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模块、光通信设备及光通信网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1023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2
本申请涉及光通讯领域,旨在解决已知双纤模块通信安全性和稳定性较低的问题,提供光模块、光通信设备及光通信网络。其中,光模块包括光发射元件、光接收元件、主适配器、副适配器以及光传输组件。光发射元件发出的信号光经光传输组件后,部分传输至主适配器、部分传输至副适配器;由主适配器入射的信号光和由副适配器入射的信号光分别被光传输组件传输至光接收元件。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实现双路通信,通信安全新和稳定性高,且光功率损耗较小。且光功率损耗较小。且光功率损耗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模块、光通信设备及光通信网络


[0001]本申请涉及光通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光模块、光通信设备及光通信网络。

技术介绍

[0002]已知的光通信模块多采用双纤模块,其收发两端分别连接发射和接收信号的两根光纤,两根光纤均正常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信号的收发功能,存在单根光纤损坏即无法实现通信的问题,通信安全性和稳定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旨在提供光模块、光通信设备及光通信网络,以解决已知双纤模块通信安全性和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0004]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光模块,包括光发射元件、光接收元件、主适配器、副适配器以及光传输组件。所述光发射元件发出的信号光经所述光传输组件后,部分传输至所述主适配器、部分传输至所述副适配器;由所述主适配器入射的信号光和由所述副适配器入射的信号光分别被所述光传输组件传输至所述光接收元件。其中,所述光传输组件包括第一光学镜片。所述第一光学镜片与所述光发射元件倾斜相对并且所述第一光学镜片与所述光接收元件倾斜相对;所述第一光学镜片能够将所述光发射元件发射的信号光分为透过第一光学镜片的透射部分和被所述第一光学镜片反射的反射部分,所述透射部分用于传输至所述主适配器,所述反射部分用于传输至所述副适配器,并且,由所述主适配器的入射的信号光能够经所述第一光学镜片反射至所述光接收元件,由所述副适配器的入射的信号光能够经所述第一光学镜片透射至所述光接收元件。
[000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传输组件还包括第二光学镜片;所述光发射元件、所述第一光学镜片及所述主适配器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光接收元件、所述第一光学镜片、所述第二光学镜片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光学镜片与所述第一方向呈45
°
夹角,所述第二光学镜片和所述第一光学镜片平行;所述主适配器和所述副适配器沿第二方向平行间隔设置,且所述副适配器沿第一方向对应于所述第二光学镜片,所述主适配器的光传输方向和所述副适配器的光传输方向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000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模块还包括光隔离器,所述光隔离器设于所述光发射元件和所述第一光学镜片之间,所述光隔离器允许所述光发射元件发出的信号光通过,并且所述光隔离器至少部分隔离由主适配器或副适配器入射的光进入所述光发射元件。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模块还包括聚焦透镜,所述聚焦透镜设于所述第一光学镜片和所述第二光学镜片之间,用于使由第一光学镜片反射而来的反射部分的光
聚焦。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模块还包括座件;所述座件开设有第一孔道、第二孔道和第三孔道,所述第一孔道和所述第二孔道分别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间隔,所述第三孔道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孔道和所述第一孔道相交于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三孔道和所述第二孔道相交于第二连通口;所述光发射元件和所述主适配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孔道的两端,所述第一光学镜片设于所述第一连通口之处;所述光接收元件和所述第二光学镜片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孔道的两端,所述副适配器连接于所述第二孔道的与所述主适配器同一侧的端口处,且所述第二光学镜片位于所述第二连通口之处,并倾斜对应副适配器。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模块还包括一0度滤光片,所述0度滤光片设于所述第一光学镜片和所述光接收元件之间,用于隔离所述光接收元件所接收的光信号之外的其他波长的光。
