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6186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纤维素载体;用纤维素载体对微生物进行负载;制备包覆剂;用包覆剂对负载菌种的载体进行包覆。所述纤维素载体具有较高的孔隙率、较大的比表面积与较高的表面粗糙度,不仅有利于水分的吸收和保持,利于微生物进入其中生长繁殖,纤维素表明较多的活性基团还能对附着微生物起到保护作用,加速微生物在载体上的附着、固定及繁殖,促进生物膜的快速形成,外层的包覆剂能使微生物在污水环境中进行缓释,还能够减少水力剪切作用对细菌的剪切作用,耐冲击性能好、生物膜不易脱落,提高了微生物的反硝化效果。提高了微生物的反硝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生物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膜也称为生物被膜,是指附着于有生物或无生命物体表面被细菌胞外大分子包裹的有组织的细菌群体,生物膜细菌对抗生素和宿主免疫防御机制的抗性很强。生物膜中存在各种主要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多糖、DNA、RNA、肽聚糖、脂和磷脂等物质。生物膜多细胞结构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细菌起始粘附、生物膜发展和成熟扩散等阶段。
[0003]按照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的生长形态,可以将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使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上,污水在流经载体表面过程中,通过有机营养物的吸附、氧向生物膜内部的扩散以及在膜中所发生的生物氧化等作用,对污染物进行分解,相较于活性污泥而言,生物膜法的处理主体是物理尺度更大的膜状微生物,拥有较为复杂的空间结构,导致生物膜在垂直于载体表面的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溶解氧梯度,所以微生物的种类较为丰富,能够兼顾多种类别的微生物,构成较为完善的食物链网络;生物膜相对稳定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制备纤维素载体;用纤维素载体对微生物进行负载;制备包覆剂;用包覆剂对负载菌种的载体进行包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纤维素分散于氢氧化钠、尿素、水组成的混合液中搅拌得到悬浮液,冷冻后升华得到纤维素气凝胶;S2将沸石粉酸化处理后与纤维素气凝胶、乙醇溶液混合,经超声反应后过滤、干燥得到纤维素载体;S3将COD降解菌培养并制成菌悬液后与纤维素载体混合,经浓缩、自然风干后得到负载菌种的载体物;S4用聚乙二醇、普鲁兰多糖反应制得包覆剂;S5将包覆剂、负载菌种的载体混合后加至氯化钙水溶液中反应过滤,洗涤,得到生物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气凝胶为改性纤维素气凝胶,其制备方法如下:M1将纤维素分散于氢氧化钠、尿素、水组成的混合液中搅拌得到悬浮液,冷冻后升华得到纤维素气凝胶;M2向悬浮液中加入双(3

三甲氧基硅基丙基)胺搅拌,冷冻后升华得到改性纤维素气凝胶。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微晶纤维素分散于由氢氧化钠、尿素、水组成的混合液中,在室温下搅拌2

3h得到悬浮液;S2向S1步骤得到的悬浮液中以1

2滴/秒的速度滴加双(3

三甲氧基硅基丙基)胺,滴加完成后,室温下搅拌10

20min,静置2

3h后转移至模具中,并在液氮浴中冷冻,然后在10

40℃下进行真空升华,得到改性纤维素气凝胶;S3将沸石粉加入到30

36wt%盐酸中搅拌2

3h,过滤、滤饼用水洗涤至滤液pH为中性后在60

80℃干燥8

10h得到酸化沸石,将酸化沸石、S2步骤得到的改性纤维素气凝胶、75

95wt%乙醇水溶液混合,在60

100Hz、120

150W条件下超声处理1

2h后过滤,将滤饼置于60

80℃下干燥6

8h得到改性纤维素载体;S4将COD降解菌分别进行培养后,离心收集菌体,混合得到菌悬液,然后将改性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亭中赵宗传张光明何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百穗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