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鲈鱼养殖的循环供氧设备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1396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鲈鱼养殖的循环供氧设备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鲈鱼养殖的循环供氧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包括延伸机构、起降机构、位移机构、输氧机构、混搅机构、清洁机构和两个紧固机构,通过延伸机构、起降机构、位移机构与输氧机构和混搅机构之间相互配合作业,调节输氧机构和混搅机构在水中的前后位置、深度和左右位置,有利于混搅机构上的叶轮水中的不同位置进行搅拌作业,使得排氧管中排出的氧气与水池中的水接触的更全面,进而有利于输氧机构对养殖鲈鱼的水池进行全方位的循环供氧作业,另一方面,通过该循环供氧设备对水池中的水进行全方位的供氧作业,有利于水中的氧气值更加平均,进一步的有利于鲈鱼的生长。进一步的有利于鲈鱼的生长。进一步的有利于鲈鱼的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鲈鱼养殖的循环供氧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鲈鱼养殖的循环供氧设备应用
,具体为一种用于鲈鱼养殖的循环供氧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鲈鱼养殖对溶解氧的要求越来越高,低溶解氧使之呼吸加快,再低则浮头,甚至死亡,因此,在鲈鱼的养殖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供氧设备对水域进行循环供氧作业。
[0003]现有的用于鲈鱼养殖的循环供氧设备在使用时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现有的循环供氧设备灵活性较低,只能对水池中局部的水域进行供氧作业,不利于鲈鱼的生长,且往往需要在养殖鲈鱼的水池中放置多个供氧设备,增加的经济支出,现有的循环供氧设备在对水池中的水进行供氧时,往往需要人为的定期对排氧的排氧管进行清理,费事费力,不利于供氧设备长期不间断的对养殖鲈鱼的水池进行供氧作业,现有的循环供氧设备在对水池中的水进行供氧作业时,排氧管排出的氧气只能对局部水域进行供氧作业,不能将氧气与水进行充分的接触,导致对水池中水的供氧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循环供氧设备灵活性较低,只能对水池中局部的水域进行供氧作业,不利于鲈鱼的生长,且往往需要在养殖鲈鱼的水池中放置多个供氧设备,增加不必要的经济支出;现有的循环供氧设备在对水池中的水进行供氧时,往往需要人为的定期对排氧的排氧管进行清理,费事费力,不利于供氧设备长期不间断的对养殖鲈鱼的水池进行供氧作业;现有的循环供氧设备在对水池中的水进行供氧作业时,排氧管排出的氧气只能对局部水域进行供氧作业,不能将氧气与水进行充分的接触,导致对水池中水的供氧效果较差的问题,而提出一种用于鲈鱼养殖的循环供氧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鲈鱼养殖的循环供氧设备,包括延伸机构、起降机构、位移机构、输氧机构、混搅机构、清洁机构和两个紧固机构,所述延伸机构顶部设置有滑板,所述起降机构设置在滑板的一侧,所述起降机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位移机构设置在两个第一滑块的一侧,所述位移机构一侧设置有第三支撑板,所述位移机构一侧设置有支撑座,所述输氧机构顶部设置在支撑座的顶部一侧,所述输氧机构上设置有排氧管,所述混搅机构顶部中部设置在支撑座的底部。
[0006]优选的,延伸机构底部一侧设置有配重底座,两个紧固机构分别设置在配重底座的两侧,配重底座顶端中部焊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顶部一侧设置有齿板,滑板呈长方体形结构,滑板一侧的端部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与齿轮,齿轮与齿板啮合连接,滑板底部两侧均焊接有挡板,两个挡板相对的一侧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滑轮,第一支撑板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滑轮相适配的滑道,第一滑轮通过滑道与第一支撑板连接。
[0007]优选的,起降机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呈框体结构,支撑架顶端中部焊接有
固定板,固定板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底部连接有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底部与第三支撑板焊接,支撑架一侧的两端均通过螺栓竖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滑块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支撑杆相似配的第一滑孔,两个第一滑块通过第一滑孔分别与一个第一支撑杆连接,且两第一滑块均与第三支撑板焊接。