[001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通信设备,其包括第一波分复用器、第二波分复用器和若干光模块;各个所述光模块的主适配器分别光通信连接至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各个所述光模块的副适配器分别光通信连接至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以形成主光路通道和副光路通道;其中,所述主光路通道为包括:所述光发射元件发出的光信号一部分经所述光传输组件、所述主适配器至第一波分复用器的主出光路,以及由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入射并经所述主适配器、所述光传输组件射入所述光接收元件的主接收光路;所述副光路通道为包括:所述光发射元件发出的光信号的另一部分经所述光传输组件、所述副适配器至第二波分复用器的副出光路,以及由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入射并经所述副适配器、所述光传输组件射入所述光接收元件的副接收光路。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适配器和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之间,以及所述副适配器和所述第二波分复用器之间分别通过光纤连接。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模块的数量为6个,用于实现6种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的收发;所述第一波分复用器和第二波分复用器均为6路粗波分复用器。
[001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通信网络,其包括:两个前述的光通信设备;主通道光纤,通信连接于两个所述光通信设备的第一波分复用器之间;副通道光纤,通信连接于两个所述光通信设备的第二波分复用器之间。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副通道光纤上设有光开关,所述光开关用于接通或断开所述副通道光纤。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其中一个所述光通信设备为AAU,另一个所述光通信设备为BBU。
[0016]本申请的光模块可以通过主适配器实现光信号的收发,也可以通过副适配器实现光信号的收发,如此,可以提高通信的稳定性。例如,配置本光模块的系统,可在正常使用时通过主适配器所在光通路收发光信号;如果主适配器所在光通路出现故障,则可使用副适
配器所在光通路收发光信号,从而在不增加光模块数量的基础上,为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了冗余。并且,通过实现主副双路收发的光模块实现该功能,较之采用额外设置光分路器等器件实现,还具有能够显著减小光功率损耗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光模块的三维视图;图2为图1的光模块的展开视图;图3为图1的光模块的剖视图;图4为图3的光模块的座件的剖视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光通信网络的框图;图6为一对比例的框图。
[001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光模块10、座件11、光发射元件12、光接收元件13、主适配器14、副适配器15、光传输组件16、第一光学镜片17、第二光学镜片18、光隔离器19、0度滤光片20、聚焦透镜21、封焊管体22、调节环23、第一孔道K1、第二孔道K2、第三孔道K3、第一连通口D1、第二连通口D2、侧面P1、顶面P2、第一方向Y1、第二方向Y2、光通信网络300、光通信设备100、主通道光纤41、副通道光纤42、第一波分复用器43、第二波分复用器44、光开关45、光纤46a,46b、单路收发光模块60、12路MWDM波分复用器61、1分2光分路器62、主通道光纤63、副通道光纤64、2:1光开关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包括光发射元件、光接收元件、主适配器、副适配器以及光传输组件;所述光发射元件发出的信号光经所述光传输组件后,部分传输至所述主适配器、部分传输至所述副适配器;由所述主适配器入射的信号光和由所述副适配器入射的信号光分别被所述光传输组件传输至所述光接收元件;所述光传输组件包括第一光学镜片,所述第一光学镜片与所述光发射元件倾斜相对并且所述第一光学镜片与所述光接收元件倾斜相对;所述第一光学镜片能够将所述光发射元件发射的信号光分为透过第一光学镜片的透射部分和被所述第一光学镜片反射的反射部分,所述透射部分用于传输至所述主适配器,所述反射部分用于传输至所述副适配器,并且,由所述主适配器入射的信号光能够经所述第一光学镜片反射至所述光接收元件,由所述副适配器的入射的信号光能够经所述第一光学镜片透射至所述光接收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组件还包括第二光学镜片;所述光发射元件、所述第一光学镜片及所述主适配器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光接收元件、所述第一光学镜片、所述第二光学镜片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光学镜片与所述第一方向呈45
°
夹角,所述第二光学镜片和所述第一光学镜片平行;所述主适配器和所述副适配器沿第二方向平行间隔设置,且所述副适配器沿第一方向对应于所述第二光学镜片,所述主适配器的光传输方向和所述副适配器的光传输方向均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还包括光隔离器,所述光隔离器设于所述光发射元件和所述第一光学镜片之间,所述光隔离器允许所述光发射元件发出的信号光通过,并且所述光隔离器至少部分隔离由主适配器或副适配器入射的光进入所述光发射元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还包括聚焦透镜,所述聚焦透镜设于所述第一光学镜片和所述第二光学镜片之间,用于使由第一光学镜片反射而来的反射部分的光聚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还包括座件;所述座件开设有第一孔道、第二孔道和第三孔道,所述第一孔道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启飞张钊王果果李超蓝燕锐谭祖炜符小东沈一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