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输出阵列扫描信号的移位寄存器及微流控芯片
[0001]本申请涉及微流控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输出阵列扫描信号的移位寄存器及微流控芯片。
技术介绍
[0002]数字微流控技术在生物、医学、化学等领域具有便携性、高完整性、低成本、高效率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数字微流控技术的控制大多基于介质上电润湿的原理,通过控制外围电路向电极阵列输入调制电压信号,可以在微流控芯片的二维平面上任意控制液滴的分布和运动。
[0003]具有大像素阵列的数字微流控芯片是实现片上生物样品的高通量和自动化处理的先决条件。然而,当今大多数传统的数字微流控芯片都使用无源电极阵列,其中每个像素电极通过单独的导线直接连接到控制电路,增加像素数意味着增加巨大信号线的数量和控制电路的复杂性,使阵列的设计和制造大大增加。
[0004]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有源矩阵技术,其是将薄膜晶体管集成到每个像素电极中,每个薄膜晶体管都相当于是一个电子开关,对栅极施加电压可以控制源漏电极间导通和关断。
[0005]移位寄存器在有源数字微流控芯片中的应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输出阵列扫描信号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态反相模块、存储模块和逻辑模块;所述动态反相模块、存储模块和逻辑模块依次连接;所述动态反相模块包括第一反相器;所述动态反相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把输入信号的高电平长度扩展成两倍,并存入所述存储模块;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为互补信号;所述逻辑模块包括第二反相器,用于实现输入信号的位移;所述第一反相器和第二反相器分别包括若干个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采用低温多晶硅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输出阵列扫描信号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模块还包括子逻辑电路;所述第二反相器的控制极与所述子逻辑电路连接;所述子逻辑电路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和第四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分别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连接,形成子控制单元;所述子控制单元、第三薄膜晶体管和第四薄膜晶体管依次串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输出阵列扫描信号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极与所述存储模块连接;所述子控制单元的第二控制极与接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输出阵列扫描信号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包括第三反相器和第四反相器;所述第三反相器和第四反相器头尾相连;所述第三反相器和第四反相器均采用低温多晶硅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奥素液芯微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