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乳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192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膜乳化装置,属于微球制备设备领域。上述膜乳化装置包括升降平台、水相容器、膜管、及油相容器,升降平台包括导向杆、丝杆、固定板及台板,导向杆及丝杆均竖直设置,导向杆与固定板固定连接,丝杆与固定板可转动连接。导向杆与台板滑动连接,丝杆与台板螺纹连接;丝杆绕自身轴线转动时,台板能够上下移动。水相容器放置在台板上。膜管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水相容器的下部连接;油相容器的下部通过管道与膜管连接;油相容器和水相容器中的溶液均能够进入到膜管中。上述结构整体比较简单,整体维护维修也非常简单,出现故障的几率也大大降低。几率也大大降低。几率也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乳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微球制备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膜乳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球(microsphere)是指药物分散或被吸附在高分子、聚合物基质中而形成的微粒分散体系,制备微球的载体材料很多,主要分为天然高分子微球(如淀粉微球,白蛋白微球,明胶微球,壳聚糖等)和合成聚合物微球(如聚乳酸微球、聚己内酯微球等)。微球的制备方法通常有搅拌滴加法、均质乳化法、膜乳化法等,膜乳化的概念由日本学者Nakashima于20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膜乳化法的优势在于可制得粒径较均一的微球。膜乳化技术是通过膜管的微孔将分散相(油相)在外加压力的作用下,压入连续相(水相)中形成乳液状液滴,水相以一定的流速将油相液滴带出膜乳化器,完成膜乳化过程,制得微球。现有的膜乳化设备一般是采用通入氮气来提供外加压力,将油相压入膜管并使其通过膜管上的微孔,而水相在泵送机构的作用下将油相液滴带出。
[0003]然而,很多泵在运行的过程中,内部零件很容易发生磨损,例如齿轮泵内部的齿磨损,从而造成内漏、或者其他故障而不能正常使用;另外,对于使用一段时间而需要储存的泵,应用防锈剂清理和冲洗泵的出液端。由于上述泵送机构的设置,其导致膜乳化装置整体维护和维修都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乳化装置,其采用了新型的结构来替代液压泵,进而降低维护维修难度。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膜乳化装置,包括:
[0007]两个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包括导向杆、丝杆、固定板及台板,所述导向杆及所述丝杆均竖直设置,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固定板可转动连接;
[0008]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台板滑动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台板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绕自身轴线转动时,所述台板能够上下移动;
[0009]水相容器,所述水相容器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升降平台的台板上;
[0010]膜管,所述膜管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水相容器的下部连接;
[0011]油相容器,所述油相容器的下部通过管道与所述膜管连接,所述油相容器放置在另外一个所述升降平台的台板上;
[0012]所述油相容器中的油相溶液和所述水相容器中的水相溶液均能够进入到膜管中,所述油相溶液能够通过所述膜管的微孔在所述水相溶液中形成液滴,且所述水相溶液能够将所述液滴带走。
[0013]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平台还包括电机、传感器及控制器,所述电机与所述丝杆传动
连接;
[0014]所述传感器设置在台板上,用于检测所述台板上容器的重力变化;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台板上容器的重力变化来控制电机工作。
[0015]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上限位开关,所述上限位开关位于所5述台板上方,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当所述台板碰到所述限位开关时,
[0016]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电机停止工作。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上限位开关与所述导向杆可拆卸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上限位开关包括卡箍,所述卡箍与所述导向杆连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台板上设置有三个安装孔,其中一个安装孔中设置有0螺母,另外两个安装孔中设置有直线轴承;
[0020]所述膜乳化装置包括两个所述导向杆;所述螺母套设在所述丝杆上,所述直线轴承套设在对应的导向杆上。
[0021]进一步地,所述水相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及三个支撑杆,所述三个支撑杆与所述容器本体的下部连接。
[0022]5进一步地,所述容器本体的下部为锥形,所述容器本体的下部设置有
[0023]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阀门。
[0024]进一步地,所述丝杆上设置有手轮。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膜乳化装置,使用时,在水相容器中加入水相,并将水相容器置于台板上,转动丝杆使得台板升到一定高度,使得水相容器中的液面高度高于膜管的上端,在油相容器中加入油相,并将油相容器置于另一个台板上,使台板升高到一定高度,使得油相容器中的液面高度高于膜管的上端,且使得油相容器的液面高度高于水相容器中的液面高度,进而使得在高度差产生的液体压力的作用下,油相能够持续不断地进入到膜管的膜孔中在水相中形成液滴,且水相最终带着油相液滴通过管道进入到储存容器,固化后形成微球中。上述高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通过调节两个台板的高度来调节流速和压力。上述结构整体比较简单,舍弃了泵设备提供动力,整体维护维修也较简单,出现故障的几率也大大降低,普通的实验室人员完全可以对其进行维护。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膜乳化装置的整体原理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台板的俯视图。
[0029]图标:100

膜乳化装置;110

水相容器;112

容器本体;114

支持杆;120

膜管;130

升降平台;131

导向杆;1311

上限位开关;1312

下限位开关;132

丝杆;1321

手轮;133

固定板;134

台板;140

油相容器;150

电机;160

储存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实施例:
[003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膜乳化装置100,其包括水相容器110、膜管120、油相容器140和储存容器160,其中,油相容器140通过管道与膜管120的中部连接,膜管120的上端通过管
道与储存容器160连接,下端通过管道与水相容器110连接。另外,为了调整水相容器110及油相容器140的高度,还设置了两个结构相同的升降平台130,两个升降平台130分别用于放置水相容器110和油相容器140。通过升降平台来分别控制油相容器140和水相容器110的高度,使得油相容器140、水相容器110的液面高度均高于膜管的上端,且油相容器140的液面高度高于水相容器110中的液面高度,在高度差产生的液体压力的作用下,油相能够持续不断地进入到膜管120的膜孔中并在水相中形成液滴,且水相最终带着油相液滴通过管道进入到储存容器160中,固化后形成微球。
[0032]上述两个升降平台130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以便于加工生产。具体地,升降平台130包括固定板133、台板134、丝杆132及两个导向杆131,其中固定板133用于放置在实验台上,两个导向杆131竖直设置,其下端与固定板13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丝杆132的下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板133可转动连接。两个导向杆131与台板134滑动配合,丝杆132与台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包括导向杆、丝杆、固定板及台板,所述导向杆及所述丝杆均竖直设置,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固定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台板滑动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台板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绕自身轴线转动时,所述台板能够上下移动;水相容器,所述水相容器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升降平台的台板上;膜管,所述膜管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水相容器的下部连接;油相容器,所述油相容器的下部通过管道与所述膜管连接,所述油相容器放置在另外一个所述升降平台的台板上;所述油相容器中的油相溶液和所述水相容器中的水相溶液均能够进入到膜管中,所述油相溶液能够通过所述膜管的微孔在所述水相溶液中形成液滴,且所述水相溶液能够将所述液滴带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还包括电机、传感器及控制器,所述电机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所述传感器设置在台板上,用于检测所述台板上容器的重力变化;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台板上容器的重力变化来控制电机工作。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磊何伟成唐菲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奇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