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支护机构的双向加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151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支护机构的双向加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其装置包括对隧道支护机构进行支撑的水平反力架,所述水平反力架的一端安装有对隧道支护机构进行水平加载的水平加载装置;位于隧道支护机构的上方设有对隧道支护机构进行竖向加载的竖向反力架。通过水平加载装置对隧道支护机构施加水平荷载,通过竖向反力架对隧道支护机构施加垂直荷载,实现对隧道支护机构进行双向加载试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水平加载装置和端部移动支撑座对待检测的隧道支护机构进行水平夹持,水平加载装置对其施加水平荷载;通过竖向反力架对隧道支护机构施加垂直荷载,实现了双向加载试验。实现了双向加载试验。实现了双向加载试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支护机构的双向加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隧道支护机构的双向加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强度钢管支护结构具有强度高、刚度大、韧性好、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特性,而且可焊性能优异,被广泛用于桥梁、船舶、锅炉、车辆及重要建筑结构中。将其用于地下隧道工程的初期支护当中也可以很好地发挥出材料性能特点,能够提供强力径向支护以确保支护效果,有效保障隧道施工安全与长期稳定。并且,我国无缝钢管整体生产制造工艺成熟,设备先进,品类齐全。使用高强度结构钢管制作的钢管格栅拱架,可简化制造工序,节约材料和加工工时。
[0003]通过室内模型加载试验测定隧道支护机构力学性能是确保隧道结构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大部分用于测试拱架构件或混凝土构件的试验装置仅进行纯弯曲加载,试验装置只提供竖向荷载,无法进行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双向加载,故难以准确地反映出其实际的受力状态。此外,大型构件多简化为缩尺模型,与足尺模型的破坏强度等试验结果存在一定偏差。目前用于大型构件试验的加载装置较为笨重,不易制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支护机构的双向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隧道支护机构(5)进行支撑的水平反力架(1),所述水平反力架(1)的一端安装有对隧道支护机构(5)进行水平加载的水平加载装置(3);位于隧道支护机构(5)的上方设有对隧道支护机构(5)进行竖向加载的竖向反力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加载装置(3)包括与所述水平反力架(1)连接的连接C形板(31),所述连接C形板(31)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套筒(32),所述固定套筒(32)内部安装有水平千斤顶(33),所述水平千斤顶(33)的柱塞端安装有水平压力传感器(3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水平加载装置(3)相对端的水平反力架(1)上安装有端部移动支撑座(4),所述端部移动支撑座(4)包括水平加载块(41),所述水平加载块(41)通过连杆(42)与连接板(4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45)上套设有C形的连接卡套(43),所述连接卡套(43)与水平反力架(1)连接并沿其移动,并通过连接螺栓(44)进行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反力架(1)包括支腿(13)与固定在支腿顶端的框体,所述框体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长边框(11)和两个短边框(12),所述水平加载装置(3)、端部移动支撑座(4)相对安装在两个短边框(12)的内侧壁上;所述长边框(11)、短边框(12)均为HW型钢结构,两个长边框(11)之间连接有移动支撑板(15),所述移动支撑板(15)的两端沿着长边框(11)移动并通过螺栓固定在长边框(11)上;所述隧道支护机构(5)架设在移动支撑板(15)上,其两端由所述水平加载装置(3)、端部移动支撑座(4)进行夹持;所述水平加载装置(3)对隧道支护机构(5)施加水平荷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13)与长边框(11)固定连接,位于中间支腿(13)的中间安装有位移传感器(6)用于检测隧道支护机构(5)的竖向挠度和接缝张开量;所述支腿(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垫块(1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加载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远李然李怀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