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氮冷却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186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液氮冷却罐,涉及液氮冷却领域,解决了目前的液氮对材料进行进行急速冷却处理时,由于接触面积较小,所以需要消耗大量液氮进行冷却,且冷却效果较差的问题。技术特征包括:支撑底座;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安装于支撑底座上表面;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安装于支撑结构上;承载结构,所述承载结构安装于支撑结构上,且所述承载结构通过固定结构进行固定;进出料结构,所述进出料结构安装于承载结构上,且所述进出料结构用于进出料。通过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参生更好的冷却效果,减少了液氮的损失,结构相对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氮冷却罐


[0001]本技术涉及液氮冷却
,特别涉及一种液氮冷却罐。

技术介绍

[0002]液氮是指液态的氮气。液氮是惰性,无色,无臭,无腐蚀性,不可燃,温度极低的液体,汽化时大量吸热接触造成冻伤。氮气构成了大气的大部分(体积比78.03%,重量比75.5%)。在常压下,氮的沸点为

196.56℃,1立方米的液氮可以膨胀至696立方米的纯气态氮(21℃)。如果加压,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得到液氮。
[0003]目前的液氮对材料进行进行急速冷却处理时,由于接触面积较小,所以需要消耗大量液氮进行冷却,且冷却效果较差,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一种液氮冷却罐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目前的液氮对材料进行进行急速冷却处理时,由于接触面积较小,所以需要消耗大量液氮进行冷却,且冷却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液氮冷却罐。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6]一种液氮冷却罐,包括:
[0007]支撑底座;
[0008]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安装于支撑底座上表面;
[0009]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安装于支撑结构上;
[0010]承载结构,所述承载结构安装于支撑结构上,且所述承载结构通过固定结构进行固定;
[0011]进出料结构,所述进出料结构安装于承载结构上,且所述进出料结构用于进出料;
[0012]第一冷却结构,所述第一冷却结构安装于承载结构内,且所述第一冷却结构用于冷却;
[0013]第二冷却结构,所述第二冷却结构安装于第一冷却结构上,且所述第二冷却结构用于冷却;
[0014]进出液结构,所述进出液结构安装于承载结构上,且所述进出液结构与第一冷却结构相连通。
[0015]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架;
[0016]所述支撑架安装于支撑底座上表面。
[0017]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环形固定板以及一对固定部;
[0018]所述环形固定板安装于支撑架上表面,一对所述固定部安装于环形固定板上表面,且所述固定部通过固定螺栓进行连接。
[0019]优选的,所述固定部包括:一对弧形固定板、连接杆以及两对连接块;
[0020]所述连接杆安装于一对所述弧形固定板上,每对所述连接块安装于相对应的弧形固定板上。
[0021]优选的,所述承载结构包括:承载罐;
[0022]所述承载罐安装于环形固定板上,且所述承载罐通过弧形固定板进行固定。
[0023]优选的,所述进出料结构包括:进料管、第一电控阀门、出料管以及第二电控阀门;
[0024]所述进料管安装于承载罐上,且所述进料管与承载罐相连通,所述第一电控阀门安装于进料管上,所述出料管安装于承载罐上,且所述出料管与承载罐相连通,所述第二电控阀门安装于出料管上。
[0025]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结构包括:环形冷却壳体;
[0026]所述环形冷却壳体安装于承载罐内。
[0027]优选的,所述第二冷却结构包括:螺旋冷却管;
[0028]所述螺旋冷却管安装于环形冷却壳体上,且所述螺旋冷却管位于承载罐内。
[0029]优选的,所述进出液结构包括:进液管、第三电控阀门、出液管以及第四电控阀门;
[0030]所述进液管安装于承载罐侧表面,且所述进液管与环形冷却壳体相连通,所述第三电控阀门安装于进液管上,所述出液管安装于承载罐侧表面,且所述出液管与环形冷却壳体相连通,所述第四电控阀门安装于出液管上。
[0031]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市电接口。
[0032]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33]该一种液氮冷却罐可以更好的对材料进行急速冷却处理,非常方便,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通过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参生更好的冷却效果,减少了液氮的损失,结构相对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液氮冷却罐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液氮冷却罐的主视结构图;
[0037]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液氮冷却罐的主视图;
[0038]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液氮冷却罐的俯视图。
[0039]图中的附图标记表示为:
[0040]支撑底座10、支撑结构20、固定结构30、承载结构40、进出料结构50、第一冷却结构60、第二冷却结构70、进出液结构80、控制器90、市电接口100;
[0041]支撑架21;
[0042]环形固定板31、弧形固定板32、连接杆33、连接块34;
[0043]承载罐41;
[0044]进料管51、第一电控阀门52、出料管53、第二电控阀门54;
[0045]环形冷却壳体61;
[0046]螺旋冷却管71;
[0047]进液管81、第三电控阀门82、出液管83、第四电控阀门84。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9]请参阅图1

4,支撑底座10上表面的支撑结构20用于支撑,支撑结构20上的固定结构30用于固定,支撑结构20上的承载结构40通过固定结构30进行固定,支撑结构20上的承载结构40用于承载,承载结构40上的进出料结构50用于进出料,承载结构40内的第一冷却结构60用于冷却,第一冷却结构60上的第二冷却结构70用于冷却,承载结构40上的进出液结构80用于进出液。
[0050]优选的,支撑结构20包括:支撑架21;支撑架21安装于支撑底座10上表面。
[0051]通过支撑底座10上表面的支撑架21进行支撑。
[0052]优选的,固定结构30包括:环形固定板31以及一对固定部;环形固定板31安装于支撑架21上表面,一对固定部安装于环形固定板31上表面,且固定部通过固定螺栓进行连接。
[0053]通过支撑架21上表面的环形固定板31进行支撑固定。
[0054]优选的,固定部包括:一对弧形固定板32、连接杆33以及两对连接块34;连接杆33安装于一对弧形固定板32上,每对连接块34安装于相对应的弧形固定板32上。
[0055]通过弧形固定板32、连接杆33以及连接块34对承载罐41进行支撑固定。
[0056]优选的,承载结构40包括:承载罐41;承载罐41安装于环形固定板31上,且承载罐41通过弧形固定板32进行固定。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氮冷却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0);支撑结构(20),所述支撑结构(20)安装于支撑底座(10)上表面;固定结构(30),所述固定结构(30)安装于支撑结构(20)上;承载结构(40),所述承载结构(40)安装于支撑结构(20)上,且所述承载结构(40)通过固定结构(30)进行固定;进出料结构(50),所述进出料结构(50)安装于承载结构(40)上,且所述进出料结构(50)用于进出料;第一冷却结构(60),所述第一冷却结构(60)安装于承载结构(40)内,且所述第一冷却结构(60)用于冷却;第二冷却结构(70),所述第二冷却结构(70)安装于第一冷却结构(60)上,且所述第二冷却结构(70)用于冷却;进出液结构(80),所述进出液结构(80)安装于承载结构(40)上,且所述进出液结构(80)与第一冷却结构(60)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氮冷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20)包括:支撑架(21);所述支撑架(21)安装于支撑底座(10)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氮冷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30)包括:环形固定板(31)以及一对固定部;所述环形固定板(31)安装于支撑架(21)上表面,一对所述固定部安装于环形固定板(31)上表面,且所述固定部通过固定螺栓进行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氮冷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一对弧形固定板(32)、连接杆(33)以及两对连接块(34);所述连接杆(33)安装于一对所述弧形固定板(32)上,每对所述连接块(34)安装于相对应的弧形固定板(32)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氮冷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结构(40)包括:承载罐(41);所述承载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来王东伟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宏拓气体分离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