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建辉专利>正文

一种风力发电升压变压器及风电直流输变电的变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1614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力发电升压变压器及风电直流输变电的变电系统,包括固定箱,第一高压线圈,第二高压线圈,分离板,第一低压线圈,第二低压线圈,可调节支撑防陷座结构,可遮挡发电罩结构,可插接密封降温架结构,支撑腿,辅助箱和中心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底座,支撑块,防陷板,调节杆,第一锁紧螺母,固定箱和支撑腿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防陷板接触地面,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设备出现下陷;遮挡罩,光伏组件,固定管,倒T固定杆和固定箱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光伏组件接收阳光,进行发电工作,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增加发电方式。式。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力发电升压变压器及风电直流输变电的变电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输变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升压变压器及风电直流输变电的变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风电输变电是风电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减少风电场内连接线路损耗,由场内的高压集电线路统一送至升压站,升压变压器将风机出口端690V电压升压至10kV或35kV,所以人们设计了风电直流输变电的变电系统。
[0003]但是现有的风电直流输变电的变电系统还存在着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下陷,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进行多功能发电工作以及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冷却机构拆卸维护的问题。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风力发电升压变压器及风电直流输变电的变电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风力发电升压变压器及风电直流输变电的变电系统,以解决现有的风电直流输变电的变电系统还存在着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下陷,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进行多功能发电工作以及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冷却机构拆卸维护的问题。一种风力发电升压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升压变压器及风电直流输变电的变电系统,包括固定箱(1),第一高压线圈(2),第二高压线圈(3),分离板(4),第一低压线圈(5),第二低压线圈(6),可调节支撑防陷座结构(7),可遮挡发电罩结构(8),可插接密封降温架结构(9),支撑腿(10),辅助箱(11)和中心板(12),所述的固定箱(1)的内部分别固定有第一高压线圈(2)和第二高压线圈(3);所述的固定箱(1)的内壁下部中间位置螺栓连接有分离板(4);所述的固定箱(1)的内部底端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低压线圈(5);所述的固定箱(1)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固定有第二低压线圈(6);所述的辅助箱(11)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箱(1)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辅助箱(11)的内壁中间位置螺栓连接有中心板(12);其特征在于,该风力发电升压变压器及风电直流输变电的变电系统中所述的可调节支撑防陷座结构(7)安装在支撑腿(10)的下端;所述的可遮挡发电罩结构(8)安装在固定箱(1)的上端;所述的可插接密封降温架结构(9)安装在支撑腿(10)之间;所述的可调节支撑防陷座结构(7)包括底座(71),支撑块(72),调节孔(73),防陷板(74),调节杆(75)和第一锁紧螺母(76),所述的底座(71)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螺栓连接有支撑块(72);所述的支撑块(72)的内部中间位置分别开设有调节孔(73);所述的防陷板(74)设置在支撑块(72)之间;所述的防陷板(74)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分别焊接有调节杆(75);所述的调节杆(75)的外壁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7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升压变压器及风电直流输变电的变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遮挡发电罩结构(8)包括遮挡罩(81),光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辉希力德格刘涛语于泽明
申请(专利权)人:张建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