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鼓风机电机冷却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198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鼓风机电机冷却散热结构,涉及电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导热机构、散热机构和冷媒输送机构共同构成一组以方棚油为冷却媒介的循环式导热散热结构,其中导热机构设置于电机外壳的外部,吸收电机的热量,吸收热量后的冷媒在冷媒输送机构作用下被输送至散热机构,利用低温空气对冷媒进行冷却散热,冷却后的冷媒继续被输送回流至导热机构继续参与导热工作;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利用液冷方式将冷媒直接作用在电机主轴和间接作用在电机外壳,双重多方冷却,提高了冷却效率;同时利用鼓风机自身的工作性质,利用空气对流对冷媒冷却降温的同时,再利用电机主轴带动引流冷却后的冷媒,完成了资源的重复利用和物料的循环输送。用和物料的循环输送。用和物料的循环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鼓风机电机冷却散热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结构设计
,特别是涉及一种鼓风机电机冷却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机通常为多种用电设备的驱动源,在一些工业用电设备中,电机往往承担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通常需要负载较多的用电设备;由于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持续摆动,整个过程需要输出较大的功率,因此,在长时间工作时,电机本身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会对电机甚至对应的用电设备造成严重损害;对于现有的电机设备,冷却散热工作通常仅仅体现在电机壳体结构方面,而常用的气冷散热和水冷散热,或是难以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或是改装困难,成本较高,且容易在用电设备间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鼓风机的电机散热工作也是如此,虽然能够利用其自身产生的空气对电机进行散热降温,但经过电机设备的空气往往还需要进行二次净化和过滤,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反而降低了效率;为此,我们结合鼓风机设备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鼓风机电机冷却散热结构,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鼓风机电机冷却散热结构,解决现有的鼓风机自产对流空气散热效果差和效率低、步骤复杂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鼓风机电机冷却散热结构,包括导热机构、散热机构和冷媒输送机构,其中导热机构嵌套于电机外壳的外部,散热机构设置于鼓风机的进风管与空气净化盒之间,且进风管与空气净化盒通过散热机构连通,进风管与鼓风盒焊接连通;在本技术方案中导热机构、散热机构和冷媒输送机构共同构成一组以方棚油为冷却媒介的循环式导热散热结构,其中导热机构设置于电机外壳的外部,用于吸收电机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吸收热量后的冷媒在冷媒输送机构作用下被输送至散热机构,利用鼓风机抽送的低温空气以对流方式对冷媒进行冷却散热,冷却后的冷媒继续在冷媒输送机构的作用下被输送回流至导热机构继续参与导热工作;所述导热机构包括分流盒、导热管和汇流盒,散热机构包括散热导流盒,冷媒输送机构包括抽液管和注液管;若干所述导热管设置于分流盒与汇流盒之间,且分流盒与汇流盒通过若干导热管相互连通;若干所述导热管设置于电机外壳的外部,且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分流盒与散热导流盒之间通过抽液管连通,汇流盒与散热导流盒之间通过注液管连通;结合前述结构,在实际组装及工作过程中,导热管设置于电机外壳的外部,并与电机外壳接触贴合从而吸收电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其内部的冷媒吸热升温后在冷媒输送机构作用下被输送至汇流盒中,而后经注液管输送至散热导流盒中,此时鼓风机在鼓风工作
时利用冷热流体对流的方式对冷媒进行降温,降温后的冷媒经抽液管输送至分流盒内部继续进行导热工作。
[0005]所述导热管内表面焊接有热驱动管,其中热驱动管内部设置有放热腔和驱动腔,且两者相互连通;所述放热腔内表面粘连有导热块,驱动腔内部安装有驱动塞杆,其中驱动塞杆与驱动腔构成活塞结构;其中导热块与电机外壳和电机内部连接,能够直接传导电机内部及电机外壳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而后在放热腔内部放热,受热膨胀的空气推动驱动塞杆滑动;所述驱动塞杆一端焊接有供冷管,且供冷管设置于热驱动管的外部;所述分流盒一表面焊接有若干波纹管,波纹管内表面焊接有安装套,且供冷管的一端延伸连通至安装套内部,且供冷管与安装套滑动卡合;结合前述结构,安装套与分流盒连通,在实际工作时,当驱动塞杆推动供冷管滑动时,分流盒内部的冷媒通过安装套输送流至供冷管内部;所述供冷管周侧面开设有若干供冷口,同时所述供冷管周侧面还焊接有从动板;所述热驱动管内表面焊接有隔离阀板,且隔离阀板嵌套于供冷管外部,并与供冷口封隔配合;所述热驱动管一端内表面焊接有驱动板,其中驱动板为铁淦氧磁板,从动板为永磁体,其中驱动板带磁时与从动板磁性相斥,且在驱动板升温消磁时与从动板磁性相吸;结合前述结构,驱动板作为铁淦氧磁板,能够在热驱动管内部温度升高时消磁,驱动塞杆带动供冷管滑动,使供冷口脱离封隔状态,同时从动板在与驱动板的磁吸力作用下固定于热驱动管的驱动板一端,且保持供冷口为导通状态;此时冷媒能够依次通过安装套、供冷管和供冷口注入热驱动管内部,吸收热驱动管内部的热量。
