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空气储能分布式联合循环系统和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储能、制冷、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分布式联合循环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推进,大规模风光发电机组并入电网,为电网带来更多不可控性,储能日益成为必不可少的灵活性资源。压缩空气储能具有寿命长、规模大、储能时间长、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等优点,成为了备受关注的新型储能技术。
[0003]目前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应用方式为集中式,即新能源发电量大于负荷时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在原地储存,当用电负荷增加时,压缩空气通过膨胀机发电。而分布式的液态空气制冷技术是一种可行的零碳制冷技术替代方案。同时,我国冷链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冷藏运输行业的建设面临规模扩张和碳排放控制的突出矛盾,迫切需要优化供冷结构,因此基于零碳能源的冷冻冷藏绿色装备及关键技术研发日益受到重视。
[0004]而现有技术缺少一种制冷效果好且综合制冷、发电等多运行模式的结构简单的压缩空气储能分布式联合循环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空气储能分布式联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化空气储存罐、蒸发器、布雷顿循环模块、液化空气蓄冷罐、发电模块、用户换热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蒸发器、所述布雷顿循环模块、所述液化空气蓄冷罐、所述发电模块、所述用户换热模块连接,其中,所述液化空气蓄冷罐包括设置于罐底的第一换热器、设置于罐中的第二换热器和设置于罐顶的第三换热器,以及存储的蓄冷介质;所述液化空气储存罐用于存储液化空气;所述蒸发器用于将来自所述液化空气储存罐的所述液化空气进行蒸发获得第一蒸汽,所述蒸发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利用所述第一蒸汽对罐中的蓄冷介质进行制冷,并输出第二蒸汽;所述布雷顿循环模块包括循环介质,所述布雷顿循环模块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利用所述循环介质对罐底的蓄冷介质进行制冷,所述布雷顿循环模块用于为所述蒸发器提供液化空气蒸发时所需的热能;所述发电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发电模块利用所述第二蒸汽进行发电输出乏气,所述第三换热器利用所述乏气对罐顶的蓄冷介质进行制冷;所述用户换热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液化空气蓄冷罐输出的蓄冷介质为用冷对象供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空气储能分布式联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雷顿循环模块包括压缩机和第一透平,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透平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一透平的输出端经由导管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导管经过所述蒸发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空气储能分布式联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与所述液化空气储存罐之间设置有第一循环泵。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空气储能分布式联合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丁凡,宋金时,郑磊,黄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西热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