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椎前路撑开提拉复位器
[0001]本技术涉及颈椎复位
,具体涉及颈椎前路撑开提拉复位器。
技术介绍
[0002]颈椎,指颈椎骨,位于头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位于脊柱颈段,共7块,围绕在颈髓及其脊膜的四周。由椎间盘和韧带相连,形成向前凸的生理弯曲。颈椎在外伤等原因下发生关节脱位时,常采用颈椎前路手术,利用撑开器对脱位的两关节进行撑开复位,传统颈椎撑开器仅能实现脱位关节的撑开,无法实现脱位关节的前后复位,复位不完全,为了实现完全复位,需要再进行颈后路手术切除小关节以完成完全复位,但是颈后路手术风险较大采用较少,在实际的颈椎复位手术中,脱位关节复位不完全,不得不融合于畸形位。因此,为了保证颈椎脱位关节能够准确完全复位,设计一种在撑开脱位关节同时能够前后提拉关节的撑开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颈椎前路撑开提拉复位器,详见下文阐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颈椎前路撑开提拉复位器,包括承载杆和提拉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颈椎前路撑开提拉复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杆(1)和提拉杆(5),所述承载杆(1),所述承载杆(1)外侧设置有两个位置可调的滑动框(2),两个滑动框(2)外侧均设置有连接臂(3),所述连接臂(3)远离滑动框(2)的端部设置有套管(4);所述提拉杆(5)底端设置有骨螺钉(6),所述提拉杆(5)上端贯穿套管(4)且螺纹连接有螺纹套(7),所述螺纹套(7)底端与套管(4)上端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颈椎前路撑开提拉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杆(1)表面均匀连续设置有固定齿(101),所述滑动框(2)套装在承载杆(1)外侧,所述滑动框(2)对应固定齿(101)的表面贯穿设置有漏出口(201),所述漏出口(201)两侧设置有固定板,任一固定板侧面转动设置有旋拧轴(10),所述旋拧轴(10)内端延伸至漏出口(201)上方且连接有齿轮(11),所述齿轮(11)与所述固定齿(101)相啮合,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定向组件(9),用于控制锁定齿轮(11)的旋转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颈椎前路撑开提拉复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组件(9)包括旋转块(902),所述旋转块(902)转动设置在两块固定板之间,且位于齿轮(11)上方,所述旋转块(902)两端以弧形的方式延伸至齿轮(11)两侧,且旋转块(902)的两端靠近齿轮(11)的侧面分别成型有第一楔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