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备氮化铀球形颗粒的方法及氮化铀颗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氮化物陶瓷的
,具体涉及一种制备氮化铀球形颗粒的方法及氮化铀颗粒。
技术介绍
[0002]氮化铀(UN)具有高热导率、高铀密度等优点,是重要的事故容错燃料候选之一。以UN球形颗粒作为核芯的三向同性燃料(TRISO)颗粒,将兼具高效与安全。
[0003]对于UN球形颗粒的制备和研究多见于国外,通常选择内凝胶工艺结合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但内凝胶工艺对温度敏感,要求胶液必须在低温下(0~4℃)保存和分散,对设备和操作有较高要求,不利于实现规模化应用。现阶段,国内关于UN燃料的专利集中在粉体和芯块的制备上,鲜见专门针对UN球形颗粒燃料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制备氮化铀球形颗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欠酸硝酸铀酰溶液与尿素混合,形成溶胶;步骤S2:将硝酸铵、碳源加入到所述溶胶中,并搅拌得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氮化铀球形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欠酸硝酸铀酰溶液与尿素混合,形成溶胶;S2:将硝酸铵、碳源加入到所述溶胶中,并搅拌得到均匀分散的分散液,之后向所述分散液中加入添加剂,搅拌均匀得到分散前胶液,其中,所述添加剂包括聚乙烯醇溶液和四氢康醇;S3:将所述分散前胶液通过分散成球,下落经氨气区进行预固化处理,得到外层胶凝硬化的球形颗粒;S4:将所述球形颗粒置于氨水中,进行充分反应固化并陈化处理,得到凝胶颗粒;S5:对所述凝胶颗粒依次进行洗涤、干燥;S6:将干燥后的所述凝胶颗粒置于气氛炉中依次进行焙烧处理、碳化处理和氮化处理,得到所述氮化铀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氮化铀球形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散前胶液满足以下条件至少之一:碳原子和铀原子的摩尔比为2.0~4.0;所述硝酸铵与所述铀原子的摩尔比为0.5~2.5;所述聚乙烯醇与所述铀原子的摩尔比为0.1~1.0;所述四氢康醇与所述铀原子的摩尔比为1.0~3.0;所述欠酸硝酸铀酰溶液的浓度为1.8~2.5mol/L;所述尿素与所述铀原子的摩尔比为1.8~2.6;所述聚乙烯醇溶液的浓度为5wt%~15wt%。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氮化铀球形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固化处理包括:将所述分散前胶液置入具有预定气压的储存罐中,并输送至所述储存罐的喷嘴处;所述分散前胶液在振动条件下射流分段,在重力作用下进行自由落体,在空气区成球,得到球形液滴;所述球形液滴落入氨气环境中的氨气区并进行预固化,得到所述外层胶凝硬化的球形颗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氮化铀球形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球固化处理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之一:所述预定气压为0.1~1.0Mpa;所述喷嘴的内径为0.2~1.5mm;所述喷嘴的长径比值大于等于15;所述分散前胶液的流量为15.0~100.0g/min;所述空气区的高度为40~150mm;所述氨气区的高度为100~500mm;所述氨气区的氨气流量为0.2~1.5L/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氮化铀球形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处理包括:在保护气体中,将所述气氛炉中的温度以小于等于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40℃
~180℃,并保温1~4h;在所述保护气体中,将所述气氛炉中的温度以小于等于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80℃~350℃,并保温1~4h;在所述保护气体中,将所述气氛炉中的温度以小于等于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50℃~500℃,并保温1~4h;在所述保护气体中,将所述气氛炉中的温度以小于等于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80℃~620℃,并保温1~4h,得到焙烧颗粒。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治文,马景陶,徐瑞,李建军,郝少昌,赵兴宇,邓长生,刘兵,唐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