[0008]优选的,第三支撑板一端中部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丝杆,第三支撑板一侧的上下两端均横向设置有第二支撑杆,丝杆与两个第二支撑杆之间平行,支撑座一侧焊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中部开设有丝杆相适配的螺孔,丝杆通过螺孔与第二滑块连接,第二滑块上下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支撑杆相适配的第二滑孔,第二支撑杆通过第二滑孔与第二滑块连接。
[0009]优选的,输氧机构顶部安装有供氧泵,供氧泵安装在支撑座顶部一端,供氧泵底部连接有进氧管,进氧管一端与排氧管连接,排氧管呈圆柱体形结构,且排氧管中部中空,排氧管的外侧壁上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槽孔,清洁机构设置在排氧管的正上方。
[0010]优选的,混搅机构顶部设置有横梁,横梁顶部与支撑座焊接,横梁底部焊接有横板,横板两端均设置有滑座,滑座呈框体结构,滑座内侧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滑轮,横板设置在两个第二滑轮之间,且滑座底部安装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叶轮。
[0011]优选的,横板顶部两侧相对设置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通过螺栓与横板连接,第二液压缸一端连接有第二液压杆,两个第二液压杆分别通过螺栓与一个滑座连接。
[0012]优选的,清洁机构顶部安装有第四电机顶部安装有第四电机,且第四电机安装在支撑座的顶部,第四电机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底部连接有第三液压杆,第三液压杆底部设置有套筒,套筒呈圆柱体形结构,套筒中部开设有槽道,槽道两侧的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毛刷,排氧管设置在槽道两侧的毛刷之间。
[0013]优选的,紧固机构顶部安装有第五电机,且第五电机安装在配重底座一侧,第五电机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与第四液压缸,第四液压缸底部连接有第四液压杆,第四液压杆底部焊接有转板,转板呈圆柱体形结构,转板底部焊接有顶杆。
[0014]一种用于鲈鱼养殖的循环供氧设备的工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一:将该供氧设备移动至养殖鲈鱼的水池旁,调节配重底座两侧的紧固机构,通过开启紧固机构上的第五电机,第五电机带动第四液压缸转动,第四液压缸带动第四液压杆转动,第四液压杆带动转板底部的顶杆转动,将顶杆插入水池旁的泥土中,同时,开启延伸机构上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啮合齿板运动,调节滑板在水池中的前后位置,将输氧机构运动至水面中;
[0016]步骤二:开启供氧泵,供氧泵将氧气通入进氧管中,氧气经进氧管进入到排氧管中,排氧管将氧气排出,氧气对水池进行供氧作业,同时,配合开启混搅机构两端的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带动叶轮转动,叶轮对排氧管附近区域的水进行搅拌,使得氧气与水接触的面积更广,同时,配合混搅机构上的第二液压缸带动第二液压杆左右运动,调节叶轮的左右位置,叶轮对水池左右位置的水进行搅拌;
[0017]步骤三:起降机构上的第一液压缸带动第一液压杆上下运动,第一液压杆带动位移机构上下运动,调节支撑座上的输氧机构和混搅机构上下运动,输氧机构对水池的不同深度进行供氧作业,同时,配合开启位移机构上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
带动第二滑块左右运动,第二滑块带动支撑座左右运动,调节输氧机构和混搅机构的左右位置,输氧机构对水池中左右位置的水进行供氧作业,同时,通过清洁机构上的第三液压缸带动第三液压杆上下运动,第三液压杆带动套筒上下运动,套筒上的毛刷对排氧管进行杂物清除作业,同时配合开启第四电机,调节毛刷的角度,毛刷对排氧管进行全方位的清洁作业。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