[0006]进一步地,所述热驱动管一侧面焊接连通有分流管,分流管的下端贯穿电机外壳并延伸连通至电机外壳内部;所述分流管下端焊接有封隔轴承,其中封隔轴承设置于电机外壳与电机主轴之间;所述封隔轴承周侧面焊接有若干导热杆,且导热杆的一端沿分流管的内壁延伸并焊接至导热块表面;在上述结构中,当冷媒注入热驱动管内部后,能够通过分流管注入至封隔轴承的表面,并对其表面进行冷却降温。
[0007]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主轴一端延伸至鼓风盒内部,另一端焊接有输送轴,且输送轴周侧面焊接有引流涡扇和分流涡扇;所述分流盒与抽液管之间栓接连通有固定管,其中分流涡扇设置于分流盒的内部,引流涡扇设置于固定管的内部;其中,在鼓风机电机主轴旋转时,能够利用引流涡扇和分流涡扇将冷媒从抽液管中抽送至分流盒内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抽液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散热导流盒的上侧面,并与散热导流盒之间栓接连通;所述注液管一端与散热导流盒的下侧面栓接连通,另一端与汇流盒的上侧面栓接连通;在汇流盒和散热导流盒内部,冷媒的输送方向均为由下方至上方,能够使冷媒在导热工作和散热过程都彻底进行。
[0009]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导流盒内表面焊接有若干抽气毛细管,其抽气毛细管的一端延伸连通至空气净化盒内部,另一端延伸连通至进风管内部;若干抽气毛细管之间存在空隙,且空隙与抽液管和注液管均连通;结合前述结构,在冷媒进入散热导流盒内部的同时,鼓风机正常抽送空气,低温空气经空气净化盒净化过滤后进入散热导流盒的抽气毛细管,对空隙中的冷媒进行对流降温。
[0010]进一步地,所述供冷管周侧面还焊接有压板,压板与隔离阀板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隔离阀板表面开设有若干连通口,同时所述隔离阀板设置于压板与从动板之间,且供冷管与隔离阀板滑动配合。
[0011]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导热机构、散热机构和冷媒输送机构共同构成一组以方棚油为冷却媒介的循环式导热散热结构,其中导热机构设置于电机外壳的外部,用于吸收电机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吸收热量后的冷媒在冷媒输送机构作用下被输送至散热机构,利用鼓风机抽送的低温空气以对流方式对冷媒进行冷却散热,冷却后的冷媒继续在冷媒输送机构的作用下被输送回流至导热机构继续参与导热工作;其中导热管设置于电机外壳的外部,并与电机外壳接触贴合从而吸收电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其内部的冷媒吸热升温后在冷媒输送机构作用下被输送至汇流盒中,而后经注液管输送至散热导流盒中,此时鼓风机在鼓风工作时利用冷热流体对流的方式对冷媒进行降温,降温后的冷媒经抽液管输送至分流盒内部继续进行导热工作;在整个冷却散热工作过程中,利用液冷方式将冷媒直接作用在电机主轴和间接作用在电机外壳,双重多方冷却,提高了冷却效率;同时利用鼓风机自身的工作性质,利用空气对流对冷媒冷却降温的同时,再利用电机主轴带动引流冷却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鼓风机电机冷却散热结构,包括导热机构、散热机构和冷媒输送机构,其中导热机构嵌套于电机外壳(1)的外部,散热机构设置于鼓风机进风管(2)与空气净化盒(3)之间,且进风管(2)与空气净化盒(3)通过散热机构连通,进风管(2)与鼓风盒(10)焊接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机构包括分流盒(4)、导热管(5)和汇流盒(6),散热机构包括散热导流盒(7),冷媒输送机构包括抽液管(8)和注液管(9);若干所述导热管(5)设置于分流盒(4)与汇流盒(6)之间,且分流盒(4)与汇流盒(6)通过若干导热管(5)相互连通;若干所述导热管(5)设置于电机外壳(1)的外部,且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分流盒(4)与散热导流盒(7)之间通过抽液管(8)连通,汇流盒(6)与散热导流盒(7)之间通过注液管(9)连通;所述导热管(5)内表面焊接有热驱动管(11),其中热驱动管(11)内部设置有放热腔(12)和驱动腔(13),且两者相互连通;所述放热腔(12)内表面粘连有导热块(14),驱动腔(13)内部安装有驱动塞杆(15),其中驱动塞杆(15)与驱动腔(13)构成活塞结构;所述驱动塞杆(15)一端焊接有供冷管(16),且供冷管(16)设置于热驱动管(11)的外部;所述分流盒(4)一表面焊接有若干波纹管(17),波纹管(17)内表面焊接有安装套(18),且供冷管(16)的一端延伸连通至安装套(18)内部,且供冷管(16)与安装套(18)滑动卡合;所述供冷管(16)周侧面开设有若干供冷口(19),同时所述供冷管(16)周侧面还焊接有从动板(20);所述热驱动管(11)内表面焊接有隔离阀板(21),且隔离阀板(21)嵌套于供冷管(16)外部,并与供冷口(19)封隔配合;所述热驱动管(11)一端内表面焊接有驱动板(22),其中驱动板(22)为铁淦氧磁板,从动板(20)为永磁体,其中驱动板(22)带磁时与从动板(20)磁性相斥,且在驱动板(22)升温消磁时与从动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百宏王森佟德尹利平彭睿张运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富生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