,开发研制了相应的压裂液及酸液体系与配方、形成了以多级交替注入酸压、前置液酸压为主的酸压工艺技术,以及施工管柱优化设计、降低井口施工压力技术、压后快速返排等配套技术,酸压施工成功率逐年提升,但是措施有效率不尽如人意。其中,缝高控制难度大、容易沟通底水导致酸压失效是一个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降解固体颗粒式下沉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以质量分数计的组分:加重剂25~45%、固结剂8~12%、引发剂0.008%~0.036%、交联剂0.01%~0.05%、悬浮剂6~8%、降解剂0.01~0.03%;其余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降解固体颗粒式下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重剂为重晶石、超细重质碳酸钙粉、硫酸钙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降解固体颗粒式下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钾、氯化亚铁、过氧化氢、甲醛次亚硫酸氢钠中的两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降解固体颗粒式下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柠檬酸铝、醋酸铬、甲醛、苯酚中一种或两种。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降解固体颗粒式下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剂为微胶囊破胶剂。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降解固体颗粒式下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剂为超细蒙脱土、膨润土中的一种。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自降解固体颗粒式下沉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8~12%固结剂加入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溶解;待固结剂完全溶解后,加入25~45%加重剂,搅拌同时加入6~8%悬浮剂,充分溶解,得到第一悬浮液中间产物;将浓度为5%的交联剂的溶液按0.01%~0.05%剂量加入第一悬浮液中间产物中,加入0.01~0.03%的降解剂,超声震荡5分钟,得到第二中间产物;将浓度为2%的引发剂的溶液按0.01%~0.05%剂量加入至第二中间产物中,搅拌均匀,放入50℃水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颖牟秋杭杨洋黄涛李建林张浩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