[0019]1、通过开启供氧泵,供氧泵将氧气通入进氧管中,氧气经进氧管进入到排氧管中,排氧管将氧气排出,使得氧气对水池进行供氧作业,同时,配合开启混搅机构两端的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带动叶轮转动,叶轮对排氧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鲈鱼养殖的循环供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延伸机构(1)、起降机构(2)、位移机构(3)、输氧机构(4)、混搅机构(5)、清洁机构(6)和两个紧固机构(7),所述延伸机构(1)顶部设置有滑板(104),所述起降机构(2)设置在滑板(104)的一侧,所述起降机构(2)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块(206),所述位移机构(3)设置在两个第一滑块(206)的一侧,所述位移机构(3)一侧设置有第三支撑板(301),所述位移机构(3)一侧设置有支撑座(306),所述输氧机构(4)顶部设置在支撑座(306)的顶部一侧,所述输氧机构(4)上设置有排氧管(403),所述混搅机构(5)顶部中部设置在支撑座(306)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鲈鱼养殖的循环供氧设备,其特征在于,延伸机构(1)底部一侧设置有配重底座(101),两个紧固机构(7)分别设置在配重底座(101)的两侧,配重底座(101)顶端中部焊接有第一支撑板(102),第一支撑板(102)顶部一侧设置有齿板(103),滑板(104)呈长方体形结构,滑板(104)一侧的端部安装有第一电机(105),第一电机(105)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与齿轮(109),齿轮(109)与齿板(103)啮合连接,滑板(104)底部两侧均焊接有挡板(106),两个挡板(106)相对的一侧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滑轮(107),第一支撑板(102)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滑轮(107)相适配的滑道(108),第一滑轮(107)通过滑道(108)与第一支撑板(10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鲈鱼养殖的循环供氧设备,其特征在于,起降机构(2)一侧设置有支撑架(201),支撑架(201)呈框体结构,支撑架(201)顶端中部焊接有固定板(202),固定板(202)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液压缸(203),第一液压缸(203)底部连接有第一液压杆(204),第一液压杆(204)底部与第三支撑板(301)焊接,支撑架(201)一侧的两端均通过螺栓竖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05),第一滑块(206)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支撑杆(205)相似配的第一滑孔,两个第一滑块(206)通过第一滑孔分别与一个第一支撑杆(205)连接,且两第一滑块(206)均与第三支撑板(301)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鲈鱼养殖的循环供氧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三支撑板(301)一端中部安装有第二电机(302),第二电机(302)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丝杆(303),第三支撑板(301)一侧的上下两端均横向设置有第二支撑杆(305),丝杆(303)与两个第二支撑杆(305)之间平行,支撑座(306)一侧焊接有第二滑块(304),第二滑块(304)中部开设有丝杆(303)相适配的螺孔,丝杆(303)通过螺孔与第二滑块(304)连接,第二滑块(304)上下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支撑杆(305)相适配的第二滑孔,第二支撑杆(305)通过第二滑孔与第二滑块(304)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鲈鱼养殖的循环供氧设备,其特征在于,输氧机构(4)顶部安装有供氧泵(401),供氧泵(401)安装在支撑座(306)顶部一端,供氧泵(401)底部连接有进氧管(402),进氧管(402)一端与排氧管(403)连接,排氧管(403)呈圆柱体形结构,且排氧管(403)中部中空,排氧管(403)的外侧壁上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槽孔,清洁机构(6)设置在排氧管(403)的正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鲈鱼养殖的循环供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混搅机构(5)顶部设置有横梁(501),横梁(501)顶部与支撑座(306)焊接,横梁(501)底部焊接有横板(502),横板(502)两端均设置有滑座(505),滑座(505)呈框体结构,滑座(505)内侧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滑轮(507),横板(502)设置在两个第二滑轮(507)之间,且滑座(505)底部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令民李洪光李洪梅李运杰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聚源渔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